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58篇“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相关文章
-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进展迅速,其中免疫活性细胞的过继免疫治疗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是一类以T细胞为主的异型淋巴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作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TIL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至关重要。TIL是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之后发现的一种新型免疫活性细胞,在不需要大量IL-2诱导的情况下即可展现出强特异性和有效性。本文就TIL的组成、特点和其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 郑如冰肖毅
- 关键词: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免疫活性细胞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过继免疫治疗
- 以肝衰竭为首要表现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附7例报道
- 2023年
- 目的 观察以肝衰竭为首要表现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收治的7例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7~65岁,均有肝衰竭的典型症状及体征,发热7例,皮疹4例,淋巴结肿大4例,脾大6例。7例患者在病程中均有血细胞进行性下降。影像学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脾大、骨质侵犯等。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噬血细胞综合征、淋巴瘤等恶性疾病。结论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可以肝衰竭为首要表现,这类患者缺乏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误诊率高,应尽早完善骨髓细胞学检查。
- 赖曼王苏丹沈琳刘海霞
- 关键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肝衰竭噬血细胞综合征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
-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接受卵巢组织冻存及卵子体外成熟生育力保存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1
- 2023年
- 生育力保存是指使用手术、药物或辅助生殖技术等对存在不孕或不育风险的成人或儿童提供帮助,保护其生殖内分泌功能并产生遗传学后代^([1])。化疗是临床上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大剂量化疗可使患者病情得到缓解^([2])。然而化疗药品具有性腺毒性作用,可导致年轻女性卵巢功能低下,造成卵巢衰竭、闭经,增加不孕风险,使患者生育能力下降^([3,4])。由于化疗导致的卵泡医源性破坏,在儿科及年轻女性中表现更为明显^([5])。
- 王子睿宋洁张曦杨蕊宋东红
- 关键词:大剂量化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围术期护理卵巢功能低下卵巢组织
-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 2021年
- 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实体器官移植已经发展为终末期疾病患者标准的治疗手段之一,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1-2]。中国器官移植志愿者网络数据库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进行1万例器官移植手术。在器官移植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移植质量亦稳步提升,以心脏移植为例,2016-2018年数据显示,我国心脏移植1年存活率均超过92.5%[3]。随着实体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器官移植例数逐年增加且移植后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 庞爱明韩明哲
- 关键词:器官移植手术实体器官移植心脏移植网络数据库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 实体器官移植后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被引量:3
- 2021年
- 实体器官移植(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SOT)作为器官衰竭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器官移植术后需要注意其并发症的发生。血液系统并发症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包括单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症、肾移植后红细胞增多症、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感染引起的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移植后淋巴增生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PTLD),静脉血栓栓塞和出凝血疾病。
- 肖霞赵明峰
- 关键词:红细胞增多症实体器官移植血细胞减少症器官衰竭血栓性微血管病
-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肺病诊断中的应用
- 研究背景和目的:受限于细菌培养、涂片染色等传统方法的不足,有部分肺部感染的患者难以得到病原学诊断。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可以通过其高通量、灵敏度高、耗时短等优势获取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信息,在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
- 刘娜娜
- 关键词:经支气管肺活检血液系统疾病
-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与采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0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对患者年龄、性别、动员方案、疾病状态、采集机器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估以上因素对干细胞动员结果的影响,并分析了采集前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数量与采集的CD34^+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动员方案对CD34^+细胞采集数及CD34^+细胞采集成功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影响,而性别、年龄、确诊到动员间隔时间、既往化疗方案、骨髓受累与否等对干细胞采集数量影响并不显著。采集前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数量与采集的CD34^+细胞数呈正相关。采集前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单个核细胞计数与采集成功密切相关。结论:化疗联合细胞因子的动员方案采集造血干细胞优于单用细胞因子的动员方案。通过采集前白细胞计数及单个核细胞计数确定合适的采集时机,可以提高采集的成功率。
- 鲍文刘苒王飞张静顾岩夏国华高冲陈宝安
- 关键词: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干细胞动员
- 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识别系统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外周血涂片分析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解析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识别系统对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外周血涂片分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17例血液样本,于人工显微镜下进行检查,经过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分析仪器(DM96)分析后,校对外周血涂片中的白细胞、成熟红细胞、血小板和有核红细胞,分析DM96系统对异常的识别能力。结果:经人工显微镜检查,DM96分析显示原始细胞预测值最高,阳性预测值偏低。结论:DM95可有效分析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血涂片,对白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形态分析准确率较高,但在分析有核红细胞的样本时,为提高准确率需借助人工镜检的辅助。
- 赵爱光
- 关键词:血细胞形态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 含砷古方青黄散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被引量:22
- 2019年
- 含砷古方青黄散用于急、慢性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探索性治疗50余年,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疗效,在临床总结及机制研究方面也完成了部分工作。本文旨在通过对古方挖掘研究的过程总结,为青黄散的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及方向,也希望为中医药挖掘古方的研究提供参考。
- 李柳麻柔
- 关键词:青黄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肺癌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结果十年间共确诊恶性血液系统疾病7921例,其中合并肺癌者26例,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肺癌发生率为0.33%(26/7921),男女性别比为2.7:1;首次确诊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至确诊肺癌的中位间隔时间为36个月(0~223个月),其中同时性多原发性恶性肿瘤(MPM)占26.9%(7/26),异时性MPM占73.1%(19/26):6~36个月占38.5%(10/26),36个月以上占34.6%(9/26);在异时性MPM中,肺癌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之前和之后确诊者分别占38.5%(10/26)和34.6%(9/26);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在70岁前后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40个月和62个月(Log-rank=3.890,P=0.049<0.05);同时性MPM和异时性MPM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个月和103个月(Log-rank=24.696,P<0.01);两种恶性肿瘤间隔时间少于3年和超过3年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9个月和103个月(Log-rank=12.396,P<0.01);除7例同时性肿瘤患者外,第一原发恶性肿瘤放化疗组和非放化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2个月和172个月(Log-rank=5.644,P=0.018<0.05)。结论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肺癌患者中,第一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和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发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好,且两种恶性肿瘤发生的间隔时间越长预后越好;异时性MPM的第一原发肿瘤放化疗的患者预后差。
- 张旭昌江曼王婷王莉李建勇田发青吴汉新缪扣荣
- 关键词:多原发性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肺癌预后
相关作者
- 刘文励

- 作品数:541被引量:1,853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川芎嗪 再生障碍性贫血 小鼠骨髓 白血病 移植后
- 王欣

- 作品数:290被引量:902H指数:1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非霍奇金淋巴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急性髓系白血病
- 苏英杰

- 作品数:22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庄河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空肠营养 护理 阑尾炎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急腹症
- 黄晓军

- 作品数:1,177被引量:5,834H指数:2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白血病
- 姜华

- 作品数:4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定量PCR检测 侵袭性真菌 血液肿瘤患者 血液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