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5篇“ 损伤局部化“的相关文章
单轴压缩过程中冻结砂岩的损伤局部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损伤局部是岩石受荷破坏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和破坏前兆特征。本文研究冻结岩石受荷破坏过程中的损伤局部规律,并探讨初始饱和度的影响。在-20℃下对具有不同初始饱和度的冻结砂岩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和声发射(AE)系统采集试验过程中的表面变形和声发射信号,分析了试样表面应变局部模式与内部微裂纹扩展类型。结果表明:(1)初始饱和度令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产生阶段性变,并改变了试样各加载阶段占比和破裂过程中的声发射振铃计数分布特征;(2)以40%初始饱和度为转折点,试样的表面应变局部模式由拉应变为主变为剪应变为主,初始饱和度超过90%时出现了拉、剪应变同时发展的混合模式,并能与试样的最终破坏形态对应;(3)损伤局部过程中,试样内部的微裂纹扩展类型与表面应变局部模式基本吻合。最后,结合不同初始饱和度下冻结岩石孔隙中的相组成分变,分析了其对冻结岩石损伤局部模式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加深研究人员对冻结岩石力学性质的认识,为寒区岩石工程破坏与失稳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张慧梅高培雄贾海梁王婷唐丽云
关键词:损伤局部化单轴压缩应变局部化
Fracture evolution and localization effect of damage in rock based on wave velocity imaging technology被引量:3
2021年
By utilizing wave velocity imaging technology,the uniaxial multi-stage loading test was conducted on siltstone to attain wave velocity imagings during rock fracture.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parameters of acoustic emissions(AE),joint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locity field and AE during rock fracture were analyzed.Moreover,the localization effect of damage during rock fracture was explored by applying wave velocity imagings.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ed that the wave velocity imagings enable three-dimensional(3-D)visualization of the extent and spatial position of damage to the rock.A damaged zone has a low wave velocity and a zone where the low wave velocity is concentrated tends to correspond to a severely damaged zone.AE parameters and wave velocity imagings depict the changes in activity of cracks during rock fracture from temporal and spatial perspectives,respectively:the activity of cracks is strengthened,and the rate of AE events increases during rock fracture;correspondingly,the low-velocity zones are gradually aggregated and their area gradually increases.From the wave velocity imagings,the damaged zones in rock were divided into an initially damaged zone,a progressively damaged zone,and a fractured zone.During rock fracture,the progressively damaged zone and the fractured zone both develop around the initially damaged zone,showing a typical localization effect of the damage.By capturing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progressively damaged zone and fractured zone in wave velocity imagings,the development of microfractures can be predicted,exerti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the main fracture.
ZHANG Yan-boYAO Xu-longLIANG PengWANG Ke-xueSUN LinTIAN Bao-zhuLIU Xiang-xinWANG Shan-yong
岩土体损伤局部及其灾变渐进破坏数值模拟研究
为了更好研究非连续问题,克服传统数值方法存在的缺点,例如离散元法依赖单元(或粒子)直径大小;有限元法存在网格扭曲等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一种无网格粒子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广义粒子动力学(General particle dyn...
张小强
关键词:岩土体损伤局部化数值模拟边坡稳定性
文献传递
裂隙岩体损伤局部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裂隙岩体损伤局部与裂隙扩展状态密切相关,裂隙扩展到一定长度后裂隙的扩展状态发生分叉,一部分裂隙继续扩展,另一部分裂隙停止扩展。裂隙岩体损伤局部是由裂隙扩展状态分叉产生的,损伤局部起始位置也取决于裂隙扩展状态。通过对多裂隙扩展状态的分叉分析,得到了含矩形分布裂隙岩体损伤局部弯折裂纹临界扩展长度及临界应力。根据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确定了裂隙岩体损伤局部的位置,而且考虑了裂隙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得到了裂隙岩体损伤局部临界应力与裂隙列间距、行间距、围压和原生裂隙倾角的关系。
杨海清周小平许茂林刘畅
关键词:裂隙岩体损伤局部化
黄土连拱隧道动态施工围岩损伤局部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研究黄土连拱隧道动态施工时围岩的损伤情况和损伤分布规律,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推导了Q2黄土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并基于FLAC3D平台编制了自定义本构模型,提出了损伤度概念并编制了损伤度后处理模块。以国内首条高速公路黄土连拱隧道-离石隧道为依托工程,对两种开挖方案施工时围岩损伤情况进行数值分析。研究表明,该成果可以较好地掌握隧道每一开挖步后围岩损伤度的分布情况和损伤区的演规律,为施工方案优选择提供依据。该研究成果为地下工程支护参数优和方案的选择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钟祖良刘新荣刘元雪李鹏王吉明
关键词:本构模型损伤度局部化
混凝土骨料对损伤局部区的影响
目前,混凝土已经是工程上使用最多的一种建筑材料,由于其原料广泛而且经济,成为建筑行业的首选材料。但是,实际工程中时常发生由于混凝土材料破坏而导致结构倒塌的现象,因此研究混凝土的破坏机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际工程结构失效时...
