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12篇“ 拉米夫定耐药株“的相关文章
- 富马酸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挽救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应用富马酸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挽救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血清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拉米夫定治疗耐药的血清HBeAg阴性的CHB患者50例,被随机分为TDF治疗组25例和ETV治疗组25例,前者常规剂量应用,后者加倍应用。两组均治疗48周,监测疗效。应用二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毒学应答的因素。结果在治疗4周、12周、24周、36周和48周时,TDF治疗组血清HBV DNA累积转阴率分别为32%、60%、72%、80%和92%,显著高于ETV治疗组(分别为4%、24%、32%、40%和44%,均P<0.05);TDF治疗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56%、68%、80%、84%和96%,与显著高于ETV治疗组(分别为16%、32%、52%、56%和72%,均P<0.05);在治疗48周时,TDF治疗组血清肌酐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85.4±13.9μmol/L对76.2±17.5μmol/L,P=0.0001),而ETV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水平无显著变化(76.6±12.9μmol/L对77.3±11.2μmol/L,P=0.76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TDF治疗和血清HBV DNA载量为影响血清HBV DNA转阴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TDF挽救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CHB患者可能获得更好的疗效,但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的变化。
- 张全乐赵丹李杰刘三香刘刚李亚
- 关键词:替诺福韦恩替卡韦拉米夫定
- 健肝散体外对拉米夫定耐药株病毒表达抑制及增敏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健肝散(JGP)对HepG2.2.15耐药株对拉米夫定(LMV)耐药的影响。方法:利用药物浓度递增冲击的方法,建立HepG2.2.15/LMV耐药细胞株模型,CCK8法检测耐药株、敏感株IC_(50)值,观察健肝散(JGP)含药血清对耐药株IC_(50)值影响;设置HepG2.2.15耐药株+正常大鼠血清组及HepG2.2.15耐药株+JGP含药血清组,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细胞HBV-pgRNA表达水平,提取RNA后ELISA检测两组细胞上清HBsAg和HBeAg的表达水平。结果:①与HepG2.2.15细胞耐药株+正常大鼠血清组相比,HepG2.2.15细胞耐药株+JGP含药血清的IC_(50)值显著降低;②与耐药细胞株+正常血清组相比,健肝散含药血清可抑制HepG2.2.15 LMV耐药细胞株HBV-pg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与HepG2.2.15/LMV耐药细胞株添加正常血清组相比,JGP含药血清可抑制HepG2.2.15/LMV耐药细胞株HBsAg和HBeAg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JGP体外可以增加耐药株对LMV敏感性,有效降低耐药株HBV的表达,对LMV耐药具有一定缓解作用。
- 李堃葛飞孙茂秋严展鹏仲婕季瑜朱方石
- 关键词:拉米夫定耐药增敏细胞实验HEPG2.2.15抗病毒作用
-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2020年6月期间在厦门市第三医院传染科接受治疗的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患者103例的临床资料,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53例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治疗。对比治疗后患者治疗效果、不同时间点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及转阴率、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复常率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41,P<0.05)。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后,观察组HBV-DNA水平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观察组HBV-DNA转阴率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后,观察组ALT水平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ALT复常率对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药慢性乙肝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患者的HBV-DNA水平降低,ALT水平也显著降低,转阴率增高,ALT复常率显著增高,且联合用药并未增加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 林明辉陈珑斌张伟军
-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慢性乙肝
- 恩替卡韦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 目的:调查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要点及现状,并对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的药用价值作出研究。方法:研究经讨论后于2020年7月-2022年10月实行,在感染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择出60份,且所属信息的诊疗结果均...
- 代东旺
- 关键词: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
- 2种用药方案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血清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2种用药方案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21年6月收治的150例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给予替诺福韦酯单药治疗。比较2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12、24、48周后HBV-DNA转阴率分别为61.33%、78.67%、93.33%,高于对照组的36.00%、57.33%、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2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以及血清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3%,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单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更优,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且安全性良好,临床价值较高。
- 解焱锋朱小华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替诺福韦酯
- 替诺福韦联合拉米夫定与替诺福韦单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比较
- 2021年
- [背景]比较替诺福韦(TDF)联合拉米夫定(LAM)与TDF单药治疗LAM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的疗效.[病例报告]选择100例LAM耐药的CHB患者,比较TDF单药治疗(n=40)与TDF-LAM联合治疗(n=60)的抗病毒疗效,TDF单药治疗或TDF-LAM联合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及以上.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基于TDF的救援治疗,中位时间为30.0个月(8~36个月).99例(96.1%)获得病毒学应答(VR),其中TDF单药治疗组为95.0%(38/40),TDF-LAM联合治疗组为96.7%(58/60).TDF单药治疗组与TDF-LAM联合治疗组VR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2月为88.9%比87.3%,第24月为94.4%比93.7%,Log-rank P=0.652).[讨论] TDF单药治疗与TDF-LAM联合治疗同样有效,可在多数LAM耐药的CHB患者中维持病毒抑制.
