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00篇“ 无特定病原体“的相关文章
- 短串联重复序列扫描技术对无特定病原体新西兰兔遗传结构的分析
- 2024年
- 应用STR扫描技术,对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SPF级新西兰兔进行遗传检测和分析,以掌握该兔群体遗传结构,为制定繁殖育种方案提供依据,并为兔遗传分析方法提供参考。试验采集33只种兔耳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选用多态丰富的23个微卫星位点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STR扫描,扫描结果运用popgene32软件分析群体观察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香隆指数和有效杂合度等遗传结构信息。结果显示,全部23个微卫星位点PCR扩增良好,兔群体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1.521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786,平均香隆指数为0.2442,平均有效杂合度为0.1564。初步掌握了该SPF级新西兰兔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STR扫描技术及选用的23个微卫星位点适用于兔群体遗传结构检测和分析,将为兔遗传分析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
- 刘科黄小红陈傍柱刘天平张富发陈华财顾为望王刚
- 关键词:新西兰兔SPF
- 无特定病原体的饲料组合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特定病原体的饲料组合物。该饲料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活蠕虫,其中蠕虫不含病原体,病原体选自由沙门氏菌属物种、弯曲杆菌属物种、黑头组织滴虫、和上述两种或更多种的任意组合组成的组。
- 阿努尔夫·特勒舍尔西蒙·钱普约尔格·里斯迈尔
- 无特定病原体的猪的培育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PF猪的培育方法,包括在猪饲养过程中对猪场环境、生产过程、人工饲喂过程、污染物和病原体均进行控制,以确保所饲养的猪无特定病原体。本发明的SPF猪养殖方法全面考虑了从猪的出生、饲养环境和条件到污染控制、病...
- 孙静葛良鹏丁玉春张进威梁浩曹浩然罗林丁川翔吴梦马继登
-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饲养屏障设施的消毒管理
- 2022年
- 实验动物是整个生命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实验动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实验结果。屏障设施是实验动物稳定生存的环境条件,是质量合格的依据,同时也是实验结果得以保障的基础。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的实验动物属于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这意味着屏障设施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微生物,防止因为人员流动、动物接收、物品传递等过程带来微生物污染,影响实验动物质量。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屏障设施消毒与一般实验动物比较更具严格的要求,其措施更应符合科学规范[1]。
- 丁燕霞
- 关键词:实验动物微生物污染消毒管理生命科学研究
- 无特定病原体级雌性昆明小鼠宫颈癌发生与阴道菌群紊乱相关性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雌性昆明小鼠宫颈癌发生与阴道菌群紊乱的相关性。方法:将SPF级雌性昆明小鼠(n=48)随机平分为宫颈癌组与对照组两组。宫颈癌组在右后肢皮下注射0.2 ml宫颈癌腹水型细胞株U14悬液建立宫颈癌模型,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实验观察21 d,观察阴道分泌物的菌群分布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宫颈癌组小鼠平均第7天成瘤,成模率为100.0%。宫颈癌组建模第7、14天的每日进食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的阴道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占7.2%;宫颈癌组阴道优势菌属为巴斯德菌属和螺杆菌属,分别占26.3%和18.8%。宫颈癌组建模第7、14天的阴道菌群密集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乳杆菌半定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宫颈癌组建模第14、21天的腹腔主动脉血液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建模第14天,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宫颈癌与阴道菌群密集度评分、乳杆菌半定量评分均存在相关性(均P<0.05)。结论:SPF级雌性昆明小鼠宫颈癌伴随有阴道菌群紊乱,可影响小鼠的免疫功能,阴道菌群紊乱介导的免疫逃逸作用可能促进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 张云清李继斌韩慧慧
- 关键词:无特定病原体宫颈癌阴道菌群
