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35篇“ 文学历史“的相关文章
- “历史的车轮”及其他——论20世纪30年代新文学历史观念的转变
- 2024年
- “历史的车轮”这一熟语真正得到广泛运用是在大革命之后,在此用法背后,是30年代全新的历史观念。这一观念将历史想象为连续的、而非断裂的,以此为基础的新文学也被想象为首先是承继的、而非诉诸“打倒”的。这一新历史观念极为不同于文学革命时期,而为30年代包括左翼在内的不同文学流派所共享,并一直持续到抗战时期或更晚近。追溯此观念的发生,有助于重新打开那些今日历史想象中被视为不证自明的部分。
- 付丹宁
- 关键词:历史观念新文学
- 元杂剧悲剧批评对元代文学历史文化语境建构的影响
- 自王国维《宋元戏剧考》问世,中国的元杂剧悲剧批评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悲剧作品的定性标准和悲剧类型的划分问题上,虽然也有分歧,但也都是中国悲剧批评的理论成果。在对元杂剧悲剧作品进行定...
- 王佳乐
- 关键词:元杂剧悲剧历史文化语境话语系统
- 外国古典文学历史事件的档案学分析方法探讨
- 2024年
- 研究探讨了将现代档案学研究方法应用于外国古典文学中历史事件解读的可能性和意义。通过分析档案学方法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文章提出了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范式,旨在深化对文学作品中历史事件的理解。研究发现,档案学的元数据分析和电子档案管理等技术可以为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事件提供更加客观和深入的解读,有助于揭示文学创作与历史现实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档案学视角引入文学研究,为文学作品中历史事件的解读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支持。
- 彭坚庞海燕
- 关键词:档案学历史事件跨学科研究
- 空间叙事视角下金陵文学历史地标网络研究
- 空间叙事理论是一种用于研究空间如何通过物理环境、建筑结构、地标等元素来传达故事、历史和文化的理论框架。本文以空间叙事理论为基础,利用相关的多源时空数据,借助多种数字化技术手段,对南京文学历史地标网络进行构建与研究,自三国...
- 林昊易鑫
- 关键词:空间叙事保护传承
-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内涵与教学改革模式探析
- 2023年
- 由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也赋予了其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鉴于目前消费文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应深挖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革命意识、家国观念与奉献精神,并逐步改变传统授课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在回归历史语境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张露
-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 “感甄”之证伪——陈思王曹植并不倾慕其嫂甄氏的心理逻辑及文学历史证据
- 2023年
- 曹植是中华历史上魏王朝时期著名的文人才子,有诸多名篇佳作。对于他的作品和人生经历,有后世者误读和臆想,将其兄曹丕之妻甄氏设立为其“倾慕对象”,甚至明言曹植与甄后有“不伦之恋”。本文力图对此类“感甄”误传加以反驳,从逻辑视野出发,纳入心理分析,以人性心理逻辑常识结合心理学、文学与史料记载的互为对应法来寻找和确认证据,论证曹植并未倾慕甄氏,并对“感甄派”的谬误逻辑和惯用套路进行分析与证伪。
- 夏洵若
- 关键词:心理分析逻辑
- 元、明、清时期文学历史人物与青花装饰纹饰探微
- 2023年
- 青花瓷是我国瓷器的代表性品类,具有极为丰富的装饰纹饰。其中,元、明、清时期青花人物纹逐渐成为青花装饰纹饰的一个重要题材。随着这一时期小说、戏曲逐渐兴旺发达,许多历史人物或历史典故逐渐为百姓所熟知,而这些文学历史人物也逐步被融入青花瓷的装饰纹饰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审美意趣。审视青花人物纹的应用,可以对文学与青花瓷装饰工艺间的相互关联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总结。
- 吴晛
- 关键词:青花瓷文学人物纹装饰
- 当代文学历史化概念的几点辨析被引量:5
- 2022年
- 有关当代文学历史化的讨论和实践虽已有时日,但学界对它的认知却一直存在分歧。文学批评貌似与历史化形态迥异,但它实则也是一种文学历史化,承担着文本审美知识“初始性”和“累积性”的双重历史化任务。史料的发掘、整理与抢救是当代文学历史化的重要路径,但绝不是历史化的全部要义,不能把历史化简单化约为做史料工作。历史化虽围绕“历史”发力,但并非出于一种“反文学性”的动机,它对“文学周边”的细致触摸,很多时候其实紧密沟通着“历史中的文学性”。历史化的目标是“稳定历史”,是让研究对象在“流动性”和“丰富性”的阐释状态之下变得更加厚实,而不是充当终极判官,一锤定音地“固定历史”。
- 斯炎伟
- 关键词:当代文学历史化文学批评文学史料
- 现代文学的历史起源:不同观点及其话语系统--蒙古族现代文学历史分期的若干问题研究
- 2022年
- 蒙古族现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起源和发展脉络既与整个中国现代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具有独特的社会、历史和地域特征。学界围绕蒙古族现代文学的历史起源及其发展阶段等问题曾有过不同的观点,并采用“政治统领与文学书写”“社会变迁与文学发展”“国家文学与民族文学”等框架对其进行阐释。现代文学发展史是一种内在元素与外在环境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考察蒙古族现代文学的历史起源和发展阶段要充分考虑文学现代精神及发展规律、社会背景及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 满全
- 关键词:现代文学历史起源秩序重构
- 新文学历史的建构——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新文学史论著为中心被引量:1
- 2022年
-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以左翼理论对新文学历史进行研究方面,出现了李何林的《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17—1937》、周扬的《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冯雪峰的《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和刘雪苇的《论文学的工农兵方向—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四个代表性文本。这四个文本对新文学历史的马克思主义构建具有开创之功,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立具有奠基性意义,对今天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值得予以重新关注。
- 谢保杰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文学史新民主主义论
相关作者
- 司马周

- 作品数:53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理工学院
- 研究主题:茶陵派 文学创作 洪武 台阁体 学术史
- 杨财根

- 作品数:44被引量:19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森林公园 生态教育 自然公园 城市 森林公园旅游
- 张立群

- 作品数:325被引量:27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诗歌 新诗 诗歌创作 中国新诗 叙事
- 龙其林

- 作品数:162被引量:216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
- 研究主题:生态小说 生态文学 肖仁福小说 长篇小说 《瓦尔登湖》
- 於可训

- 作品数:154被引量:204H指数: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主持人 文学批评 文学 列传 乡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