程品
关键词:尺寸效应混凝土应变场损伤局部化破坏方式
文献传递
裂隙岩体动态损伤局部机理的理论及应用
损伤局部现象是岩体破坏的开始,表现为岩体在经历一定的均匀变形后,突然进入局部变形的阶段,它是岩体破坏的前兆。损伤局部产生的主要因为是裂隙扩展到一定长度后裂隙的扩展状态发生分叉,一部分裂隙继续扩展,另一部分裂隙停止扩...
杨海清
关键词:裂隙岩体岩体破坏
岩石类材料损伤局部分叉被引量:3
2008年
为获得弹塑性变形时破坏失稳的损伤效应,假定岩石类材料各向同性损伤,将损伤变量与加卸载函数引入不连续分叉方法,考虑损伤时的刚度退和体积扩容,推导出材料损伤失稳时的最大硬模量和局部方向角及其与损伤程度和初始泊松比的关系,在平面应力与应变条件下对单轴拉伸压缩试件的分叉失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局部方向角与最大硬模量依赖于材料的初始泊松比与损伤程度;平面应力或应变时,拉伸与压缩得到的局部方位角之和为90°,最大硬模量可分为平面应力与应变条件两种,与单轴拉伸或压缩条件无关。
王忠昶王大国赵德深
岩石类材料损伤局部失稳及锚固的力学机制研究
岩石类材料内部微观裂隙在载荷作用下的扩展贯通,导致材料内部形成剧烈变形的局部带,材料力学性能与整体承载能力下降,局部带内的剧烈变形进一步发展导致材料的最终破坏。为了防止裂隙岩体的变形破坏,需采用各种锚杆(索)进行加固...
王忠昶
关键词:岩石类材料
岩石细观损伤损伤局部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应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2D),通过对非均质岩石试样在单轴压缩下损伤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岩石变形破裂过程中的损伤损伤局部行为·模拟结果表明岩石的非均匀性及其结构尺度对损伤局部模式有很大的影响·岩石在压缩条件下的损伤局部主要有三种模式:平行剪切带,单一剪切带和共轭剪切带·在局部剪切带出现时,材料所表现出的高度非线性主要是剪切带内的损伤汇合连通滑移引起的,而在剪切带外主要发生弹性卸载回弹作用·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后区的力学响应主要取决于细观单元变形的结构效应,而损伤局部正是造成应力应变峰后曲线具有尺度效应的原因,非均质岩石的全应力应变曲线不能纯粹地认为是岩石的材料性质·
徐涛于世海王述红唐春安
关键词:非均匀性剪切带RFPA数值模拟

相关作者

赵吉东
作品数:16被引量:128H指数:9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局部化 损伤局部化 裂隙岩体 渗流 岩石
周小平
作品数:311被引量:1,257H指数:19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液态金属 锚杆 围岩 大变形 滑坡体
周维垣
作品数:199被引量:2,468H指数:3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拱坝 稳定分析 高拱坝 岩体 稳定性
孙超
作品数:10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尺寸效应 混凝土 CT扫描 损伤局部化 细观力学
刘汉昆
作品数:5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混凝土 CT扫描 损伤局部化 CT技术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