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72篇“ 早三叠世“的相关文章
贵州望谟地区新发现三叠化石库
2024年
望谟生物群是我国西南部贵州省望谟地区新发现的一个三叠化石库,化石主要产自下三叠统罗楼组一段的薄层状泥岩、微晶灰岩之中。该化石库以菊石和节肢动物为特色,伴有双壳、箭石、腕足、牙形类、鱼类、微康奇虫,以及一些分类不明的化石类型,其时代为三叠印度期迪纳尔晚期(Late Dienerian)至奥伦尼克期史密斯期(Early Smithian)。该生物群化石保存精美、数量丰富,生物种类多样,显示经历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事件后,望谟地区在三叠已经具有一个复杂的海洋生态系统,为我们更全面了解三叠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复苏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
周长勇张启跃文芠黄金元胡世学刘伟闵筱马志鑫温谦谦
关键词:生物复苏早三叠世
安徽巢湖三叠短腿巢湖龙的牙齿替换研究
2024年
对产自安徽省巢湖市马家山剖面下三叠统奥伦尼克阶斯帕斯亚阶南陵湖组上段的短腿巢湖龙标本(GMPKU-P-3086)进行研究,根据CT扫描数据重建牙齿及前颌骨、上颌骨和齿骨的三维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观察和度量,并与实际标本进行对比,发现以下短腿巢湖龙牙齿新的特征:1)颌骨上存在连续的牙槽沟,且内具浅的牙槽窝,牙齿为亚槽生齿;2)牙齿的大小和形状呈周期性变化,显示奇偶相间的交替模式;3)口腔前部发育单牙列,替换齿位于功能齿的远中位置;4)口腔后部发育双牙列,替换齿列位于功能齿的舌侧-远中位置。短腿巢湖龙的牙齿特征与三叠基干鱼龙类短尾鱼龙和歌津鱼龙具有一致性,可能代表鱼龙类牙齿的原始特征,并反映捕压式食性群团地理分布的广泛性。
顾书纶江大勇周敏
关键词:早三叠世CT扫描
贵州西部三叠浅水碎屑岩相中微康奇虫(microconchids)化石的发现及其古生态意义
2024年
微康奇虫(microconchids)是一种主要营水生固着生活的帚形动物,在奥陶纪至侏罗纪的地层中均有广泛记录。本文报道了产自贵州遵义市播州剖面及六盘水市六枝剖面下三叠统夜郎组泥质岩中保存的微康奇虫的钙质栖管化石及印模化石。该组内的微康奇虫化石数量丰富,保存精美,电镜下可观察到其壳体特有的平行纤维薄层状微晶结构。本文共鉴定出微康奇虫化石共2科2属4种,为该门类生物在华南三叠浅水碎屑岩中的首次报道。古生态上,微康奇虫群落呈现出低分异度和高丰度的特征,为三叠恶劣海洋环境中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典型生态灾难分子。
蒋观凡刘径圻陈安峰吕文博张航张阳
关键词:生物复苏
福建省永安市虎山地区三叠溪口组新祠角岩段含矿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2024年
通过永安市虎山地区钨、铅锌多金属矿地质、地球化学及含矿特征的分析,认为区内三叠溪口组新祠角岩段含矿性较好,成矿的可能性较大。透辉石(矽卡)岩等钙镁硅盐岩是该区主要的容矿岩石,是由碳酸盐岩经燕山中期岩浆活动产生的含矿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矿(化)层与碳酸盐岩关系密切,显示出其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的基本特征。总结了区内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指出虎山地区主攻矿产类型为层控矽卡岩型有关的钨、铅锌多金属矿。
巫长青
关键词:找矿前景含矿特征
Teffichthys wui sp. nov., a new perleidid fish from the Early Triassic of Jiangsu and Anhui, China
2024年
Perleididae is a group of stem neopterygian fishes known only from the Triassic.Here,we report the discovery of a new perleidid,Teffichthys wui sp.nov.,based on six well-preserved specimens from the late Smithian(Olenekian,Early Triassic)marine deposits of Jurong,Jiangsu and Chaohu,Anhui,China.This new discovery documents the third and youngest species of Teffichthys,which is slightly younger than the Dienerian(Induan)T.elegans from Guizhou and the early Smithian T.madagascariensis from Madagascar.The new species shows diagnostic features of Teffichthys(presence of a spiracular,38-41 lateral line scales,and no more than three epaxial rays in the caudal fin)but differs from T.madagascariensis and T.elegans in some autapomorphies(e.g.,a horizontal opercle/subopercle contact and smooth scales with a nearly straight posterior margin).The diagnostic features for the genus Teffichthys and the family Perleididae are emended based on detailed comparisons of the new taxon with other perleidids.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perleidids with other stem neopterygians are discussed using a cladistic approach,and the result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phylogeny and classification of main stem neopterygian clades.
