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6篇“ 扬子地台北缘“的相关文章
扬子台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质意义
2024年
本文对上扬子台北上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野外露头剖面采集的样品进行稀土元素测试分析,以探讨页岩的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1)牛蹄塘组页岩样品稀土总量较高,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较高,呈现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配分曲线在轻稀土段右倾,重稀土段较为平坦,δEu和δCe分别呈现轻微的负异常和正常;(2)Ce_(anom)值总体反映沉积时的海水介质主要为缺氧的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富集,形成优质的烃源岩;(3)研究区东部、西部和中部沉积速率呈较快增加趋势,说明中部受汉南古隆起影响物源供给更加充沛;(4)物源构造背景为大陆岛弧切割的岩浆弧类型,研究区东、西部物源可能存在多源性,中部物源主要为沉积岩和大陆拉斑玄武岩。
王宁许锋王喆高骏李华兵
关键词:稀土元素牛蹄塘组页岩沉积物源
扬子台北寒武纪幸运期西乡化石库原始锥石类研究
扬子台早寒武世保存着大量早期微骨骼化石,这些化石是探索早期生命演化和起源的重要依据。为人熟知的小壳动物(SSFs)创新了众多具硬质骨骼的后生动物门类,极大丰富了系统发育树。陕南下寒武统层中小壳化石被完美保存,为早期生...
李林璐
关键词:早寒武世
扬子台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海相页岩气质条件及勘探潜力被引量:7
2020年
基于野外露头和钻井岩芯采样分析,对上扬子台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分布特征、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含气性特征及顶底板条件等进行系统研究,并与中国南方区下寒武统海相页岩展开对比分析,明确页岩气成藏质条件和勘探潜力。结果表明:上扬子台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发育且厚度大,具有"四高一中"特点,即高脆性、高总有机碳、高孔隙度、高含气量、适中热演化程度,显示良好的页岩气形成质条件;相比中国南方区下寒武统海相页岩,上扬子台北牛蹄塘组页岩具备足够的生烃物质基础和较高的脆性,并且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大,热演化程度低,孔隙度和含气量高,勘探效果较好;综合考虑优质页岩的厚度、埋深、保存等条件,认为回军坝-麻柳镇一带是上扬子台北牛蹄塘组海相页岩气下一步勘探的最有利区。
王宁许锋王喆段俊李华兵高骏谢青
关键词:勘探潜力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海相上扬子地台
扬子台北城口区上寒武统洗象池组风暴沉积特征及其质意义被引量:8
2019年
上寒武统洗象池组是四川盆的一个潜在勘探层位,但对其沉积相带展布及储层主控因素的认识还十分薄弱。在扬子台北洗象池组发现的风暴沉积可以为此提供一些重要的约束。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和室内薄片鉴定,对扬子台北城口区洗象池组风暴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其古理含义及其对川东北区洗象池组储层发育的指示意义。研究区洗象池组风暴沉积的典型识别标志包括底冲刷—充填构造、风暴撕裂构造、粒序层理和丘状交错层理等。根据风暴沉积标志组合的不同,划分出5种风暴沉积序列:序列1、序列2、序列3、序列4及序列5,且风暴段自下而上整体表现为由序列1向序列5逐渐过渡。根据沉积构造、岩性组合及风暴序列变化,结合经典浅水碳酸盐岩风暴沉积的发育模式,认为风暴段沉积环境整体以中缓坡为主,且自下而上由内缓坡、中缓坡向外缓坡变化,构成向上变深序列。结合区域质背景,推测扬子台北洗象池组在城口以北东区处于中—外缓坡带,而城口以南西区则为内缓坡带,从而认为洗象池组在城口南西方向的川东北区具备发育大规模优质颗粒滩储层的质条件,值得进一步勘探。
王瀚李智武刘树根宋金民冉波赖冬韩雨樾
关键词:寒武系四川盆地扬子地台
扬子台北震旦系灯影组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热水沉积暗示被引量:4
2018年
