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8篇“ 文物价值“的相关文章
- 文旅融合发展视角下的文物价值阐释与活化利用
- 2025年
- 一、世界文化遗产价值阐释、活化利用与可持续旅游理念全球范围内很多杰出的文物古迹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科学阐释展示和有效传播利用的理念和明确要求,是文物价值阐释与活化利用的世界先进理念和国际标准。《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2023)指出,公众参与是遗产价值传播的条件,其第119条写到:“支持对更大范围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和鼓励所在社区公众和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有效、包容性强和公正的参与,作为遗产可持续保护、保存、管理、展示的必要条件。”
- 凌明
-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公约文物古迹遗产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泉州洪四影剧院的建筑特征及其文物价值
- 2024年
- 洪四影剧院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典型苏式风格建筑,是一份珍贵的近现代建筑遗产。文章分析了洪四影剧院的时代背景、发展变迁、建筑特征和文物价值,提出保护再利用的建议,以期为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借鉴。
- 曾达琪
- 关键词:文物价值建筑特征
- 发掘文物价值 赓续文明根脉
- 2024年
-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文物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和物质财富,它承载着人类历史、文化、科技和族群繁衍的各种积淀。与文字记载的历史不同,文物是我们以及子孙后代可以触及遥远过去直至洪荒时代的传家宝。当站在周口店遗址、长城和兵马俑面前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历史的脉搏和沧桑,给人一种精神上的震撼。
- 陈淳
- 关键词:周口店遗址兵马俑文化遗产保护文字记载文物
- 基于地域视角的革命文物价值挖掘与内涵阐释初探被引量:1
- 2024年
- 革命文物具有地域特征。文章在论述革命文物及其地域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基于地域视角进行革命文物价值挖掘和内涵阐释的重点和途径,即挖掘革命文物历史价值是根本,精神价值是核心,教育价值是导向,馆藏价值是基础。阐释革命文物以厘清客观史实为基本点,以提炼精神价值为关键点,以培根铸魂育人为落脚点,以强化馆藏研究为着力点。
- 刘连志
- 关键词:革命文物
- T/AHMS 0003-2023《气象文物价值分类指南》标准解读
- 2024年
- 气象文物是反映我国气象发展历史、气象科学的实物。随着国家气象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对气象文化的日益重视,对气象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2023年2月20日安徽省气象学会发布T/AHMS 0003-2023《气象文物价值分类指南》,首次在气象文物价值分类方面进行了标准化研究,标志着我国在气象和文物两个领域跨学科的研究更加科学规范。本文介绍了标准的制定背景、解读了标准的主要内容,根据适当的背景知识对气象文物价值分类的原则、依据、采集因素和分类方法提供普遍性、方向性的指导和建议。旨在为气象博物馆、气象局史馆等气象文化场馆征集、保管、研究和利用气象文物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实现气象文物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 张丽孙大兵
- 关键词:气象文化
-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红色股票的文物价值及保护利用策略
- 2024年
-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红色股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行的第一张股票,具有考证工人运动史与中国金融史的历史价值、红色育人的教育价值、发展红色产业与弘扬红色精神的文化经济等价值。新时代保护与利用红色股票应结合现代数字技术、创新与发展文物理论、加强红色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红色文物教育属性等方面思考,从而提升红色股票解释特定历史的张力。
- 熊杰熊未未
- 关键词:消费合作社红色股票
- 《富春山居图》的文物价值
- 2024年
- 文物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物质载体,不仅承载着古人的智慧灵感、悲喜情感、辛劳荣耀,而且承载着时代的烙印、历史的沧桑、社会的生活,既是穿越时空的感悟,又是历史的见证。而在异常丰富的“传世文物”或“流散文物”中,古代绘画无疑是最具文化特色的一种,因为画作所呈现的生动构图、斑驳色彩、自然神韵与坎珂经历,给人以心灵的历史震撼,不是一般意义上泛泛的艺术品视觉享受。这也是古代绘画作为文物赢得世人尊敬的主要原因之一。
- 葛承雍
- 关键词:古代绘画历史文化遗产视觉享受艺术品
- 宁波市革命文物价值与保护利用研究
- 2024年
- 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宁波市域内现存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状况进行考察,发现,当前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初见成效、社会教育作用持续增强,但仍存在忽视周边环境保护、科学保护思维缺失、内涵精神阐述不深等问题。为此,可从营造文物场景、树立科学保护思维、凝聚研究力量、精准阐述内涵等方面入手实施革命文物保护措施。
- 张陆青张延
- 关键词:革命文物
- 修水县不可移动文物价值分析与保护利用研究
- 不可移动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重要历史遗存,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不仅具有独特价值,还有助于研究历史文脉。修水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不可移动文物丰富,但大多位于偏远山区,且年代久远,现存状态堪忧。又因资金有限...
- 肖富
- 关键词:不可移动文物
- 发挥革命文物价值 弘扬革命斗争精神——以《寻找救星--海南少数民族革命斗争史展》为例
- 2024年
- 用好红色资源,打造精品陈列,弘扬革命文化,发挥革命文物教育功能,是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之一,本文以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寻找救星——海南少数民族革命斗争史展》为例,通过展览内容分析和重点文物介绍,探讨博物馆在发挥革命文物价值,弘扬革命斗争精神方面的积极作用。
- 蒋林利李国鸿
- 关键词:斗争史展览内容海南少数民族
相关作者
- 王雷

- 作品数:65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教育 教育文物 社会 教育史 教育
- 王开玺

- 作品数:90被引量:179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研究主题:外交礼仪 英法联军 清政府 清代 晚清
- 朱宇华

- 作品数:11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文物保护 古建筑群 文物价值 灾后重建 建筑工程
- 吕舟

- 作品数:86被引量:501H指数:1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世界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 北京中轴线 遗产
- 凌波

- 作品数:12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博物院
- 研究主题:博物馆 博物馆学 文物价值 文化遗存 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