XU Guang-HuiYUAN Zhi-WeiREN YiLIAO Jun-LingZHAO Li-JunSONG Hai-Jun
关键词:ANHUIOSTEOLOGYPHYLOGENY
南京地区三叠碳酸盐沉积动力过程初探
2023年
【目的】三叠碳酸盐沉积揭示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之后的沉积环境剧变,如何用沉积动力学方法获取沉积环境信息,其主要困难是现场观测不可实施、初始和边界条件未知、沉积物来源和去向未知。新的思路之一是根据复杂系统理论重构控制方程,以达到正确计算或模拟的目的。【方法】针对南京地区三叠和龙山组24个周期的泥质—碳酸盐沉积,构建沉积环境参数计算方法,提取沉积记录信息。【结果】各周期性沉积的垂向尺度为10^(0)~10^(2)cm,碳酸盐层与泥质层交替出现,沉积构造以纹层为特征,在24个周期中碳酸盐沉积厚度占74%,沉积构造以纹层为特征;根据泥质层的沉积速率推算每个周期的时间尺度为5~40ka,虽然泥质层厚度只占总厚度的26%,但却占总时长的73%;泥质和碳酸盐物质沉积速率、沉降通量、水层悬沙浓度、碳酸盐物质产出、生物生产等各项环境参数与现今深海碳酸盐沉积环境相当。【结论】该沉积记录反映研究区域古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特征,但计算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有赖于碳酸盐沉积的杂质含量、纹层厚度和保存潜力、沉积物和有机质来源等约束条件的确定。
高抒
关键词:碳酸盐沉积早三叠世动力过程沉积速率
秦岭三叠牙形石生物地层和环境变化及其与华南的对比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P–T)生物大灭绝事件是地质历史时期最严重的一次灭绝事件,随后的三叠是一段极其特殊的时期,记录了多次大幅度的全球性碳同位素漂移,多期次广泛的海洋缺氧,以及极端高温和快速降温等事件。海洋生物在三叠...
