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7篇“ 性行为特征“的相关文章
浙江省男男性行为者的异性性行为特征及其无保护异性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的异性性行为特征及其无保护异性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为艾滋病的防控工作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策略。方法 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 依托杭州市、金华市、嘉兴市、宁波市的社会组织, 以横断面的研究方法对1 993名MSM开展调查, 选取最近6个月发生过异性性行为者作为研究对象。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社会心理情况、艾滋病知识、同性性行为和异性性行为特征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无保护异性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 993名MSM, 其中38.7%(772/1 993)发生过异性性行为, 14.7%(293/1 993)最近6个月发生过异性性行为。最近6个月女性性伴侣数量为1人者占93.2%(273/293), 2~5人者占6.1%(18/293), >5人者占0.7%(2/293)。91.1%(267/293)仅与固定性伴侣发生性行为, 58.0%(170/293)发生过无保护异性性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拥有女性性伴侣的MSM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异性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已婚、有过婚姻或同居(OR=1.925, 95%CI: 1.114~3.550)、最近6个月压力不大(OR=1.988, 95%CI: 1.114~3.550)、最近6个月无男性固定性伴侣(OR=3.857, 95%CI: 2.182~6.817)、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同性性行为(OR=3.120, 95%CI: 1.601~6.082)、最近6个月接受过社会组织开展的安全套使用宣传(OR=2.080, 95%CI: 1.143~3.785)、目前认为自己的HIV感染风险一般或较高(OR=2.244, 95%CI: 1.304~3.860)。结论 MSM存在异性性行为和同性性行为交织的现象, 且无保护异性性行为发生率高。婚姻、压力、同性性行为特征、安全套使用宣传教育等因素与MSM发生无保护异性性行为相关。
陈婉君雷泽恺何林姜婷婷陈卫永柴程良陈琳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HIV影响因素
绵阳市471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男男同性性行为者的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男男同性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的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方法收集2007—2022年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MSM HIV检测中发现的新确证及实施结果告知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首次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人口学、性行为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数资料用率/构成比(%)进行统计学描述,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M(Q_(25),Q_(75))描述。结果2007—2022年共收集绵阳市471例MSM 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资料,年龄为26(21,36)岁,40.8%(192/471)为大专及以上学历、70.1%(330/471)为未婚、21.9%(103/471)为工人/农民、66.9%(315/471)为本市户籍。性角色被插入方占37.3%(160/429),插入方占13.3%(57/429),均可占49.4%(212/429)。85.6%(398/465)有固定性伴,固定性伴数量、维持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1,3)人和7(3,15)个月。86.9%(397/457)有偶遇性伴,偶遇性伴数量中位数为5(2,10)人。有固定性伴的MSM中,每次使用安全套者占11.7%(46/394)。有偶遇性伴的MSM中,24.4%(97/397)每次使用安全套,自认安全是MSM固定性伴和偶遇性伴不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有7.9%(33/416)的MSM有同性商业性伴,有48.2%(209/434)的MSM有异性性伴;43.3%(13/30)的MSM同性商业性伴和12.3%(22/179)的MSM异性性伴每次使用安全套。98.3%(463/471)的MSM口交从不使用安全套,口交HIV感染率为5.5%(26/471)。15.5%(73/471)的MSM的固定性伴为HIV阳性。结论绵阳市MSM中,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年龄较小,以中高文化和未婚的本地人员为主,多性伴、无保护肛交等多种风险性行为共存。不使用安全套口交具有切实的感染风险,要有针对性地强化MSM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王毅樊静何静舒亚杨红李川罗成瑞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人口学性行为
不同场所寻找性伴的男男性行为性行为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贵州省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寻找性伴的场所,分析不同场所寻找性伴的MSM性行为特征。方法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贵州省8个市(州)通过滚雪球法招募MSM,经知情同意后进行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对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3764份有效问卷,本次调查中76.4%的研究对象寻找性伴的场所为互联网场所,20.4%为线下消费场所,3.3%为线下非消费场所。调查对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91.0%(3425/3764),在线下非消费场所寻找性伴的MSM知晓率最低,仅为74.0%(91/123)。在互联网场所寻找性伴的MSM知晓艾滋病知识(92.7%)、做过艾滋病检测(54.3%)、近一年接受同伴教育占比(64.1%)均为最高,在线下非消费场所寻找性伴的MSM占比最低,分别为74.0%、29.3%、31.7%。结论本研究人群寻找性伴场所以互联网场所为主,不同场所寻找性伴的MSM人口学及行为特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干预。
周凤郑敏姚永明姚永明杨光红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性行为
西安市男男性行为性行为特征及Rush poppers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研究目的:了解西安市MSM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及知情交友情况,分析Rush poppers使用的影响因素,为开展更加全面、有效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西安市某社会组织设立的艾...
