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02篇“ 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相关文章
贾平凹新时期小说创作研究
在当代文学史上,贾平凹已变成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备受瞩目。四十多年来,贾平凹在文学路上风雨兼程,凭借自己不懈的文学努力和坚韧的创作毅力,最终成为了一代文学大家,在当代文坛占有一席之位。新时期,贾平凹开始进入文学视野,...
邓琳琳
关键词:小说创作叙事结构艺术风格
文献传递
民间性与知识分子立场--高晓声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主体张力
高晓声于1950年代初登上文坛,其短篇小说《收田财》《解约》《不幸》颇受好评。1957年6月,高氏与叶至诚、陆文夫、方之等人筹办“‘探求者’文学月刊社”,旋即在疾风暴雨式的政治运动中被打成“反党小集团”、“右派小集团”,...
朱莎莎
关键词:当代小说高晓声文学创作民间性知识分子立场
新时期小说创作中山东方言的使用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的载体,方言则是一个地域文化的反映。小说是一种语言艺术,小说家们用方言进行叙事,用自己最熟悉、最得心应手的语言对小说进行重架构,因而使小说具有了多层次的叙事结构和审美特色。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
张莉
关键词:小说山东方言
论内蒙古“三少民族”女作家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主题
新时期内蒙古“三少民族”女作家依托独具特色的地域属性和文化精神内核创作出主要表现追寻民族根脉和表达女性诉求这两大主题的小说。她们以小说创作发声,坚守和关注本民族文化,关注和审视民族女性的生存境遇,凸显出她们坚定的文化立...
李慧
关键词:创作主题
文献传递
关于“意义”的四种叙事——王安忆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再解释
2015年
新时期小说对于生存"意义"的探索非常丰富和个性化,而王安忆的"意义"自觉表现得尤其突出,在新时期的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通过对现实生活和时间意识的敏感把握,王安忆的小说建构出了四种关于"意义"的叙事:审视未来,反思传统,追问性爱,探求纯粹精神。从时间的视角来说,这四种"意义"叙事隐含了新时期小说的基本意义脉络。
王军
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地域特色——以第三代陕西作家小说创作为例
2012年
虽然第三代陕西作家们在小说的写作风格、创作主题等方面都各有特色,但在他们的作品中却可寻到一个共同的脉络,那就是独特的语言魅力。其中深具口语化色彩的叠音字的运用、各种带有地域特色的名词、动词的运用以及形象的民间熟语的运用等,都令其作品达到了方言、地域文化和修辞间的和谐统一,从而呈现出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张秀见刘黎
关键词:地域文化方言
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爱情叙事的变迁与诉求
千百年来,爱情始终是人类经久不衰的话题,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后,爱情叙事的充分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绵延不绝,并构成了复杂丰富的共生关系。本文从“精神建构”、“冲突模式”、“价值生成”三个方面探寻新时期以来爱情叙事的...
赵霞
关键词:爱情叙事诉求
文献传递
渗透与创——试论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现代主义因素
能够代表建国后十七年小说创作成就的那些优秀作品,多是在某些具体的思想原则指导下,通过事件、人物、行动的描绘而再现现实,虽然这中间经过某些政治概念的过滤而略显苍白、单薄,但仍然获得了较高的成就。经过十年动乱这一空白,随着生...
傅书华
文献传递
归来者的不同吟唱——王蒙与汪曾祺新时期小说创作之比较
2011年
王蒙和汪曾祺都是文革结束以后重返文坛的归来者,他们在小说创作中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在深层次上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文章从身份定位、艺术探索、小说情韵和文学语言等角度对这种差异进行了比较和评析,期望深化对二位新时期重要小说家的小说研究。
黄立华
关键词:归来者身份定位艺术探索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下的新时期小说创作研究
张旭东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相关作者

黄永林
作品数:171被引量:2,650H指数:26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产业 文化 传承 民间文学
佟金丹
作品数:28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徐訏 徐訏小说 小说创作 张爱玲小说 爱情
学正
作品数:5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艺术风格 文学创作 晚年创作 痛定思痛 审美意识
于磊焰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
研究主题:新时期小说创作 对象化 文学发展 自我认识 主人公
张秀见
作品数:20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黑人女性 莫里森 黑人文化 《所罗门之歌》 黑人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