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7篇“ 抑制屈曲支撑“的相关文章
- 抑制屈曲支撑布置原则对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9年
- 安装抑制屈曲支撑可提高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但抑制屈曲支撑布置原则对其耗能减振作用的发挥有重要影响。基于ANSYS采用弹塑性静力分析和弹塑性动力分析,基于9层Benchmark钢框架结构模型对抑制屈曲支撑三种不同布置原则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支撑与框架刚度比或基于结构层间剪力分布布置支撑时结构延性较好,其中基于支撑与框架刚度比布置支撑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分布最均匀,其对提高结构体系抗侧刚度和耗能能力最为有效。因此在对抑制屈曲支撑钢框架进行设计时,宜采用基于支撑与框架刚度比布置支撑的方法。
- 贾明明张素梅吕大刚蒋守兰
- 关键词:结构抗震性能抑制屈曲支撑
- 基于Benchmark模型的抑制屈曲支撑耗能减振作用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抑制屈曲支撑可在拉压循环荷载作用下均达到屈服,拉压承载力基本一致,滞回曲线稳定饱满,耗能能力强。基于Benchmark模型对安装抑制屈曲支撑的钢框架结构基于ANSYS的数值分析表明,抑制屈曲支撑不仅可使结构在小震时的抗侧刚度有所提高,同时在大震时通过其往复滞回变形发挥耗能减振作用,大大地降低了结构的地震响应,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分析表明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能力谱分析方法是一种更为精确的分析方法。
- 贾明明张素梅吕大刚蒋守兰
- 关键词:抑制屈曲支撑BENCHMARK模型耗能减振高阶振型
- 抑制屈曲支撑滞回性能分析被引量:17
- 2008年
- 为研究采用我国Q235B钢和两种无黏结材料设计制作的抑制屈曲支撑试件的滞回性能,对6个试件进行了拉压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试验.其中,利用钢管混凝土抗弯承载力理论和连续弹性约束体的稳定理论完成支撑整体稳定与内核构件约束段高模态稳定设计;外伸无约束段钢板宽厚比满足我国钢结构规范塑性设计的要求;选取适当厚度的无黏结材料以控制内核构件与外包钢管混凝土之间间隙的大小,最后基于ANSYS对试件的滞回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在试验过程中抑制屈曲支撑试件没有发生稳定破坏,拉压屈服后均有明显应变强化,最大延性接近设计值15,累计延性超过700,滞回曲线稳定饱满,耗能能力强,拉压承载力差值控制在10%左右,恢复力模型可简化为对称双线性模型.内核构件采用一字形比采用十字形截面的试件滞回性能更好.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因此设计制作的抑制屈曲支撑所采用的材料、构造措施及设计方法均较为合理,能保证其具有优良的滞回性能.
- 贾明明张素梅
- 关键词:抑制屈曲支撑滞回性能耗能能力恢复力模型
- 新型抑制屈曲支撑极限承载力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简述了新型抑制屈曲支撑的发展情况,对同济大学结构稳定与监控课题组提出的新型抑制屈曲支撑建立了简化的力学模型,并据此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建模分析,得到不同截面与长细比的新型抑制屈曲支撑在轴力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通过将分析值与内管按规范方法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值相比较表明,新型抑制屈曲支撑能有效提高承载力,也为该新型支撑在网架、网壳结构失稳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了初步的设计理论。
- 余绍锋郑维科邓长根
- 关键词:抑制屈曲支撑
- 新型抑制屈曲支撑构造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简述了传统抑制屈曲支撑的发展情况,对同济大学结构稳定与监测课题组提出的新型抑制屈曲支撑的力学构造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相关公式的推导与讨论,研究了其在轴力作用下的稳定性能。另外,还就该新型抑制屈曲支撑内外管合适间隙、内外管刚度要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为其在网架、网壳结构失稳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从研究分析可知,该新型抑制屈曲支撑作为监测构件是可行的。
- 余绍锋郑维科邓长根
- 关键词:抑制屈曲支撑
- 钢材屈服强度对抑制屈曲支撑耗能减振作用的影响
- 抑制屈曲支撑内核构件长度和截面面积一定时,内核构件钢材屈服强度的大小不仅影响其承载能力的大小,同时也决定着抑制屈曲支撑在结构体系中何时能够开始发挥以及能发挥多大的耗能减振作用。分别采用极低屈服点钢 LYP100和我国 Q...
- 贾明明张素梅吕大刚蒋守兰
- 关键词:抑制屈曲支撑地震响应耗能减振
- 文献传递
- 抑制屈曲支撑(BRB)及采用BRB的钢框架抗震性能分析与设计
- 本文采用我国Q235B钢和两种无粘结材料设计制作了四组八个抑制屈曲支撑试件,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同时基于ANSYS对抑制屈曲支撑构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了其构造形式对构件性能的影响。采用静力和动力弹塑性分析的方法,...
- 贾明明
- 关键词:钢框架抗震性能抑制屈曲支撑失效模式受力性能
- 文献传递
- 采用抑制屈曲支撑的钢框架结构性能分析被引量:12
- 2007年
- 为了对比分析抑制屈曲支撑与普通钢支撑构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比较了2种支撑钢框架体系在单调、往复水平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抗侧力和抗震性能.基于ANSYS对结构构件和体系进行了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抑制屈曲支撑可在拉压循环荷载作用下均达到屈服,拉压承载力基本一致,恢复力模型可简化为对称的双线型,其滞回曲线稳定饱满,滞回耗能能力大大优于普通钢支撑.同时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也得到了很好的吻合.抑制屈曲支撑相对于普通钢支撑可进一步提高钢框架结构的后期刚度、极限承载力和耗散能力,更大地降低了结构的地震响应,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抑制屈曲支撑较普通钢支撑更适于在有更高抗侧力和抗震要求的钢结构中应用,其更为简单的恢复力模型也使结构体系的分析和设计十分简便.
- 贾明明张素梅
- 关键词:抑制屈曲支撑耗能能力滞回性能钢框架
- 新型抑制屈曲支撑在结构工程中应用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 为了解决框架结构中普通钢支撑受压发生屈曲的问题,相关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一种不会屈曲的支撑构件,称为抑制屈曲支撑。但是,由于其自重较大、加工制作不方便等缺点,限制了其在网架、网壳等空间结构中的应用,由此引入了新型抑制...
- 郑维科
- 关键词:空间结构抑制屈曲支撑极限承载力力学模型
- 文献传递
- 抑制屈曲支撑的稳定研究被引量:24
- 2005年
- 抑制屈曲支撑体系是一种机敏的减震支撑体系,介绍了抑制屈曲支撑研究的发展和基本概念,进行了抑制屈曲支撑的整体稳定研究,推导了有初弯曲的抑制屈曲支撑的临界荷载和挠曲方程,以及在内核上的分布荷载的β参数和与β参数相关的参数。
- 罗树青邓长根牛化宪
- 关键词:抑制屈曲支撑临界荷载内核
相关作者
- 贾明明

- 作品数:87被引量:242H指数:8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防屈曲支撑 钢框架 钢框架结构 延性 装配式
- 张素梅

- 作品数:226被引量:1,296H指数:2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钢管混凝土 有限元分析 钢板剪力墙 承载力 高强混凝土
- 蒋守兰

- 作品数:8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抑制屈曲支撑 钢框架 防屈曲支撑 延性 抗震性能设计
- 邓长根

- 作品数:149被引量:53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钢结构 外传 传力 屈曲 极限承载力
- 吕大刚

- 作品数:345被引量:1,800H指数:25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地震易损性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 易损性 地震易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