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31篇“ 断指再植手术“的相关文章
- 一种断指再植手术用肢体固定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领域,公开了一种断指再植手术用肢体固定器,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内部中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一,所述固定柱一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一,两个所述滑动块一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二,两个所述固定柱二的外...
- 王鹏
- 一种用于断指再植手术后的康复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断指再植手术后的康复装置,包括:盒体、红外线理疗灯、支撑板和调节杆,盒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一通孔,红外线理疗灯穿过通孔并伸入盒体内,盒体的一侧开设有一操作孔,支撑板的一端转动安装于盒体的一侧的内壁,盒...
- 陈砚鹏许方蕾王韬陈雪妹杨秀霞
- 不同血液循环通路下末节断指再植手术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循环通路下末节断指再植手术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3年6月桂林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与显微外科收治并进行手术的末节手指离断伤患者共137例162指,其中男82例97指,女55例65指,年龄11个月~51岁,平均31.7岁。受伤指别:拇指36指,示指43指,中指32指,环指28指,小指23指。受伤原因:电锯伤55指,利刃伤68指,绞伤26指,脱套伤13指。按照不同的血液循环建立方式分为生理再植组(PRG)66例88指、动脉静脉化组(AVG)50例53指和甲床放血组(NBG)21例21指,术后进行门诊随访或者家庭随访,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指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方差分析或者卡方检验来分析各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长、再植手指血管危象发生率、成活率、患指功能恢复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术后门诊或家庭随访6.0~10.0(平均7.2)个月。患指功能恢复评分方面,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PRG[(86.3±7.9)分]优于NBG[(78.3±11.2)分]及AVG[(70.7±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危象发生率方面,PRG(3指,发生率3.4%)优于NBG(1指,发生率4.8%)及AVG(6指,发生率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成活率方面,PRG(成活81指,成活率92.0%)优于NBG(成活18指,成活率85.7%)及AVG(成活42指,成活率7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PRG(12.6%)优于AVG(17.1%)及NBG(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末节手指离断伤,优先选择生理性再植,对于无法探及回流静脉患者,可通过动脉静脉化或者甲床放血获得有效再植。
- 任磊扈克治吕波闫泽正康艳兵张世超谢中来唐明陈惠
- 关键词:手指末节动脉静脉化
-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46例断指再植患者,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3例。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握力及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断指再植,可加强手术效果,改善关节功能,促进创面愈合,术后恢复较好。
- 王纪华
- 精准护理在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探究针对断指再植手术治疗患者所实施的精准护理模式与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至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断指再植患者共40例,依据不同护理模式,划分为两组,参照组与实验组中,均分别有20例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精准护理。对两组患者情绪改善情况、血管危象发生情况、断指存活率以及对于本次护理方案的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 与参照组对比,实验组患者SDS以及SAS评分均更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更低,且断指存活率、满意率均更高,P<0.05。结论 对于断指再植手术治疗患者,可实施精准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手术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鲍云程丽丹
- 关键词:断指再植手术血管危象
- 血管危象预警控制体系对断指再植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观察血管危象预警控制体系应用于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中的效果,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思路。方法 分别于医院推行血管危象预警控制体系管理模式前(2019年8月—2020年12月,对照组)和推行后(2021年1月—2022年3月,观察组),随机抽取断指再植患者55例和50例;对比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皮瓣坏死率、手术成功率、血管危象率),及治疗期间的治疗依从性[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MMAS-8)]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患者出院6个月的手指功能康复情况[断肢再植功能评估标准、手功能量表(MHQ)],记录患者出院时的局部血流动力学水平[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舒张期血流速度(Vd)];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LI)、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皮瓣坏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管危象率(4.0%)低于对照组(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9,P=0.039)。出院时,观察组断肢再植功能评估总优良率(84.0%)高于对照组(67.3%),MHQ、GQOLI-74、SQLI、MMAS-8评分和Vm、V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危象预警控制体系下的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管危象事件发生率,改善断指局部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影响。
- 陈建梅钟佳茜叶颖江洵
- 关键词:断指再植血管危象预警安全管理
- 快速康复在断指再植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2024年
- 探讨在断指再植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行快速康复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本研究的50例对象均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结果 有抽签方式决定,对照与观察两组纳入对象均为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快速康复护理,术后随访1个月、2个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再植指恢复优良率、生活能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相较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再植指恢复优良率、生活能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优(P<0.05)。结论 在断指再植患者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再植指恢复优良率,改善其再植指功能和生活能力,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吴珊珊
- 关键词:断指再植术后护理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 心理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和疼痛的影响
- 2024年
- 探究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断指再植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对其生活质量和疼痛感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形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共20例,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共20例,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利用QLI、SAS、SDS和BPI评估量表,对比两组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和断指疼痛感受评分的组间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活动能力、生活能力、健康状态、总体支持各领域的生活状况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SAS和SDS评分均超过50分,抑郁和焦虑心理严重(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心理评分均有所下降,其中以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下降最为明显(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干预前一周和既往24h内的断指疼痛指数评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干预后两组断指疼痛评分均有所下降,并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一周和24h内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断指再植手术患者心理压力和情绪负担较重,在护理工作中对其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评分,并提高患者生活、活动、健康状态等领域生活质量指数,减轻患者的断指疼痛感受,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 张慧
- 关键词:断指再植手术心理护理干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疼痛评分
- 医护一体化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以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医护一体化预见性护理对这类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和常规护理的差异。方法 病例纳入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病例样本为60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30例)和医护一体化预见性护理(观察组,30例)。对两组的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并发症及患指活动度进行对比。 结果 疼痛和负性情绪方面,观察组术后3 d、7 d的疼痛评分以及术后7 d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并发症和恢复指标方面,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而患指总活动度整体要比对照组更优(P<0.05)。 结论 对断指再植手术患者在术后实施医护一体化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积极,对减轻疼痛、缓解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患指功能恢复均具有显著效果。
- 刘微
-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预见性护理断指再植术负性情绪
- 基于风险预警的个体化护理在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预警的个体化护理在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风险预警的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及患指总活动度。结果术后3 d、7 d,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低于对照组的16.7%(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指总活动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风险预警的个体化护理应用于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中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患指功能恢复。
- 赵若舒刘东苗张含李鑫
-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风险预警断指再植手术护理并发症疼痛程度
相关作者
- 刘志波

- 作品数:18被引量:1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外科 断指再植 断指再植手术 髂腹股沟皮瓣 带蒂
- 徐永清

- 作品数:1,854被引量:5,170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皮瓣修复
- 牛磊

- 作品数:9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断指再植术 断指再植手术 连接件 泄流 软管
- 朱跃良

- 作品数:501被引量:1,066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皮瓣修复 穿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皮瓣
- 陈斌

- 作品数:94被引量:161H指数:8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 研究主题:手舟骨骨折 前交叉韧带 内侧入路 动脉损伤 关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