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5篇“ 意识形态分析“的相关文章
仪式化传播:公益广告的家国意识形态分析
2025年
公益广告具有文化传播的独特性,文章以《家国兴旺》和《妈妈的请假条》两则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为研究样本,首先从“像似符号”“指示符号”“规约符号”出发,分析其符号表现特征;其次从“能指与所指”“隐喻与转喻”“横组合与纵聚合”出发,分析其组合规则与意义内涵;最后归纳其意识形态建构规律,以期寻找公益广告实现仪式化效果的符号表达方式。文章指出,公益广告以“家”文化为传播核心,将“年”的仪式元素与“家庭”“家乡”“国家”等“家”文化元素结合进行创作,将符号意义陌生化、自然化、普遍化,构筑特定的意义空间,并通过双轴运作唤起民众联想,实现了“家国”意识形态的建构,将“仪式传播”转化为“仪式化传播”。
李雨霞
关键词:符号学家文化
捕捉意识形态的陷阱——论T.J.克拉克艺术社会史理论在意识形态分析的运用
2023年
本文旨在说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分析沦为一种对既定唤问过程的直观态度,既无法介入到意识形态生成的过程,也无法把握意识形态内部的模糊性与张力。T.J.克拉克在艺术社会史研究中总结的事态分析法使意识形态分析对象回到没有封闭的表象,使阶级关系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处于一个充满张力的选择过程中,从而为意识形态分析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方法。《女神娱乐场的酒吧间》的分析是克拉克运用这种方法以通过艺术评论来分析社会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如何在对模糊性的意象进行特定诠释中被捕获,克拉克提供了一种方法,从而将艺术品评论视作捕捉意识形态的陷阱。
曹智诚
关键词:意识形态理论马奈
左右之争:巴西基督教福音派的政治意识形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在拉丁美洲,人口庞大的基督宗教信众及教会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巴西尤其如此。与传统上占主导地位的天主教相比,近年来新教福音派信众人数显著增加。福音派教会具有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积极参与制度化政治,甚至直接推选宗教领袖参加政治竞选。许多人认为巴西新教福音派更支持右翼政治意识形态。2018年大选中,福音派教会和信众是右翼总统博索纳罗得以胜选的重要支持力量。本文分析认为,巴西福音派教会及信众在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异质性,分别存在支持右翼和左翼政治意识形态的宗教势力;支持右翼的福音派大多在与宗教价值观相关的道德伦理议题上持保守态度,但同时注重对现实利益的考量,因此也从自身利益出发支持不同意识形态的政党。
周燕
关键词:基督教福音派政治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的《论“社会契约”(错位种种)》意识形态分析
2023年
法国路易·阿尔都塞作为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他将语言学学说、精神分析学理论和结构主义方法运用到马克思主义理论阐发中,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云动荡的特殊形势下,保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论“社会契约”(错位种种)》是《路易·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路易·阿尔都塞读本(下卷)》中一篇重要文章,发表于1966年,具有鲜明的结构主义分析法的特色。路易·阿尔都塞通过症候阅读法分析,指出了卢梭“社会契约”理论中没有显现的无意识内容,揭示了其理论是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意识形态的反映。路易·阿尔都塞的文本解读立足整体,把握理论总问题和问题实质,以消除无意识缺失的阅读屏障和思想栅栏,旨在批判卢梭“社会契约”的意识形态理论,阐明解决人类社会难题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理论。
邓鑫
关键词:症候阅读法卢梭社会契约
罗尔斯“政治转向”新解--基于马克思意识形态分析的视角
2023年
罗尔斯“政治转向”的初衷是为解决内在于《正义论》稳定性论证的一个问题,但它似乎带来了更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重叠共识的可能性难题和政治合法性标准的设定难题。对罗尔斯“政治转向”的已有解读忽视了罗尔斯“政治转向”和西方社会新自由主义转向的深层次关联,无法对以上难题提供解答。借重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分析,可以洞察到:重叠共识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政治价值和生活观念都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塑;自由主义政治合法性原则在经济分配方面要求并且只要求社会最低受惠额,是新自由主义转向后西方社会公共政治文化在政治理论上的表达。
汪志坚
关键词:罗尔斯政治合法性
“后电影”时代:智能洞穴、数字结界与全球意识形态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数字技术的发展,宣告了“后电影时代”的来临,其主要标志是电影的主体地位开始受到短视频等的强烈冲击。随着“新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以及量子理论等新理论的未来启示,后电影时代的纵深性正日益显现出来。正是基于此背景,文章从元宇宙景观化、叙事凝结化、技术意识化三个方面,详细论证了后电影时代的新特征,即:胶囊元宇宙和全域元宇宙的张力正在造成一种“智能洞穴”的新型景观政治,元宇宙电影的新型叙事渐渐趋向于一种凝结态,而叙事的凝结化则是全球技术意识化的一种缩影。毫无疑问,“后电影”正引导人类社会完成与现实的“再次分离”。
万传法金澍
帝国主义与数字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析被引量:13
2022年
当今学术界关于帝国主义的认识存在多元化现象,影响着人们对数字帝国主义的理解和把握。从实质和历史地位看,资本主义处在列宁指明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而数字帝国主义作为垄断资本主义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产物,也具有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现阶段,一些西方学者关于帝国主义的阐释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偏向,数字帝国主义本身也体现为数字时代的文化霸权,延续并加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意识形态侵蚀。鉴于此,有必要基于概念考察和理论反思,深刻把握帝国主义和数字帝国主义的确切含义与本质,驳斥和批判在这一问题上的错误思潮。尤其是在一个资本主义文化霸权肆虐的时代,我们更需要避免因概念误认而落入话语陷阱,提高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李江静
关键词:帝国主义文化霸权意识形态
经侦剧《猎狐》中的意识形态分析
2021年
经侦题材电视剧《猎狐》作为2020年首部经侦剧,其在经济犯罪的呈现上下足了功夫。在这部电视剧中艺术地建构起家国形象和英雄话语地位,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国家意识形态再生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晓雨刘子建
关键词:意识形态英雄话语
从凝视深渊到走进深渊--荷兰电影《角色》符号学和意识形态分析
2020年
荷兰电影《角色》获得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项,讲述了20世纪初荷兰一个畸形家庭中相互纠缠的伦理和亲情关系,展现了一对父子之间的情感弥合与爱恨弥散。影片节奏紧凑,以复古凝重且潮湿阴郁的黑色电影质感,将父子间的爱恨纠缠与“男性的噩梦与成长故事”娓娓道来。本文将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意识形态等角度分析影片如何利用电影符号学来推动叙事和人物塑造。
钱佳仪
关键词:符号学结构主义意识形态
中国大学生偶像变迁的意识形态分析
2020年
随着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明星活跃在媒体和网络中,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选择自己的偶像时过于盲目和片面。本文通过不同时期大学生对偶像的定位以及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根据所提问题给予一定的建议。
刘力嘉
关键词:意识形态家庭教育

相关作者

肖丰
作品数:20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意识形态 詹姆逊 意识形态分析 阿拉伯文化 教学
王泽霞
作品数:12被引量:93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意识形态 批评话语分析 意识形态分析 口译教学 口译
胡江
作品数:3被引量:29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意识形态分析 军事报道 批评话语分析 意识形态 基于语料库
彭治民
作品数:32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商洛学院
研究主题:翻译 异化 意识形态 英语听力教学 翻译策略
曹瑞刚
作品数:15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现代广告 意识形态 媒介环境 受众 广告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