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篇“ 晚稻秧苗“的相关文章
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栽连作晚稻秧苗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2024年
水稻是全球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现代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育秧基质选择对水稻秧苗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影响重大。传统基质存在营养供给能力差、无法调控生长、抗性能低等诸多缺陷,迫切需要开发新型高效基质来满足高产稳产的需求。因此,以机栽连作晚稻品种“甬优1540”为试验对象,在浙江省建德和龙游两个不同地区进行田间试验,全面评价“锦海”牌水稻育秧基质(以下简称“锦海”基质)对秧苗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并探讨地域差异对基质效能的影响。
郎学渊赵玲玲欧阳慧陈正中邵美红
关键词:育秧基质晚稻秧苗质量
播种量与壮秧剂对湘南机插晚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提高秧苗素质是提高水稻产量与抗逆性的有效途径。为明确播种量和壮秧剂喷施时期对湘南机插晚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以H优518为材料,设置3个壮秧剂喷施时期(A1.1叶1心期;A2.2叶1心期;A3.1叶1心期+2叶1心期)与4个播种量(干种子)(B1.75 g/盘;B2.90 g/盘;B3.105 g/盘;B4.120 g/盘),于2018—2019年在湖南衡阳县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1)随播种量增加,秧苗成苗数和苗高增加,但成苗率降低,每穴总根数、平均根长、茎基宽和百株干质量减少;壮秧剂喷施时期中以A1和A2处理秧苗素质较高。(2)随播种量增加,秧苗分蘖速度逐渐降低,最高茎蘖数和有效穗数逐渐提高,壮秧剂喷施时期对水稻分蘖无显著影响;播种量和壮秧剂喷施时期对晚稻干物质积累和LAI影响显著,以A1B2和A2B2处理较高。(3)晚稻产量以B2处理最高,较B1、B3和B4分别提高7.1%、14.4%、9.9%;壮秧剂喷施时期中以A1处理产量较高;两者互作中以A1B2和A2B2处理产量较高。(4)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成苗率、每株总根数、干物质积累量、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湘南机插晚稻在播种量为90 g/盘、1叶1心期或2叶1心期喷施多效唑条件下,可改善秧苗素质,促进物质积累,提高每穗粒数和结实率,进而获得最佳增产效果。
荣伍石泉袁帅周文新易镇邪
关键词:水稻播种量壮秧剂秧苗素质
多效唑喷施浓度和时间对双季晚稻秧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研究喷施多效唑对双季晚稻秧苗生长的影响,为基质育秧秧苗调控提供技术支撑。以‘华优2号’为材料,通过育秧试验,分析多效唑施用时间与喷施浓度对基质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显著缓解了秧苗生长,秧苗株高显著降低,多效唑对秧苗苗高的调控作用随喷施浓度增大而加强,随喷施时间的推迟而减弱。喷施多效唑显著影响秧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SPAD值在喷施时间(T)、喷施浓度(C)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喷施时间(T)×喷施浓度(C)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喷施多效唑显著促进根系生长,一定浓度内多效唑浓度提高,秧苗根系数量、长度和根系活力均显著增加,浓度过高则抑制根系的生长,喷施时间过晚也抑制根系的生长。综合秧苗株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生长等表现,T1C2和T2C2处理下秧苗素质最佳。
陈丹丹徐小林李大明余喜初胡惠文叶会财胡志华
关键词:基质育秧多效唑喷施时间喷施浓度秧苗素质
流水灌溉减轻晚稻秧苗高温伤害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以天优华占、五优308、甬优538、嘉58为材料,研究了高温下不同灌溉方式对机插晚稻秧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减轻晚稻秧苗高温伤害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相对于浅水灌溉,循环流水灌溉能够显著降低高温伤害。在空气温度为40℃的条件下,与浅水灌溉相比,循环流水灌溉提升了晚稻秧苗素质。与浅水灌溉相比,5d的流水灌溉处理秧苗干物质量平均提高28.33%,SPAD值平均提高3.73%,全展叶黄叶数平均下降41.66%。流水灌溉减轻秧苗高温伤害的主要原因是降低了土温和水温,土温比浅水灌溉低1℃~2℃,而日间水温比浅水灌溉的田块低22.86%~25.71%。试验结果表明,晚稻机插秧时,如遇极端高温天气,可以利用循环流水灌溉的方式来降低秧苗伤害,加快水稻返青。
