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篇“ 摄食压力“的相关文章
- 武汉南湖微型浮游动物对不同粒径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摄食压力的周年调查研究
- 微型浮游动物作为连接微食物环和更高营养级的纽带,在浮游食物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微型浮游动物因个体微小而具有相对较高的摄食速率及生长代谢速率,故而在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关于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生...
- 类成强
- 关键词:微型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摄食率
- 不同摄食压力下球形棕囊藻的防御策略被引量:1
- 2018年
- 球形棕囊藻是我国沿海常见有害藻华物种,生活史中包括囊体和单细胞两种形态,藻华爆发时的优势形态是囊体,游离单细胞很少被发现,但是球形棕囊藻囊体形成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分析桡足类、纤毛虫和异养甲藻及其化学信号对囊体形成的影响,以探究摄食压力对球形棕囊藻生活史转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摄食者的直接摄食均引发了球形棕囊藻囊体直径的扩大,摄食者的粒径越大,球形棕囊藻的囊体直径增大越显著,安氏伪镖水蚤的化学信号也能引发球形棕囊藻囊体显著增大,但是游仆虫和海洋尖尾藻的化学信号并未引发类似响应。囊体形成和直径的扩大保护了囊体内细胞免受摄食,有助于球形棕囊藻藻华的发生。
- 丁立王小冬王艳
- 关键词:球形棕囊藻有害藻华摄食生活史
- 亚热带和热带环境下夜光藻的摄食压力被引量:2
- 2018年
- 2015年以广西三娘湾海域为亚热带海区,三亚海域为热带海区,利用稀释法开展了现场培养实验,测定热带和亚热带海区夜光藻对浮游植物、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研究了夜光藻对不同粒径的浮游生物的摄食作用.结果表明:两个海区都有比较高的生长率和摄食率,其中细菌有最高的生长率和摄食死亡率;夜光藻的摄食率,从总浮游植物、微微型浮游植物到聚球藻、细菌逐渐增高.亚热带海区与热带海区相比,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更小,表明低温影响了浮游动物的摄食活性;而营养盐是引起亚热带海区高生长率的主要因素.
- 郑丽平荆红梅
-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夜光藻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压力热带亚热带
- 东山湾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压力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2011年5月份和8月份利用"海洋2号"科学考察船在东山湾海域3个站位进行现场试验和调查,研究了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和异养细菌的摄食压力。结果表明:对比国内其他海区,该调查海域是高生长率、高周转率的海区,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当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远高于浮游植物生长率时,微型浮游动物摄食作用对能量的转换效率较高;细菌的生长繁殖和微型浮游动物对异养细菌的摄食受到温度和营养盐的双重影响,微型浮游动物对异养细菌的摄食作用能控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在调查期间,调查海域异氧细菌生产力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比值由春季的1.26%增加到夏季的2.77%,但均很小,说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完全可以满足细菌生产的需要;调查海域主要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异养浮游细菌的生产力较低,其能量沿食物链向上传递的效率夏季高于春季,而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向上营养级传递的效率却是春季高于夏季。
- 张文静林秋琳林元烧曹文清马璐陈颖涵
- 关键词: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压力浮游植物异养细菌
- 北部湾北部海域夏季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被引量:22
- 2014年
- 2011年8月份于北部湾北部海域5个观测站位获得的分层水样,分析了表层叶绿素a含量和表层微型浮游动物丰度以及类群组成;同时于现场采用稀释培养法研究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率(μ)和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g)。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调查海区的微型浮游动物丰度400—1167个/L,类群组成以无壳纤毛虫为主;浮游植物的生长率为-1.50—1.13 d-1,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为0.33—1.08 d-1;推算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现存量以及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分别为28.1%—66.0%和-7.4%—438.4%。相对于中国其他海区,8月份北部湾北部海域微型浮游动物摄食速率处于中等水平。调查期间,广西沿海高生产力海区,浮游植物生长率大于微型浮游动物动物的摄食率,浮游植物生物量处于积累期;涠洲岛以南海域,浮游植物生产力较低,微型浮游动物摄食作用是控制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 马璐曹文清张文静林元烧郑连明杨位迪王宇杰
- 关键词: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压力浮游植物稀释法
