搜索到4733篇“ 急诊重症“的相关文章
- 全面护理+同伴支持对急诊重症心衰竭患者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分析全面护理加同伴支持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因重症心力衰竭于2022年2月~2024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80例,以信封法将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加行全面护理干预联合同伴支持。对比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干预后的两组的社会关系等评分,均比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并且研究组改善得更加明显,P<0.05。结论在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联合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及同伴支持,对其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心功能均有积极影响。
- 洪雅如陈金珠王先丽郑伊静余常一
- 关键词:重症心力衰竭
- 干扰治疗计划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干扰治疗计划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身体约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EICU收治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基于医护人员经验的身体约束管理,观察组根据干扰治疗计划进行身体约束管理。比较护士干预前后的身体约束知信行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身体约束情况(总约束时间、采取身体约束比例)、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以及约束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护士对身体约束的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身体约束率为26.53%(13/49),对照组为46.94%(23/49),观察组患者身体约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约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约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治疗计划可提高护士的身体约束知信行水平,减少患者身体约束比例和约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身体约束时间,且不增加患者非计划拔管率。
- 张伟丹俞秋燕
-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室
- 基于卡拉杰克矩阵的急诊重症监护室心电监护设备分类管理模型研究
- 2025年
- 目的:基于卡拉杰克(Kraljic)矩阵构建急诊重症监护室(ICU)心电监护设备分类管理模型,探究其在急诊ICU心电监护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Kraljic矩阵构建急诊ICU心电监护设备分类管理模型,依据自身价值和市场供应风险两个分类维度,建立对高价值高风险战略类物资、高价值低风险杠杆类物资、低价值高风险瓶颈类物资和低价值低风险常规类物资的针对性分类管理指标体系。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急诊ICU在用的51台心电监护设备,按照管理模式不同分别采用常规管理模式(25台)和分类管理模型管理模式(26台)进行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模式的设备运行管理规范度、安全风险发生情况和设备管理水平;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30名设备使用管理相关人员进行设备分类管理的满意度调查。结果:采用分类管理模型管理模式的26台设备使用操作、消毒灭菌、维修保养和故障维修规范度百分率均值分别为(91.58±4.33)%、(92.14±3.28)%、(91.49±3.54)%和(92.58±3.32)%,均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37、15.706、14.196、18.946,P<0.05),设备压力性损伤、电气损伤和体液外渗平均风险发生率分别为(2.54±0.87)%、(3.02±0.82)%和(1.29±0.65)%,均低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25、17.453、24.424,P<0.05)。30名设备使用管理相关人员对采用分类管理模型管理模式的流程合理性、制度规范性和质量有效性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4.26±3.54)、(92.57±4.36)和(91.87±3.69)分,均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52、13.991、13.551,P<0.05)。分类管理模型管理模式的26台设备合理放置率、规范记录率及设备完好率分别为92.31%、92.31%和88.46%,均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52、10.398、11.338,P<0.05)。结论:急诊ICU心电监护设备分类管理模型能够提高医院急诊ICU设备管
- 唐茜曾婷邓旺生杜艳华刘奥邓玉泉孟金凤齐晓贵吴丽丽朱婉蓉
- 关键词:急诊
- 以护士为主导的血糖监测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病人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血糖监测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接收的112例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血糖管理,观察组病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血糖监测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效果、血糖变异性及预后情况。结果:转出重症监护室时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比对照组短,日间胰岛素用量比对照组少(P<0.05),且观察组应激性高血糖及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糖平均值、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出重症监护室时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血糖监测模式应用于急诊重症监护室病人中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降低血糖变异性,并进一步改善其预后。
- 赵莉莉
-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室血糖预后
- 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诊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实施效果及对急诊抢救时间的影响分析
- 2025年
- 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实施效果及其对缩短急救时间的作用。方法 从我院2022年至2023年间收治的急诊重症颅脑损伤病例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配原则,将这4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则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P<0.05)。在护理干预实施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I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干预后,观察组的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 王卫云
- 急诊重症监护室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黏膜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 2025年
-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发生口腔黏膜压力性损伤(OMP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回顾性收集EICU收治的209例经口气管插管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观察期间是否发生OMPI,将患者分为OMPI组53例和无OMPI组156例。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E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发生OMPI的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2组在采用俯卧位通气、应用血管收缩药物、置管时意识状态、置管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俯卧位通气(OR=2.545,95%CI:1.261~5.135)、应用血管收缩药物(OR=1.984,95%CI:1.162~3.387)、置管时不能表达主诉(OR=3.618,95%CI:1.891~6.924)、APACHEⅡ评分高(OR=2.394,95%CI:1.322~4.336)、气管插管留置时间长(OR=3.995,95%CI:1.857~8.593)均为E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发生OMP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81;校准曲线分析显示,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6;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该预测模型在临床中具有实用价值。结论采用俯卧位通气、应用血管收缩药物、置管时不能表达主诉、APACHEⅡ评分高、气管插管留置时间长均为E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发生OMPI的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OMPI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 张英潘瑜黄玉凤倪月华周芸