刘振雯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性行为特征
2016-2022年湖北省男男性行为性行为特征变化趋势及HIV感染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及性行为特征变化趋势,为下一步制定湖北省MSM人群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6—2022年在湖北省选择MSM人群规模大且报告疫情比较多的市(州)设置哨点。采用连续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开展匿名问卷调查和血样采集,收集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性行为和血清学信息。采用Mantel-Haenszel线性趋势检验历年间各指标的线性趋势,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反映线性趋势强弱。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016—2022年MSM人群HIV抗体阳性率为2.22%~4.48%,历年间虽存在线性变化趋势,但线性相关较弱(r_(s)=-0.019)。2016—2022年,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5.22%~95.82%,最近一次肛交使用安全套比例为82.19%~81.66%,上述指标在2016—2022年基本保持稳定;最近6个月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从52.67%上升到65.22%,既往HIV检测比例从46.18%上升到65.74%,上述指标在2016—2022年呈线性上升趋势(均P<0.05);最近6个月肛交性行为比例从96.14%下降到92.95%,最近6个月异性性行为比例从25.62%下降到23.68%,最近1年接受过干预服务的比例从99.04%下降至92.92%,上述指标在2016—2022年呈线性下降趋势(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0岁、未婚或离异丧偶、外省或外籍、在本地居住时间>2年、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最近6个月肛交未坚持使用安全套、最近1年未接受过干预服务、感染梅毒、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MSM更容易感染HIV(均P<0.05)。结论2016—2022年湖北省MSM人群HIV阳性率在较高水平波动,使用安全套和做过HIV检测的比例明显上升,但接受过干预服务的比例有所下降,感染艾滋病的相关因素较多且持续存在。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预服务,创新适合各类MSM人群的宣传教育和干预措施,尤其是文化程度低、高年龄、未坚持�
申幸福张薇张艺蒋洪林蔡思捷汤恒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011—2019年湖南省男男性行为人群哨点HIV、梅毒感染状况及性行为特征趋势分析被引量:11
2023年
目的 分析2011—2019年湖南省男男性行为哨点数据,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梅毒感染状况及性行为特征,为下一步制定MSM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1—2019年在湖南省选择男男性行为人群较多的城市设立MSM哨点,采用滚雪球抽样、MSM人群活动场所招募和网络招募方法,对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和采集血样,收集被调查者的人口学信息、性行为和血清学信息,分析其变化趋势和感染HIV、梅毒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9年HIV抗体阳性率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0%和2.38%,历年有线性趋势变化(均P<0.05)。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4.00%。最近六个月性伴类型:仅有同性性伴、有同性且有异性性伴、有同性且有商业性伴、有多种性伴、仅有异性性伴、无性伴的比例分别为83.63%,6.38%、0.75%,0.25%、8.00%和1.00%。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离异或丧偶(OR=1.85,95%CI:1.08~3.16)、样本来源于网络招募(OR=1.94,95%CI:1.32~2.85)、最近六个月仅有同性性伴(OR=2.41,95%CI:1.53~3.78)更容易感染HIV。样本来源于网络招募(OR=15.93,95%CI:5.08~49.97)、最近六个月仅有同性性伴(OR=2.45,95%CI:1.44~4.17)、最近六个月有同性且有异性(OR=2.09,95%CI:1.10~3.94)、最近六个月有多种性伴(OR=3.23,95%CI:1.27~8.23)更容易感染梅毒。结论 2011—2019年湖南省MSM人群HIV抗体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处于中等水平,结合互联网和人群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工作,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从而降低该人群的艾滋病传播。
