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4篇“ 文化观照“的相关文章
- 宋词高唐意象群的文本解析与文化观照
- 2025年
- 宋玉《高唐赋》诞生以来,源于其中的相关传说便广为流传,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形成“高唐意象群”,并产生了三类意象系列:以“高唐、阳台、巫山”为核心的地理类意象系列;以“神女、宋玉、襄王”为核心的人物类意象系列;以“朝云、行雨、云雨”为核心的本事类意象系列。两宋词坛运用高唐意象群进行创作的作家有215人,作品多达782首。就题材内容来看,这些作品多用来描写男女情事,或抒发相思离别之苦,或表达忆旧怀人之悲;就艺术手法上看,它们通过拟人、虚实结合、炼字锻句以及和其他典故意象的结合,营造出更加含蓄朦胧的意境。宋词之所以喜用高唐意象群,与宋代城市狎妓之风盛行以及宋代文人心理特质有着密切关系。
- 李文韬刘尊明
- 关键词:宋词文本解析文化观照
- 晚清军事近代化的文化观照
- 本书为一部关于晚清历史文化的学术普及性读物。作者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反思晚清时期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与挫败。全书史料、案例丰富,书中征引大量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胡林翼、郭嵩焘等晚清重臣名流的文字,凡有所论皆言之...
- 黄松平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与《齐桓晋文之事》的文化观照
- 2025年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分别出自《论语》和《孟子》,都是儒家经典中的名篇。从文化层面分析这两篇文章,可以看出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政治观和人生观的异同,寻觅到儒学文化的发展轨迹,从而促进学生了解儒家文化。
- 沈燕飞
- 关键词:儒家政治观价值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
- 恩斯特·柏石曼对中国古建筑的文化观照
- 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中国宗庙建筑的第一人,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不仅在建筑学范围内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而且在建筑文化学方面的独到见解,为我们解读中国古建筑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化视角。对恩斯特·柏石...
- 张珉珉
-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文化观照
- 曲艺观演关系的文化观照与审美新变被引量:1
- 2024年
- 曲艺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华本土艺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其中,曲艺独特的观演关系对其艺术存续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文化观照的审度下,具有多样的审美意趣。
- 崔晓
- 关键词:文化观照审美意趣曲艺观演关系本土艺术
- 文化观照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刍议
-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然而该课程层次相对较深,很难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提升学生对古汉语价值的认同度,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文化观照的教学模式,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
- 刘莉
- 关键词:古代汉语文化观照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后乡土影像的文化观照
- 2024年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基于中国国情总结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乡村题材纪录影像紧跟时代潮流,发挥“时代影像志”的功能,精准捕捉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后乡土社会乡村图景的主体新表征、发展新秩序和文明新形态。后乡土纪录影像以“乡语”“面孔”“城乡”为叙事创新切口,在创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叙事策略和叙事视角,兼具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与人文情怀,记录并阐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崭新的乡村形象。
- 耿小博罗力维贾晓凡
- 关键词:后乡土社会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观照
-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中的文化观照
- 2024年
-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中的文化观照包括对社会阶级、性别角色、爱情和婚姻的描绘。这些喜剧通过幽默和讽刺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同时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为了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寓意,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 荣钦政
- 关键词:莎士比亚
- 北里诸妓“籍属教坊”的文化观照
- 2024年
- 中晚唐时期,长安万年县(今属西安)平康坊出现了“京中饮妓,籍属教坊”的现象。所谓“籍属教坊”之妓,实为京兆府万年县下辖的地方教坊乐人,专为公私筵席接待之用。地方教坊与唐玄宗所置内外教坊构成中央与地方两套音乐建制。平康坊作为民间娱乐消费的集中地有其天然的区位优势,又因靠近皇城成为很多达官贵人、文人士大夫住所的优选地。与中晚唐时期盛极一时的饮宴之风相适应,平康坊衍生出精英文化与市民文化交融的景象。多元文艺的融合让平康坊成为唐人“讲席”活动的重要场所及唐代传奇小说中文人与妓女故事的背景地。
- 张丹阳
- 关键词:教坊精英文化市民文化区位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家训文化观照
- 2024年
-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统一、殊途同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爱国,描绘出国家治理的愿景与目标,与家训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不谋而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敬业是社会层面的价值理想追求体现了家训文化对后代立世的规诫;诚信、友善是个人修养层面的价值理想追求,与家训文化中的修养自身如出一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当代的中国精神,家训文化势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照下焕发生机。
- 张素丽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训文化
相关作者
- 张鹏飞

- 作品数:180被引量:211H指数:7
-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审美观照 中国传统文化 叙事范式 生命 《金瓶梅》
- 于凤静

- 作品数:47被引量:109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
- 研究主题:少数民族 新闻传播 大众传播 文化观 少数民族地区
- 章玳

- 作品数:50被引量:266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开放大学
- 研究主题:远程教育 学习支持服务 课程 共同体 屈大均
- 路成文

- 作品数:78被引量:9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咏物词 辛弃疾 咏物 宋代咏物词 唐宋词
- 朱光烈

- 作品数:48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
- 研究主题:传播学 文化素养 大灭绝 文明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