震旦系灯影组在扬子台北广泛分布,其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硅质白云岩和少量硅质岩。为探讨灯影组沉积时期的氧化还原状态并对热水沉积作用的暗示,分析了白云岩、硅质白云岩和硅质岩的微量稀土元素特征。结果表明,这3类岩石均呈现负的Ce异常,其V/Cr〉2、Ni/Co〉5、V/(V+Ni)为0.6~0.84,表明灯影组沉积于弱氧化的浅水碳酸盐岩台环境。另外,白云岩、硅质白云岩具有明显的正Eu异常、U/Th〉1,与海水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相比,其Ce负异常和轻稀土亏损程度明显减弱。上述特征及前人对灯影组硅质岩的Si-O同位素温度的计算结果表明,灯影组沉积时期有海底热水的混合。晚元古代晚期震旦纪扬子处于裂谷构造环境,在由裂谷活跃期向平静期演化的过程中,其表现形式也由活跃的火山活动转化为热水喷流事件。灯影组即是在扬子裂谷演化相对平静时期沉积的一套浅水碳酸盐岩,混合了海底喷流热液。
陈宝赟李荣西余金杰刘帅杰
关键词:扬子地台北缘灯影组白云岩氧化还原条件
扬子台北小壳动物群爆发前夕的古海洋环境
对南江区灯影组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与对比,对各段岩石学特征和古生物学特征的详细描述与分析,总结了川北南江区灯影组层的沉积环境变化及相应的古生物演化规律;对灯影组各段层岩石中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常量元素和Si同位素特...
庞艳春
关键词:古海洋学
扬子台北中上二叠统层状硅质岩的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理、古海洋演化的响应被引量:22
2015年
为探讨华南区二叠纪硅质岩的硅质来源和形成背景,本文以扬子台北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和大隆组层状硅质岩为研究对象,对采自孤峰组和大隆组层状硅质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测试,同时收集了大量前人有关孤峰组和大隆组的资料。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孤峰组和大隆组层状硅质岩的Al/(Al+Fe+Mn)、Si/(Si+Al+Fe)平均值分别为0.57、0.91和0.48、0.97,结合Al-Fe-Mn三角图解,指示它们主要为生物成因;其Ce/Ce*、(La/Ce)N和(La/Yb)N平均值分别为0.86、1.58、1.27和0.75、1.52、1.46,结合沉积环境判别图,表明其沉积环境均主要为大陆边,推测硅质岩的形成可能与上升流的活动有关。部分区存在热水成因硅质岩和/或受热水影响硅质岩并往往沿同沉积断裂分布,暗示同沉积断裂可能为热水活动提供通道。
程成李双应赵大千颜玲
关键词:硅质岩热水沉积扬子地台北缘
中、上扬子台北寒武纪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22
2013年
通过露头实测、踏勘、取样、薄片分析取得扬子台北寒武系露头的基础资料,详细分析露头沉积相并消化吸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扬子台北岩相古理特征、控制因素及油气勘探意义进行综合研究.扬子台北受断裂的控制,发育两套层系统,即扬子台区层系统和盆区(古秦岭洋)层系统.浅水台区发育滨岸、浅海陆棚、碳酸盐岩局限台、碳酸盐岩开阔台、浅滩、云坪、泥坪等沉积相类型,斜坡区发育垮塌沉积岩相,盆可以分为页岩盆、硅质岩盆、碳酸盐岩盆类型.扬子台北岩相古理特征受构造及海平面升降综合控制.板块运动提供了扬子台北类似于被动大陆边的古貌;持续断裂活动导致的斜坡区同沉积作用使得研究区斜坡沉积厚度巨大,并且台区、斜坡区、盆区的古理位置基本保持不变;深大断裂提供的硅质热流体为深海盆层状硅质岩提供物质来源.海平面主要控制了台区岩相古理特征.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发生海侵,研究区整体被淹没,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台,末期海水退去;筇竹寺期发生寒武纪最大规模海侵,发育大量暗色泥岩;沧浪铺期,古陆上升,海水变浅,发育大量的碎屑沉积物,此时期以沉积碎屑沉积物为主;龙王庙期海平面进一步降低,古陆隆升的幅度变小,提供的碎屑沉积物减少,大面积发育碳酸盐岩;中寒武世又发生海侵,发育碳酸盐岩;晚寒武世发生海退,斜坡区演化成陡斜坡,台区沉积加速.浅水台区岩石类型主要有砾岩、砂岩、颗粒灰岩、白云岩等储集岩类型,盆区发育厚层暗色页岩、硅质岩、碳酸盐岩等可以作为烃源岩的岩石类型.在空间上储集岩和烃源岩具有很好的配置关系,故研究区具有很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余宽宏金振奎苏奎董晓东张伟杜宏宇陈英张卫丹
关键词:扬子地台北缘寒武系古地理
扬子台北寒武纪同沉积断裂控制的斜坡沉积特征被引量:8
2013年