周艳君陈洁张静航覃莎莎覃碧云郑军陈曦贺健梅
关键词:HIV梅毒男男性行为者哨点监测
江苏省50岁及以上男性HIV/AIDS患者确证前后性行为特征调查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江苏省≥50岁男性艾滋病病毒感染和艾滋病(HIV/AIDS)患者性行为特征,为中老年人艾滋病防治措施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筛选2016—2017年报告、≥50岁男性病例,调查HIV确证前后性行为信息。结果:招募对象1417例,46.7%经同性性行为感染,50~59岁、60~69岁和≥70岁感染途径构成比不同(P<0.001);确证前发生异性、同性性行为比例为82.9%和47.1%,确证后降至44.6%和11.5%;58.2%确证后存在婚内性行为;确证前安全套每次均用比例极低,确证后升高(P<0.001)。50~59岁年龄组同性性行为发生比例更高;30.3%在确证前既有异性也有同性性行为;确证前曾检测HIV比例为10.9%。结论:江苏省中老年男性病例性行为比例高、安全套使用比例低、自我检测意识弱,应进一步扩大中老年男性人群艾滋病检测和综合干预覆盖面。
刘晓燕史灵恩陈禹衡陈沄渟傅更锋
关键词:中老年人群艾滋病性行为特征
2018-2019年成都市报告异性途径感染HIV男性的确诊前性行为特征
2023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异性性传播HIV/AIDS患者中男性病例确诊前,与配偶/固定性伴、商业性性伴、非婚非商业性伴和男男同性性伴4种常见性伴之间的性行为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成都市三个区(市)县的经异性性传播感染的男性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其社会人口学资料及确诊前性伴及性行为等信息,采用率或者占比、χ^(2)检验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确诊前性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计调查576名HIV/AIDS患者,确诊前47.05%(271/576)有配偶/固定性伴,70.49%(406/576)有过商业性性行为,22.57%(130/576)有过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5.90%(34/576)有过男男同性性行为;与性伴间发生性行为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占比低于15.00%;未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原因70%以上由于“无使用习惯”。25~49岁(OR=5.056,95%CI:1.951~13.106)和≥50岁(OR=4.830,95%CI:1.877~12.432)年龄段、居住在近郊区(OR=2.653,95%CI:1.661~4.236)和远郊区(OR=1.821,95%CI:1.165~2.845)、在婚(OR=1.751,95%CI:1.181~2.596)是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的危险因素;19~24岁(OR=3.655,95%CI:1.504~8.884)和25~49岁(OR=2.026,95%CI:1.293~3.176)年龄段、居住在主城区(OR=2.855,95%CI:1.669~4.885)、非婚状态(OR=2.984,95%CI:1.866~4.773)和外出务工(OR=1.685,95%CI:1.039~2.732)是发生非婚非商业性行为的危险因素;19~24岁(OR=5.913,95%CI:1.657~21.096);高中/中专(OR=5.332,95%CI:2.06~13.799)和大专及以上(OR=2.800,95%CI:1.039~7.543)文化程度、非婚状态(OR=3.511,95%CI:1.258~9.798)是发生男男同性性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成都市报告传播途径为异性性传播的男性HIV/AIDS患者在确诊前,不同年龄、地区及婚姻状态者在发生商业性性行为、非婚非商业性性行为及男男同性性行为三种非婚性接触方面存在差异,且安全套使用比例较低。不同区域须根据人群特征进行差异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安全套推广工作须进一步加强。
刘芳何勤英施雅莹代珍
关键词:异性性传播性行为