- 关键词:口腔黏膜急诊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
- 急诊护理在急诊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洗胃液量、洗胃时间的影响
- 2025年
- 探讨基于临床急诊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取急诊急救护理手段,研究评价其对患者对洗胃液量、洗胃时间等层面的影响。方法 择选研究时段于2022年6月-2024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临床急诊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观察护理对象,遵照随机法落实分组操作,即:对照组(介入急诊常规护理工作)、观察组(介入急诊急救护理工作),每个小组各自50例。结果 各组之间的急救效率数据展开对比显示,在护理之后观察组病患的急诊等待用时、急救时间等均显示较对照组更低(P<0.05)。群组之间的临床洗胃指标进行比较,显示观察组的洗胃时间、洗胃液量均显示低于对照组(P<0.05)。较比组间的健康状况,在落实护理之前,组间数据相当(P>0.05),经护理实施之后,观察组病患的急性生理评分、慢性健康评分数据均显示为更低水平(P<0.05)。各组之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得出观察组数值为更低显示(P<0.05)。结论 基于临床急诊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取急诊急救护理手段,相较急诊常规护理工作更具影响价值。
- 韩玉姝
- 关键词: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急救护理
- 集束化护理方法对急诊重症胰腺炎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评价
- 2025年
- 以重症胰腺炎(急诊)患者为例,分析在其接受鼻肠管肠内营养干预时配合集束化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展开本次对比实验,地点:我院,时间:2021.1-2024.7。研究对象:重症胰腺炎,均接诊于急诊(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样本量:32例,分两组:命名“实验”“对照”,前者(n=16)接受集束化护理配合,后者(n=16)接受常规护理配合,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以便于判断更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的评分(SF-36评分)具有较大差异(P<0.05),其中实验组评分更高。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均有并发症发生,但是发生率并不相同,具有一定差异(P<0.05)。其中实验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25%<37.50%),安全性更高。结论 经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是急诊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可保证患者营养所需,但是容易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基础上配合护理尤为重要。其中集束化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提高重视程度。
- 承娟徐妮
-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诊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效果的Meta分析
- 2025年
-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诊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改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中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诊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3年12月。结果:共纳入13项RCT研究,共计13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4.71,Z=8.98,95%CI(3.36,6.61),P<0.00001];联合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MD=5.35,Z=22.35,95%CI(4.88,5.81),P<0.00001];联合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SV)低于对照组[MD=-13.62,Z=11.80,95%CI(-15.88,-11.36),P<0.00001];联合组每搏输出量(SV)高于对照组[MD=5.95,Z=15.97,95%CI(5.22,6.68),P<0.00001];联合组心排血量(CO)高于对照组[MD=0.47,Z=11.63,95%CI(0.39,0.55),P<0.00001];联合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低于对照组[MD=-0.52,Z=18.70,95%CI(-5.55,-4.50),P<0.00001];联合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MD=-3.95,Z=14.77,95%CI(-4.48,-3.43),P<0.0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诊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改善患者总有效率、LVEF、LVESV、SV、CO、LVEDd、LVESd,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但此结论仍需未来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予以进一步验证。
- 曾友袁敏明晶孙淑雅李滔
- 关键词:老年心力衰竭心悸喘证急诊重症META分析
- 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急诊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急诊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雾化吸入组和氨茶碱组,每组41例。雾化吸入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氨茶碱组给予氨茶碱静脉注射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2组疗效,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吸氧时间,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pO_(2))]、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水平。结果雾化吸入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氨茶碱组的68.29%(χ^(2)=9.873,P=0.002)。雾化吸入组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吸氧时间均短于氨茶碱组(P<0.05或P<0.01)。治疗1周后,2组PaO_(2)、SpO_(2)升高,PaCO_(2)降低,且雾化吸入组高/低于氨茶碱组(P<0.01);2组TNF-α、IL-6、IL-17、CRP水平均降低,且雾化吸入组低于氨茶碱组(P<0.01);2组IgE、IgG、IgM、IgA水平均降低,且雾化吸入组低于氨茶碱组(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急诊重症哮喘的效果显著,能够更快地缓解临床症状,更有利于炎性反应的缓解和呼吸功能及免疫功能的改善。
- 郑福珍
- 关键词:急诊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血气指标炎性指标
相关作者
- 赵文静

- 作品数:101被引量:388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急诊 护理 急诊科 ICU 误服
- 刘清泉

- 作品数:682被引量:5,541H指数:3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脓毒症 中医 中医药 流行性感冒 中医证候
- 刘颖

- 作品数:18被引量:12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创伤患者 急诊 创伤 救治 急诊重症
- 米玉红

- 作品数:156被引量:868H指数:1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肺栓塞 肺栓塞 肺血栓栓塞症 急性肺栓塞患者 无创正压通气
- 朱保锋

- 作品数:143被引量:30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急诊 急诊抢救 中毒救治 急性中毒 创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