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3篇“ 教育安置“的相关文章
- 差异化视角下融合教育课程与教育安置
- 2025年
- 融合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安置须体现差异性。融合教育课程应具备多样性、变化性和选择性,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课程架构包括基础学科奠基、必修与选修课程结合、学科与活动课程结合、系统与模块课程结合,以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并适应社会需求。选择性课程则针对特殊需要学生,提供补偿性、功能性课程及微课程,以支持其学习与发展。融合教育的教育安置需要灵活度,结合大班、小班、小组和个别学习形式,确保特殊需要学生能在最少限制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资源中心和动态走班等模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个性化学习机会。
- 华国栋
- 关键词:融合教育课程教育安置
- 马积良:重启人生,为教育安置“游戏动力”
- 2024年
-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教师马积良过往34年的人生中,有8年是在清华大学度过的。从高考大省山东考入首都北京,这个小镇青年在这里第一次真正对自己的生活感到绝望。失意、困顿、迷茫、尝试之后,他最终确定了自己的人生志向,作出了“学而优则教”的决定。7年后的今天,他是学生口中温厚的“马大星”,收获了一群珍贵的“爱马仕”。游戏化教学、“龙币”校园货币体系、贯通式数学建模课,他为每一个有可能靠近教育理想的尝试而雀跃。
- 王梓霖
-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中学教师教育安置货币体系数学建模课
- 学龄前残疾儿童家长对义务教育安置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为了解学龄前残疾儿童家长对义务教育安置形式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家长对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意愿强烈,并且普遍愿意了解、学习更多与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相关政策,但对义务教育及其安置形式的了解和认知较差。影响学龄前残疾儿童家长对义务教育安置态度的因素包括内在基础和外在保障。
- 何思姚利民王春华李丽芳叶巍
- 关键词:残疾儿童家长态度
- 中国式特殊儿童教育安置的内涵及实践路径
- 2023年
-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安置形式,保障了特殊儿童受教育权利。通过梳理其内涵意蕴可知,中国式特殊儿童教育安置体现了一定的历史使命、个体权益与行动价值等特点。然而,目前特殊儿童教育安置存在形式渐进性缺失、支持条件专业性匮乏、文化环境接纳度不足等困囿,制约了我国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特殊儿童教育安置实践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遵循递进式特殊儿童教育安置逻辑、秉持最少受限制原则与开放性原则、完善特殊儿童多样化教育安置形式、营造包容与接纳的全方位融合、构建五位一体的教育安置支持体系。
- 赵斌张瀚文刘霏霏
- 关键词:特殊儿童中国式教育安置
- 英国孤独症教育安置政策制定与实践及其启示被引量:5
- 2023年
-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议题。孤独症人士因年龄及症状程度呈现不同的特点,其教育安置面临不同的问题与挑战:主要包括学龄前儿童的干预密度问题、学龄儿童的融合教育挑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向成年期过渡的困境。由于以上问题的特殊性,孤独症人士的教育安置与其他残障人士相比有明显的区别,也更为复杂。英国的孤独症教育安置政策与法案较为明确,为孤独症儿童、青少年和成年群体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支持。借鉴英国在孤独症教育安置政策制定与实践方面的经验,我们可以从家庭、学校、多团队介入和转衔期支持几个方面思考我国的孤独症教育安置政策,推进我国扶残、助残事业的发展。
- 廖旖旎
- 关键词:孤独症教育安置青少年成年人特殊教育心理健康
- 美国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安置研究综述及启示被引量:13
- 2023年
- 学前阶段是孤独症儿童的最佳融合时机,将孤独症儿童安置于融合环境已成为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美国是较早推行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的国家之一,具有相对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本文梳理近三十年美国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安置的相关研究,总结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安置情况、影响因素以及孤独症儿童在学前融合环境中取得的教育成就与存在问题,以期为我国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展提供参考。
- 左娟娟贺荟中
-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
- 学龄前残疾儿童家长对义务教育安置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 义务教育安置为各类不同需求的残疾儿童提供教育的可能性,以此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研究学龄前残疾儿童家长对义务教育安置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可为巩固和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及保留率、改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质量、加快发展普...
- 何思
- 关键词:残疾儿童家长态度
- 融合之殇:孤独症儿童家长教育安置选择的质性研究被引量:20
- 2022年
- 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6名中断融合教育的孤独症儿童的家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家长经历的心理变化,并透过心理变化深度反思和分析了孤独症儿童融合之路中断的原因。结果发现,中断融合教育的孤独症儿童家长都经历了"选择与决策、抗争与合作、理想与期许、现实与无助、退让和妥协以及落寞与退出"6个心理发展阶段。研究进一步指出,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平等的保障不力,融合环境、课程教学与发展评价的支持缺位是造成融合之路中断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建议,要持续做好法律制度建设与改进,切实保障融合教育的基本权利;正确认识融合教育结果公平,形成对孤独症儿童发展合理预期;加强孤独症儿童学习生活支持,最大程度发挥孤独症儿童潜能。
- 关文军刘菁菁李鑫
- 关键词:教育安置融合教育
- 信息技术助力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安置的动因、逻辑与路径被引量:2
- 2022年
- 退役军人教育安置指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使退役军人习得技术技能,实现由军队到企业、“军人”向“社会人”的过渡。信息技术助力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安置的主要动因是为解决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教育培训信息不对称、教育安置过程不完善、教育安置粗放而不精准等问题。其作用逻辑主要体现在,通过进行退役军人学习者画像、创新退役军人培训项目、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以及赋能师资培训等,完成对退役军人教育安置的结构性变革,退役军人教育安置精准诊断,指导退役军人选择合适的培训项目;实施培训,信息化教学帮助退役军人习得技能;供需见面,在彼此了解中退役军人选择合适岗位;跟踪反馈,持续评估就业状况以服务项目改进等环节构成的系统性过程。其实践路径包括:理念上,以退役军人为中心,警惕“技术本位”;技术上,开发专门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组织上,多主体协同服务于退役军人安置;制度上,创新机制体系以确保教育安置可持续等。
- 刘菊华
- 关键词:信息技术职业教育培训
- 教育公平视野下贵州农村残疾儿童教育安置现状及对策研究
- 2021年
- 为了解贵州省农村残疾儿童教育安置现状,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铜仁、毕节、黔西南州三个地区的村民、残联工作者、特殊教育教师、普通学校教师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贵州农村残疾儿童的教育安置在分类管理、师资力量、教育政策、社会认知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首先,构建分类教育安置体系,出台分类教育管理标准;其次,增加专业师资力量培养,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再次,创新教育辅助政策,提供以帮带扶政策;最后,加大家长知识普及,着力提高社会关注度。
- 胡迪陆艳陈佳青凌爽黄琦曹星月
-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安置
相关作者
- 王梅

- 作品数:33被引量:132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孤独症儿童 孤独症 随班就读 眼动 特殊教育
- 佟月华

- 作品数:98被引量:854H指数:15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生 完美主义 情绪理解 儿童情绪理解 心理健康
- 华国栋

- 作品数:43被引量:749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随班就读 差异教学 特殊教育 残疾儿童 超常教育
- 颜廷睿

- 作品数:24被引量:35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研究所
- 研究主题:融合教育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研究 教育安置 孤独症儿童
- 华国栋

- 作品数:10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差异教学 融合教育 特殊教育 教育安置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