李含笑
关键词:牙形石早三叠世碳同位素
贵州威宁小河边剖面三叠奥伦尼克期双壳类化石及其指示意义
2023年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后,双壳类演化较为迅速,以Claraia和Eumorphotis的繁盛为特征。双壳类在经历了漫长的残存-复苏期后,直到中三叠安尼期才完全复苏。近年的研究指示,双壳类在三叠晚期已经进入快速复苏的阶段,然而华南地区三叠晚期的双壳类化石报道较少,限制了对双壳类复苏过程的理解和认识。本研究从贵州威宁小河边剖面永宁镇组底部采集到100多枚双壳类化石,经鉴定共6属9种,包括Pteria sp.,Crittendenia sp.,Eumorphotis kittli,E.telleri,Entolium discites,Neoschizodus laevigatus,N.ovata,Unionites fassaensis和U.canalensis等,其中以Pteria sp.,Neoschizodus laevigatus和Entolium discites数量较多,可归纳为Entolium discites带,其时代为三叠奥伦尼克期Spathian亚期,可以作为双壳类在三叠晚期快速复苏的例证。
黄云飞
关键词:早三叠世双壳类生物复苏
三叠-晚白垩古太平洋俯冲:沙巴的弧前岩浆记录被引量:2
2023年
厘定东亚大陆边缘中生代弧前岩浆记录以限定其俯冲边界及其时序,是解码古太平洋俯冲体系的关键.基于婆罗洲所处特殊大地构造位置且其具有弧前指示意义的基性-超基性岩石报道较少,本文选择菲律宾巴拉望构造带南延之婆罗洲沙巴地区开展了系统研究.对昔加麦火成岩、古达、特鲁比和达弗尔湾蛇绿岩基性岩及相关岩石的全岩Ar-Ar和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沙巴基底发育有前三叠系岩石,构造上亲缘于华夏陆块或地处巽他古陆东缘.原定义为“沙巴非蛇绿岩的昔加麦基底岩石”的安山岩和英云闪长岩等形成于251~179 Ma,具埃达克质岩石地球化学属性,87Sr/86Sr(i)=0.70285~0.70307,εNd(t)=+6.5~+7.7,具太平洋洋中脊玄武岩(Mid-Ocean Ridge Basalt,MORB)型Pb同位素组成,源自俯冲板片派生组分交代的地幔源区,是古太平洋俯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限定出沙巴地区蛇绿岩的形成时代介于-中侏罗至晚白垩(约185~85 Ma),其中特鲁比蛇绿岩可能较发育(约185~140 Ma)、古达蛇绿岩主体形成于白垩(约135~112 Ma)、而达弗尔湾蛇绿岩形成持续至晚白垩(约85 Ma).沙巴蛇绿岩中镁质岩石发育具相似Sr-Nd-Pb同位素组成的MORB型、高铌和富铌基性岩,其87Sr/86Sr(i)=0.70291~0.70567,εNd(t)=+6.6~+10.2,(206Pb/204Pb)i=17.91~19.00、(207Pb/204Pb)i=15.43~15.58和(208Pb/204Pb)i=37.61~38.47,其源区受板片派生熔体的交代改造,形成于古太平洋俯冲弧前背景.该研究限定出东亚大陆边缘的古太平洋西向俯冲至少自三叠(约251 Ma)即已启动、并持续至晚白垩(约85 Ma),具长寿命(>150 Ma)“多阶段幕式进撤”的安第斯型俯冲特征,其白垩纪俯冲前锋位于现今中国台湾东部、菲律宾西部,经沙巴、延入古晋带、甚至帕朗卡拉亚一线.该地区构造格局直至晚白垩末期-新生代期才转换为现今西太�
王岳军吴赛男钱鑫Junaidi Bin Asis王洋张玉芝冯庆来王伟涛张培震
中国华南和克什米尔三叠碳-硫循环与古海洋环境演变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是显生宙破坏力最大的一次生物环境危机,西伯利亚火山作用被认为是引发此次灭绝事件的元凶。在大灭绝以后的三叠,海洋生态系统仍然非常脆弱,高温和缺氧等不利因素在这一时期反复出现,导致了部分海洋生物在...
马骉
关键词:硫同位素古特提斯洋早三叠世

相关作者

童金南
作品数:190被引量:941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早三叠世 下三叠统 生物地层 二叠纪-三叠纪 古生物学
周志澄
作品数:47被引量:22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早三叠世 遗迹化石 沉积环境 剖面 石炭纪
罗辉
作品数:54被引量:38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放射虫 藏南 剖面 早三叠世 生物地层
许波
作品数:30被引量:5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放射虫 剖面 早三叠世 早白垩世 藏南
时志强
作品数:122被引量:938H指数:17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研究主题:晚三叠世 古气候 卡尼期 早三叠世 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