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67篇“ 无抽搐电休克“的相关文章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
- 本申请涉及治疗仪技术领域,公开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体,所述治疗仪主体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U形弹性卡扣,所述治疗仪主体的上端还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位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U形弹性卡扣之间的绕线棒,所述治疗仪主体...
- 李然立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发热原因分析
- 2024年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作为治疗难治性重性抑郁、双相情感障碍和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首选方法,然而,它常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电休克治疗(ECT)相关的发热很少被提及,但临床上MECT发热的现象却时常出现,本文就MECT发热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发热的相关原因,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措施。
- 刘飞邹晓敏
-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发热电休克
- 一种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声门通气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声门通气装置,包括弧形管,所述弧形管包括直角端,所述直角端底部固定连接弧形端,所述弧形端用于配合抵住患者舌头对声门进行通气,所述直角端端部固定连接定位管,所述定位管包括圆角矩形管...
- 谢植远韦杏妮卢广德余虹苏菊香覃评意李美玲
- 无抽搐电休克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是目前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疗方式之一。谵妄是MECT术后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病因机制尚不明确,现系统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对术后谵妄发生的风险因素、评估方法和干预对策进行概述。
- 徐国新司骐曹沛煜李玉婷汤忆琳董英博隋毓秀
-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后谵妄干预对策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用护齿口咽通气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用护齿口咽通气装置,包括外气管、齿垫、口咽气管,所述齿垫是牙床U形状扁平结构的硅胶垫,齿垫外连接外气管,内连接弧形口咽气管,齿垫内设气道,将外气管与口咽气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放置在患者...
- 马玉红林晓方谷凌云娄巧李悦居婕
- 无抽搐电休克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
- 2024年
- 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方法治疗,解析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有效性。方法 时间节点: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从院内选择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总数为70例,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5例),施行常规治疗,实验组(35例),施行药物+MECT治疗。收集治疗数据并对比。结果 总有效率占比是实验组更高,达到了94.3%,比较后有意义,P<0.05;实验组PANSS阴性因子、总分及SANS评分是比对照组低的,P<0.05,可以比较。结论 MECT治疗方法的应用,对阴性症状的改善与控制有重要意义,且治疗过后不会增加机体的不良反应,提升总体治疗有效性。
- 王斌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
- 研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安全性
- 2024年
- 目的 分析精神病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法分为传统组、实践组,各60例。传统组行药物治疗,实践组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症状评分、认知功能、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精神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践组精神症状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以及完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践组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低于传统组,完成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践组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传统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能减轻精神病相关症状,维持良好认知功能,有效性较高。
- 沈洁
- 关键词:精神病无抽搐电休克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评价
- 2024年
- 探讨分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评价。方法 时间:2022.08-2023.09;方向:精神科;目标:难治性抑郁症;病例数量:110例;组别区分:单双数字抽签;组别称呼:休克组与参照组,各55例。休克组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比较组间情绪分值、生活情况、神经功能、WCST评分、睡眠水平。结果 休克组的焦虑、抑郁情绪、生存品质、神经因子情况、相关评分以及睡眠情况均比较好,(P<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显著,各项指标均有一定好转。
- 谢雪
-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难治性抑郁症
- 氯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近两年收治的2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氯氮平治疗,观察组100例,采用氯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中阳性量表、阴性量表、一般量表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量表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韦氏记忆量表(WMS)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细胞因子水平[血清s100β蛋白(s100β)、同型半胱氨酸(Hcy)]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功效,可推广使用。
- 邱双杰
- 关键词:氯氮平无抽搐电休克慢性精神分裂症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冲动和攻击行为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冲动和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60)予以氟哌啶醇,实验组(n=60)加用MEC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暴力行为改善情况以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精神病性症状评分、BPRS、暴力行为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精神病性症状评分、BPRS、MOAS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能够改善患者冲动和攻击行为,减轻患者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覃荣刚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无抽搐电休克
相关作者
- 赵洪祖

- 作品数:24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无抽搐电休克 丙泊酚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精神分裂症 麻醉药物
- 崔二龙

- 作品数:29被引量:97H指数:7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无抽搐电休克 丙泊酚 精神分裂症 心血管反应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 范俭雄

- 作品数:41被引量:198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精神分裂症患者 抑郁症 氟西汀
- 庞娜

- 作品数:14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唐山市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艾司洛尔 无抽搐电休克 应激反应 盐酸羟考酮
- 杜好瑞

- 作品数:78被引量:44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多导睡眠图 睡眠 动态脑电图 失眠症患者 发作性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