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11篇“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文章
-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心理弹性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析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弹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调查心理弹性,线性回归分析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90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弹性评分平均(57.50±6.55)分;经单因素分析,疾病接受度低下、希望水平低下、家庭月收入<5000元以及自我效能低下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CD-RISC评分低于疾病接受度良好、希望水平良好、家庭月收入≥5000元以及自我效能良好的患者(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接受度、希望水平、家庭月收入以及自我效能是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弹性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相对较低,疾病接受度、希望水平、家庭月收入以及自我效能是其心理弹性的相关影响因素。
- 郑燕香
-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心理弹性
- 中药垂苓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 2023年
- 观察中药垂苓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结果。方法 自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进行治疗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1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患者。其中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用中药垂苓汤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ALT)、血清HBV-DNA的改善情况、中医证候治疗效果以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本组相应方法治疗后,观察组ALT复常率、血清HBV-DNA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方面均显著优于单纯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医垂苓汤剂与拉米夫定结合用于慢性病毒性乙肝的治疗,疗效明显,病人康复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王春亮
- 关键词:拉米夫定临床疗效乙型肝炎
- 胸腺法新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价值
- 2022年
- 结合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治疗现状对胸腺法新联合恩替卡韦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差异将其分为研究组(n=46,采取胸腺法新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方案)及常规组(n=46,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分析用药安全性,同时分析指标水平变化分析临床疗效,并结合两组生存质量水平对胸腺法新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价值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研究组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ALB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结果示研究组肝功能指标更趋近于正常水平;两组在病毒学指标上均表现出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的规律,其中研究组各病毒学指标转阴率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P<0.05,满足统计学差异;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比未体现明显差异,组间对比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9.13%较常规组77.74%提升11.39%,组间对比P<0.05,满足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各指标(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精神健康)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各指标水平均有显著提升(P<0.05)且体现出研究组各指标评分高于常规组,结果示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水平更高。结论 胸腺法新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价值体现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及病毒学指标转阴率,并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继而使得临床有效率显著提升且不良反应与单药治疗无明显差异具有应用安全性,在临床中具有推广价值。
- 任玲
- 关键词:胸腺法新恩替卡韦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 替诺福韦联合五酯滴丸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 2022年
- 目的:分析替诺福韦联合五酯滴丸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月—2020年11月收治的50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替诺福韦联合五酯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替诺福韦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如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等。结果:观察组HBeAg转阴率72.00%(18/25)、ALT复常率88.00%(22/25)高于对照组的HBeAg转阴率55.00%(11/25)、ALT复常率64.00%(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转阴率92.00%(23/25)比对照组的HBV DNA转阴率88.00%(22/25)高(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AST、A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接受替诺福韦联合五酯滴丸治疗,可显著改善肝功能指标,疗效理想。
- 丘苑芳邱国海曾黎明李俊张洁贞
-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替诺福韦临床疗效
- 替诺福韦联合五酯滴丸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 2022年
- 观察并评价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应用替诺福韦与五酯滴丸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74例自2021年年7月~2022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系统随机化法实施分组,各组均纳入患者37例,全部患者均应用基础疗法,对照组联合应用替诺福韦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恩替卡韦及五酯滴丸,对比临床疗效、肝纤维化指标、免疫功能效果与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纤维化指标更优,LN、IV-C、HA等各项指标水平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应用替诺福韦与五酯滴丸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肝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有助于促进病情缓解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边玉洁边敬
-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替诺福韦免疫功能用药安全性
- 恩替卡韦联合香参抗纤颗粒对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LSM、肝功能、APRI和血清炎症因子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研究恩替卡韦联合香参抗纤颗粒对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脏弹性硬度(LSM)、肝功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和血清炎症因子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试验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香参抗纤颗粒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LSM、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APRI、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LSM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LSM为4.69±0.58,显著低于对照组(5.36±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ALT、AST、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ALT、AST、总胆红素水平为(32.52±5.08) U/L、(35.12±5.10) U/L、(21.57±5.42)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32.52±5.08) U/L、(41.58±5.61) U/L、(30.25±5.21)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APRI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APRI为0.49±0.13,显著低于对照组(0.89±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IL-6、TNF-α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IL-6、TNF-α和CRP水平为(4.29±0.88) ng/L、(6.63±1.24) ng/L、(7.63±1.42) mg/L,显著低于对照组[(8.26±0.93) ng/L、(11.21±1.34) ng/L、(9.98±1.35)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4%(2/46)与对照组6.52%(3/4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抗纤颗粒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LSM、肝功能、APRI和血清炎症因子。
- 陈卫兵刘芳于文虎
-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肝功能
- 胸腺法新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 2021年
- 目的研究胸腺法新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CVHB)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水平的影响。方法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渭源县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CVHB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恩替卡韦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胸腺法新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0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血清HA、Ⅳ-C、LN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而CD8^(+)百分比及血清HA、Ⅳ-C、LN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胸腺法新联合恩替卡韦可有效缓解CVHB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同时可抑制肝纤维化,提高治疗效果。
- 郑全旺包红玉
-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胸腺法新恩替卡韦层黏蛋白
- 干扰素α联合苦参素注射液对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对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苦参素注射液、干扰素α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α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效果、肝纤维化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其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及透明质酸(HA)低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指标自然杀伤细胞(NK)、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苦参素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可有效地改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及免疫功能,且用药安全性稳定。
- 周冲欧晓霞
-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干扰素Α苦参素注射液肝纤维化
- 壮医药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我国属HBV感染的中高度流行区,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 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约2 000万[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仍然是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社会发展及稳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 邱华舒发明唐秋媛黄鹏
- 关键词:壮医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 慢肝合剂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观察及对肝纤维化的改善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慢肝合剂对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效果以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7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慢肝合剂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肝功能、肝纤维化、临床疗效以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及定量。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酸酰基转移酶(GGT)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AST、ALT、GG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后,2组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蛋白(LN)下降(P<0.01);且观察组各肝纤维化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的80.56%(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乙肝病毒e抗原(HBeAg)、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慢肝合剂可有效改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提高临床疗效和抗病毒效果。
- 孙春锋亓慧博
-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