- 渤海湾南部水域春秋季强壮滨箭虫摄食压力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于2010年5月和10月在渤海湾南部进行了10个站位的浮游动物生态调查,分析了强壮滨箭虫对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结果表明,春季强壮滨箭虫(Aidanosagitta crassa)的数量分布受控于温度和盐度,强壮滨箭虫的生物量为279 mg/m3,丰度为33.8 ind/m3,摄食率为0.95mg C/m2.d,强壮滨箭虫对浮游动物总生产力和现存量的摄食压力分别为6.98%和0.21%,优势种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的数量分布与强壮滨箭虫呈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48,中华哲水蚤是强壮滨箭虫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秋季,强壮滨箭虫生物量和丰度分别为66 mg/m3和30.5 ind/m3,摄食率为0.50 mgC/m2.d,强壮滨箭虫对浮游动物总生产力和现存量的摄食压力分别为3.43%和0.72%,强壮滨箭虫的数量与桡足类的数量呈显著相关,中小型桡足类是强壮滨箭虫的主要食物来源。研究表明,温度和黄海海流是强壮滨箭虫摄食压力变化的主要因素。
- 张晓举温若冰于海洋
- 关键词:浮游动物摄食压力桡足类
- 高摄食压力下球形棕囊藻凝聚体的形成被引量:6
- 2012年
- 棕囊藻包含囊体和游离单细胞两种生活史阶段。囊体是棕囊藻藻华爆发时的优势形态,藻华衰退时囊体能够形成凝聚体,但是棕囊藻游离单细胞的凝聚体极少被发现。将球形棕囊藻单细胞和高密度的海洋弯曲甲藻共同培养,使球形棕囊藻的生长承受高摄食压力,通过观察摄食者和棕囊藻的生长、凝聚体的数量和形态,阐明单细胞凝聚体的形成以及与摄食压力的关系。当球形棕囊藻进入衰退期时,高摄食压力引发游离单细胞聚合形成凝聚体,无摄食压力情况下,单细胞不形成凝聚体。凝聚体由无鞭毛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近似球体。凝聚体形成伊始,凝聚体内部可见凝胶状物质将细胞互相粘结,并且粘附了纤维等物质。凝聚体的体积和粘附的细胞数量逐渐提高,细胞排列愈加紧密,凝聚体内部形态和结构不易分辨。凝聚体的形成有效保护了部分单细胞免受摄食压力的影响,减少了摄食死亡率。凝聚体的形成是球形棕囊藻面临高摄食压力时采取的主动的防御策略。球形棕囊藻能够频繁引发大规模藻华的原因可能在于其在生长的各个阶段中均具有优越的竞争策略。
- 王小冬王艳
- 关键词:球形棕囊藻凝聚体摄食有害藻华
- 冬季南海北部海域微型浮游动物及其对浮游植物摄食压力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2009年1月在南海北部海域的5个站位,采用稀释法和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浮游植物生长率及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同时测定了微型浮游动物的丰度及类群组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微型浮游动物类群主要以无壳纤毛虫为主,南海北部微型浮游动物类群细胞丰度为33~529个/dm3.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生长率为0.45~1.83 d-1,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为0.44~1.76 d-1,摄食压力占浮游植物现存量的42.6%~82.8%,占初级生产力的97.3%~225.1%.近岸区摄食压力比陆架区高,表明冬季南海近岸区微型浮游动物摄食能够有效的控制浮游植物的生长,而陆架区浮游植物生长率大于摄食率,浮游植物存在着现存量的积累,微型浮游动物并不能完全控制浮游植物的生长.
- 郑丽平相卫国黄邦钦
- 台湾海峡南部夏季微型浮游动物对不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
- 2012年
- 2005年7月在台湾海峡南部4个站位应用"稀释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色素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及微型浮游动物对其的摄食死亡率。结果表明,不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的生长率(k)和摄食死亡率(g)分别为0.52~1.34 d-1和0.25~1.10 d-1,微型浮游动物对不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的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分别为22%~66%和40%~151%。通过比较不同类群浮游植物的g/k值,发现颗粒较大的浮游植物(硅藻和甲藻)的净生长率要大于那些微型藻类(蓝细菌、隐藻和定鞭金藻等)的净生长率,说明本次研究中微型藻类更易受到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控制。
- 曾祥波黄邦钦
- 关键词:微型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摄食压力台湾海峡
- 胶州湾半球美螅水母(Clytia hemisphaerica)数量周年变动及对浮游动物摄食压力估算被引量:5
- 2012年
- 利用2009、2010年胶州湾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的逐月调查资料,分析了半球美螅水母数量周年变动;并结合实验测定的摄食率,估算了其对胶州湾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结果表明,2009、2010年半球美螅水母丰度,以及该种对浮游动物生物量摄食压力具有明显的季节性。2009年5、6月,2010年6月分别为该种的数量高峰期,成为胶州湾浮游动物优势种之一,丰度分别为34.5、41.3、45.3ind/m3,分别占当月水母总丰度的74.0%、95.2%、48.8%。其对浮游动物生物量日摄食压力分别为0—28.08%、0—74.99%、0—105.96%。2009年5、6月该种在湾口、湾外附近以及湾中心均出现了密集区;其中,6月份,D6站位半球美螅水母对浮游动物生物量的日摄食压力高达74.99%;2010年6月,该种在湾西附近出现了密集区,其中C1站位该种对浮游动物生物量日摄食压力高达105.96%;严重影响了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2009、2010年其它月份该种丰度显著降低,对浮游动物的影响很小。
- 冯颂孙松李超伦张光涛
- 关键词:浮游动物摄食压力
相关作者
- 黄良民

- 作品数:285被引量:2,114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浮游植物 珠江口 浮游动物 初级生产力 赤潮
- 张武昌

- 作品数:100被引量:504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丰度 生物量 砂壳纤毛虫 浮游纤毛虫 浮游动物
- 谭烨辉

- 作品数:157被引量:816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营养盐 群落结构 夏季
- 黄邦钦

- 作品数:169被引量:925H指数:19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 研究主题:浮游植物 台湾海峡 叶绿素A 海洋生物学 光合色素
- 李超伦

- 作品数:156被引量:793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深海 ROV 浮游动物 中华哲水蚤 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