- 冯永宝赵文敬李花崔文豪姜平韩学吉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替诺福韦拉米夫定
- 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接收的100例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5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病毒学指标变化情况、安全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HBV-DNA转阴率为96.00%、对照组为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0,P=0.002);观察组治疗12个月后ALT复常率为100.00%、对照组为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43,P=0.001);观察组治疗后HBsAb为56.00%、对照组为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P=0.035);观察组治疗后HBeAg为96.00%、对照组为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39,P=0.001);观察组安全性为96.00%、对照组为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2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有临床应用价值,可推广。
- 赵庆柏
-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性
-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对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比较分析。方法选择在我科室进行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此次调研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0月,共计118例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运用了阿德福韦酯药物治疗方式。试验组运用了恩替卡韦药物治疗方式。分析两组患者最终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ALT的复常率明显低于试验组、HBeAg阴转率明显低于试验组、HBV-DNA应答率明显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在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中,可采用恩替卡韦药物治疗方式,此药物治疗方式效果优异。
- 汪炼超
- 关键词:乙肝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
- 柴芍六君子汤加味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加味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抚顺市传染病医院110例拉米夫定耐药的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组在给予患者口服柴芍六君子汤加味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时间为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HBV-DNA水平及转阴情况、中医症候积分、肝纤维化指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0.91%,50/55)高于对照组(76.36%,42/55)(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ALT、AST、TBIL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水平改善明显,治疗后治疗组CD4+、CD3+、CD4+/CD8+显著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LN、Ⅳ-C、PCⅢ水平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两组HBV-DNA定量结果下降显著(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各时间段的阴转率进行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六君子汤加味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DNA的复制,并提高HBV-DNA的转阴率,同时减缓肝纤维化的进展程度。
- 崔敬庄国柱姜爱华李静刘璐璐周伟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耐药柴芍六君子汤阿德福韦酯肝郁脾虚证
- 拉米夫定耐药后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不佳的挽救治疗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比较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和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拉米夫定耐药后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挽救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拉米夫定耐药后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随机分为TDF单药治疗组(300 mg/d)40例和恩替卡韦(0.5 mg/d)联合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组28例,在换用治疗方案后12、24、48周分别检测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soxyribonucleic acid,HBV DNA)、肾功能、血钙、血磷。2组患者在换用替诺福韦酯和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在治疗12、24、48周时,TDF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55%、70%、93%,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组分别为43%、57%、86%,2组在治疗不同时间检测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耐受性均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拉米夫定耐药后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换用TDF作为挽救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优选方案。
- 党殿杰刘军英路振宇李军刁淑梅张丁
- 关键词:乙型肝炎拉米夫定挽救疗法
相关作者
- 薛蓉

- 作品数:28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市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耐药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抗病毒治疗
- 吴珍萍

- 作品数:13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拉米夫定耐药 HBV准种 拉米夫定 耐药 乙型肝炎
- 周伯平

- 作品数:412被引量:2,570H指数:19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结核 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
- 周镇先

- 作品数:107被引量:287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市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检测 拉米夫定 肝组织 丙型肝炎病毒
- 胡波

- 作品数:52被引量:23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肝康 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观察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