通过对扬子台北寒武系剖面实测以及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同沉积断裂控制的斜坡沉积特征。斜坡区岩石类型丰富,包括砾屑石灰岩、灰泥石灰岩、硅岩和页岩等,沉积构造丰富,沉积厚度远大于台区以及深海盆区。断裂带在宏观上控制了扬子台北寒武纪古理分区,台区、斜坡—深海盆区的古理位置在寒武纪的不同质时期基本保持不变。寒武纪持续拉伸的构造环境造成斜坡区持续下降拗陷,从而为沉积物的堆积提供了足够大的可容空间,同时来自台区的沉积物补给充足,导致了斜坡区相对于台区以及深海盆区而言具有巨厚的沉积层。
余宽宏金振奎董晓东苏奎张伟杜宏宇陈英张卫丹
关键词:寒武纪扬子地台北缘斜坡同沉积断裂
扬子台北檬子区侵入岩年代格架和岩石成因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扬子台北檬子区发育的辉长苏长岩、角闪辉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基性和中酸性岩体均形成于新元古代中晚期。其中基性侵入体辉长苏长岩形成于764±38Ma,角闪辉长岩形成于757±32Ma,均属钙碱性系列,轻稀土富集,微量元素原始幔蛛网图中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Ba、La、Ce、Sr等)、具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和弱的P、Ti具负异常,形成于幔原始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源区,部分熔融的程度大于10%。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揭示辉长苏长岩ε_(Hf)(t)值变化于+6.92~+13.99,tDM变化于736~1058Ma,当ε_(Hf)(t)为最大正值时,对应的tDM与岩石的形成年龄基本一致;角闪辉长岩εHf(t)变化于+4.74~+14.97,tDM主体范围变化于707~1214Ma,当ε_(Hf)(t)具有最大的正值时,tDM接近于岩石形成年龄。反映出辉长苏长岩和角闪辉长岩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壳混染作用,最有可能是中元古代壳的混染。对石英闪长岩年代学测试表明其形成于774±34Ma。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属钙碱性系列,具有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分布特点,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Y、Yb等)的特点。钾长花岗岩样品属高钾钙碱系列,岩石稀土元素丰度较低,∑REE=105.9×10^(-6)~133.1×10^(-6),轻稀土富集,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3~0.09),微量元素原始幔标准化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Ba、Nb、Sr、P、Ti具有明显负异常。石英闪长岩ε_(Hf)(t)变化于-4.46~+13.10之间,大部分为正值,平均值为+4.80,t2DM变化于820~1726Ma,平均值为1256Ma,显示其主要为新元古代新生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在形成过程中有中元古代壳物质的参与;钾长花岗岩ε_(Hf)(t)主体为负值,变化于-16.49~+8.33,平均值为-5.26,t_(2DM)为943�
徐学义李婷陈隽璐李平王洪亮李智佩
关键词:侵入岩年代格架岩石成因新元古代扬子地台北缘

相关作者

金振奎
作品数:230被引量:2,509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岩相古地理 准噶尔盆地 沉积相 寒武纪 四川盆地
苏奎
作品数:45被引量:26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奥陶纪 杂卤石 马家沟组 寒武系 二叠系
董晓东
作品数:5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扬子地台北缘 寒武纪 寒武系 古地理 油气勘探意义
陈英
作品数:6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扬子地台北缘 寒武纪 寒武系 古地理 油气勘探意义
张卫丹
作品数:9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扬子地台北缘 寒武纪 寒武系 古地理 油气勘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