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73篇“ 文化时代“的相关文章
- 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策略探究
- 2025年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以更加丰富的形式为基础有效开展。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也会因多种类型的文化元素的融入而更好地体现出思政教育的实用性。通过分析可知,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工作中应当注重创新思政课内容形式、提高教师综合文化素养、构建多元文化教育平台、强化实践育人力度,为适应多元文化时代背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提供支持。
- 孙静付洪利
- 关键词:多元文化思政教育实践育人
- 宋书玉:产业文化时代论
- 2025年
- 在2024年末举办的中国酒文化大会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以《文成于道化在于心》为题进行了演讲,分析了中国酒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讲透了中国酒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在此次演讲中宋书玉三次提到要“从企业文化时代迈向产业文化时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呢?
- 关键词:中国酒文化演讲
- 视觉文化时代背景下影像照片使用的思考——观约翰·伯格《摄影的使用》一文有感
- 2025年
- 当今时代,视觉文化信息逐渐成为人们无法避免的存在,它们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塑造着我们的观念。照片是否能够代替记忆,摄影者是否能够引起观看者共鸣,如何妥善观看摄影作品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基于对约翰·伯格所著《看》一书中《摄影的使用》一文的阅读,对影像的使用进行思考。
- 曾心怡
- 关键词:视觉文化
-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论析
- 2024年
-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具有理论层面的资源支撑价值、实践层面的经世致用价值、文化层面的文脉赓续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中形成的优秀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等内容,具有重要时代价值,蕴含推进其时代化的丰富资源。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推进中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要坚持“两个结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度融通;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重点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弘扬。
- 安丽梅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转化的德育面向
- 2024年
- 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德育的启示和借鉴,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客观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被简单地“照搬”或“复制”,而是需要以时代性转化作为理路上的桥梁或通路。时代性转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对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主张的学理探讨及设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转化的德育面向,可以从价值升华、人性基础、信仰建构、资源丰富、路径完善、方法拓展、载体创新这七个宏观维度予以总结和提炼。
- 李健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后喻文化时代教师道德权威的式微与重建
- 2024年
- 后喻文化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这种现象突出地表现在师生关系中。教师道德权威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后喻文化时代,教师道德权威面临新的时代境遇,出现教师话语权力减弱、感召力下降、道德影响力减弱等诸多问题,教师道德权威亟需重建。在后喻文化的背景下,重建教师道德权威需要增强教师话语权力、教师感召力、教师的道德影响力。适应后喻文化时代要求,实现教师道德权威重建对促进青年价值观和品德养成发挥着关键作用。
- 刘甜甜梁梦洁
- 关键词:后喻文化
- 探究多元文化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 2024年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领域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而多元文化的发展,对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既是是改革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是高校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多元文化概念及特点出发,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多元文化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 周东石
-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校思政教育
- 视觉文化时代主流价值观认同机制的三维透视
- 2024年
- 在“世界被把握为图像”的视觉文化时代,人们认识、感受与想象世界的交互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更深层次上重构着人们观看自我与观照世界的价值观。可以说,视觉文化已然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本身,内蕴着影响人们精神成长与意义建构的价值判断与存在样态。面对视觉文化世界的兴起,增进主流价值观认同必须有新的应对思路。这就要求,在本体论上善于把握主流价值观认同的视觉化建构机制,明晰其图像符号-图式符码-文化意象的生成意理,旨在触发受众快乐原则下的瞬时情感认同,引导现实原则下的抽象理性认同,最终形塑理想原则下的坚定信仰认同;在认识论上全面理解主流价值观认同的视觉化阐释机制,在对道器之辨、言意之辨、情理之辨的经典核心命题的回答中全面理解视觉化物质与精神对象的存在方式与状态,增强视觉文化时代下主流价值观认同的凝聚力与穿透力;在方法论上发挥好主流价值观认同的视觉化叙事机制,运用表征与交流的解读方式创造视觉世界、隐喻与转喻的修辞手法传递价值蕴含、渗透与召唤的表意功能缝合意义鸿沟,展现在终极价值呈现上的天然叙事优势,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拓宽视觉叙事的应用价值与实践效益,提升主流价值观认同的视觉化效应。
- 李钰阳
- 关键词:视觉文化时代主流价值观叙事机制
- 视觉文化时代的媒介体育研究
- 当前,视觉媒介技术的快速革新引发以图像为主导的内容生产、呈现与传播的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不单单颠覆传统报纸和电视媒介体育的传播方式,而且催生新的视觉形式,诸如体育 GIF 动图、赛事短视频、数字表情包、虚拟影像等,并演化...
- 俞鹏飞
- “两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转化的基本方法被引量:3
- 2024年
-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提出,源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怀和纯熟运用,主动应对思想文化领域现实挑战,准确把握当代世界文化发展与融合规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论要义包括辨析价值、挖掘资源、改造内涵、创新形式、融入时代五个方面。推动传统优秀思想理念、道德规范、文化艺术、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李健邓晶晶李晗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相关作者
- 赵丽萍

- 作品数:6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教师权威 后喻文化时代 后喻文化 教师 多元文化时代
- 张华金

- 作品数:62被引量:63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思政课 图像文化 大学生 闲暇生活 文化时代
- 马文友

- 作品数:57被引量:294H指数:9
- 供职机构:泉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武术 审美 武术文化 视觉文化 艺术化
- 赵晓芳

- 作品数:43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 研究主题:视觉文化 艺术探索 图像化 美学 文学
- 王大根

- 作品数:54被引量:27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美术 美术教学 美术教育 美术教材 美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