四川省5地市城区重点场所45岁及以上男性艾滋病相关高危性行为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调查四川省遂宁市、自贡市、宜宾市、广元市、绵阳市城区公共场所及娱乐场所≥45岁男性艾滋病防治重点人群高危性行为特征并分析相关因素,为及早开展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收集研究地市城区公共场所及娱乐场所≥45岁男性艾滋病防治重点中老年人口学特征、高危性行为、安全套使用、艾滋病宣传服务可及和检测等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统计描述、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共调查5个地市城区公共场所及娱乐场所1884名45岁及以上男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4.84%,76.80%性功能未受年龄严重影响,42.14%最近1年性伴数≥2个,45.28%有嫖娼史,28.72%未接受发放安全套服务,47.08%未进行过艾滋病检测,853名有嫖娼史者36.46%近1年未坚持使用安全套。多因素分析显示,婚姻、居住状态、文化程度、对嫖娼态度、艾滋病知晓率、服用助性药、性行为频率、接受过发放安全套服务与嫖娼史相关(均P<0.05)。结论调查地区城区公共场所及娱乐场所≥45岁男性发生嫖娼等高危性行为比例比较高,应采取综合性艾滋病防治健康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加强情感关怀和心理沟通,引导自觉抵制卖淫嫖娼,减少婚外性行为,推广安全套并形成其正确和坚持使用的习惯。
田春华黄玉玲曾亚莉赖文红汤后林王俊杰吕繁
关键词:艾滋病中老年男性性行为
广西某农村地区中老年艾滋病感染状况及已婚者性行为特征调查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了解广西某农村地区中老年艾滋病感染状况及已婚者性行为特征,为老年人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全国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中某农村地区报告的50岁及以上病例,并随机抽取该地区1209名50岁及以上已婚有配偶的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开展一对一调查。结果广西某农村地区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艾滋病报告感染率1.13%(158/13983),79.11%(125/158)的报告病例婚姻状况为已婚有配偶,双阳家庭病例58例。家庭内双阳病例中,男性病例主要为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96.55%,28/29),女性病例的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接触史高于男性病例(χ2=30.750,P<0.001)。1209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66.83±8.73)岁,最近1次与配偶/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占12.58%(140/1113),84.01%(935/1113)人与配偶/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从未使用安全套,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安全套使用频率高于女性(OR=1.760,95%CI:1.256~2.465),50~59岁年龄组是70岁以上年龄组的3.208倍(OR=3.208,95%CI:2.147~4.793),艾滋病知识不知晓者(OR=2.548,95%CI:1.709~3.799)更容易发生无保护性行为。2.89%(35/1209)调查对象有婚外性行为。82.86%(29/35)婚外性伴侣非本村村民,男性婚外性伴数、有偿性行为比例均比女性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8,P<0.05;χ2=5.600,P<0.05)。结论非婚商业异性性接触是农村地区中老年男性的主要感染途径,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是女性的主要感染途径,无保护性行为增加了该人群艾滋病感染的风险。应加强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提高HIV检测的普及性,减少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
张容静汤洪洋农丽萍梁冰玉甘春媚邓小芳吴敬兰刘君辉叶力岑平
关键词:中老年艾滋病

相关作者

王毅
作品数:247被引量:1,059H指数:20
供职机构: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 影响因素 男男性行为人群 性行为
樊静
作品数:232被引量:1,335H指数:23
供职机构:绵阳同志关爱小组
研究主题: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 影响因素 男男性行为人群 性行为
赵西和
作品数:207被引量:822H指数:16
供职机构: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 影响因素 男男性行为人群 性行为
李六林
作品数:187被引量:794H指数:17
供职机构: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 影响因素 男男性行为人群 性行为
陈琳
作品数:233被引量:1,471H指数:20
供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HIV-1 HIV 男男性行为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