-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无特定病原体级实验小鼠肠道的菌群组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级实验小鼠肠道的菌群组成,分析其细菌携带状况。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4个品系共65只SPF级实验小鼠的回盲部肠道内容物样本中细菌16S r RNA V3~V4区进行深度测序,分析样本的菌群组成、丰度和Alpha多样性,并在属水平上筛选葡萄球菌属、假单胞菌属、支原体和棒状杆菌属。结果:65只SPF级健康成年小鼠的肠道内容物样本经数据过滤和质控后,共得到144 318条高质量序列用于后续分析,结果提示相同品系样品间菌群丰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所有样本的序列主要集中在以下8个门,依次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Saccharibacteria、软壁菌门(Tenericutes)和螺旋菌门(Spirochaetae)。在属水平上检测到了葡萄球菌属、假单胞菌属、支原体和棒状杆菌属。结论:相同品系的SPF级实验小鼠肠道菌群在物种组成、丰度及Alpha多样性方面也会表现出显著差异,有必要致力于研究各种方法以使实验动物的肠道菌群在可控和可监测范围内,高通量测序技术提供了这一可能。
- 李惠冯洁韩立中
- 关键词:肠道菌群RRNA高通量测序
- 鸭瘟病毒易感型MHC单倍体无特定病原体鸭源胚肝间充质干细胞系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鸭瘟病毒易感型MHC单倍体无特定病原体鸭源胚肝间充质干细胞系及其应用。本发明利用四个单倍型鸭生产的11日龄鸭胚在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和干细胞因子同时培养的基础上成功构建得到具有干细胞分化...
- 韩凌霞佟相慧陈洪岩
- 基于迁移学习的无特定病原体鸡胚图像分类方法研究
- 目前,生物疫苗制备主要采用“鸡胚法”生产,流感疫苗接种和制备前均要对鸡胚的成活性进行检测,避免有问题鸡胚造成污染导致毒株增殖培养失败,同时,养殖业中也需对鸡胚严格筛选,确保孵化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鸡胚的有效分类对疫苗制造...
- 白瑞鸽
- 关键词:无特定病原体图像分类卷积神经网络
- 无特定病原体级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设施独立通风笼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建立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设施独立通风笼(IVC)系统运行和使用管理方法,为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方法:分析IVC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根据实验动物屏障环境的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及行业标准,从岗前培训、政策解读、笼盒使用培训、故障排查以及维修与维护等9个方面制定符合标准的各项标准操作规程(SOP),并对IVC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结果:制定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设施IVC系统运行SOP,建立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后,系统故障率明显下降;运行1年来,实验动物检测合格率达100%。结论:制定IVC系统运行SOP和维护保养措施,可保障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良好运行,确保实验动物质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科学研究开展提供保障。
- 李秀荣黄治朝李妍涵顾洁
- 关键词:SPF级实验动物屏障环境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无特定病原体鸡后气管黏膜扫描电镜观察
- 2019年
- 80只14日龄SPF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人工感染,感染后5 d和7 d分别进行试验组及对照组气管黏膜扫描电镜观察,研究IBV入侵门户气管黏膜在感染IBV后的超微病变特点。结果表明:感染IBV后,气管表面纤毛集结成束,有大量黏液附着,纤毛粘连。气管黏膜结构受损,局部气管黏膜上皮脱落,固有层裸露,大量炎性细胞渗出。随感染期的延长,症状有加剧趋势。研究结果为IBV的发病机理提供了形态学上的依据。
- 彭芳珍王书扬佘锐萍胡艳欣靳红
- 关键词:IBV气管黏膜扫描电镜观察
相关作者
- 韩凌霞

- 作品数:182被引量:39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研究主题:单倍型 MHC 单克隆抗体 SPF鸡 原核表达
- 陈洪岩

- 作品数:309被引量:873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研究主题:实验动物 SPF SPF鸡 单克隆抗体 原核表达
- 王利梅

- 作品数:63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树鼩 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房 动物实验 动物房
- 吕乐春

- 作品数:36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实验动物房 动物房 无特定病原体 美洲大蠊提取物 饲养设备
- 曹雪

- 作品数:50被引量:16H指数:4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实验动物 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房 动物房 无特定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