易子豪朱德峰王亚梁张玉屏向镜张义凯陈惠哲
关键词:水稻灌溉方式高温秧苗
水肥一体简易场地无盘育秧对机插杂交晚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2019年
为了探明机插杂交水稻简易场地无盘育秧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在湖南农业大学水稻栽培试验基地(浏阳市永安镇)以杂交水稻泰优390、C两优华占为材料,比较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和不同播种方式对机插杂交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简易场地无盘基质育秧方法,不论是单粒印刷播种还是播种器播种,其秧苗株高、叶龄、植株干重等地上部指标均优于硬盘泥浆育秧。单粒印刷播种条件下,不论是简易场地无盘基质育秧还是硬盘泥浆育秧,其秧苗株高、叶龄、茎基宽、叶绿素含量、植株干重以及根系干重等均优于播种器播种秧苗。由此可见,简易场地无盘基质育秧和单粒印刷播种均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两者结合应用对机插杂交稻育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陈佳娜曹放波单双吕方升亮黄敏邹应斌
关键词:育秧方式播种方式秧苗素质
机插水稻叠盘暗出苗育秧对单季晚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2019年
为探索机插水稻叠盘暗出苗育秧技术的具体应用效果,以单季晚稻"甬优538"为试材,进行了叠盘暗出苗育秧对水稻秧苗生长情况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插水稻应用叠盘暗出苗育秧与应用常规塑盘育秧相比,其成秧率较高,出苗更均匀,漏插率更低,种植后有效穗数更多,产量更高。
高兴友周宇尘茹海标
关键词:单季晚稻机插秧秧苗素质
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以早熟高产品种上农粳2号和镇稻18为材料,采用常规毯苗机械栽插,分别设置20 d、24 d、28 d、32 d等4个秧龄处理,研究不同秧龄对沿江地区双季晚稻秧苗素质、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秧龄天数增加,参试品种的绿叶数、茎基宽和根系盘结力均逐渐升高;与20 d、24 d和28 d秧龄的处理相比,32 d秧龄处理的成熟期提前4~5 d,茎蘖高峰期提早15 d左右,结实率显著升高;与24 d秧龄处理相比,上农粳2号和镇稻18在32 d秧龄处理下的产量分别提高10.26%和20.82%。在秧苗强化化控和苗床管理的条件下,安徽沿江地区常规毯苗机插的栽插秧龄可延长至32 d。
潘志军吴小文陈刚吴晨阳张晓红尹玲吴文革吕和平
关键词:双季晚稻机插秧龄秧苗素质
播期对机插单季晚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2016年
为给机插单季晚稻生产实践提供合理依据,特开展了播期对机插单季晚稻秧苗素质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甬优17"与"甬优538"在平阳县作单季晚稻机插种植,适宜的播期均在5月底至6月初。
蔡小盈
关键词:播期秧苗素质
旱涝急速转换对超级杂交晚稻秧苗素质及叶片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以超级杂交晚稻五丰优T025为材料,于苗期进行了"不旱不涝"(NDNF)、"重旱不涝"(SDNF)、"不旱轻涝"(NDLF)、"重旱重涝急转"(SDSFAA)、"重旱轻涝急转"(SDLFAA)、"轻旱重涝急转"(LDSFAA)等处理,考查了株高,叶龄,茎宽,白根数,干物质量等秧苗素质指标及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涝"或"旱涝急转"胁迫处理后,短期内不同程度降低秧苗素质;随着胁迫的解除及生育推进,各处理秧苗素质指标与对照"不旱不涝"间的差距均不同程度缩小;其中进行一定程度的干旱处理,恢复供水后有利于秧苗白根数的形成及干物质积累,提高秧苗素质,旱后复水存在生长补偿效应;旱后任何程度的淹涝处理均不利于壮苗的形成,其中旱后重涝急转处理下秧苗徒长,白根数大幅度下降及干物质积累减少,旱后重涝急转叠加损伤效应明显;"涝"或"旱涝急转"胁迫处理后短期内均不同程度提高倒二叶ABA及IAA含量,降低GA_3及ZR含量;随着胁迫的解除及生育的推进,"重旱重涝急转"GA_3、ZR及IAA含量在所有处理中下降幅度最大,而ABA含量下降幅度最小,旱涝急转不利于生长促进类激素形成,但造成生长抑制类激素的积累;所有不同类型旱涝急转处理结束初期均大幅度降低倒二叶(IAA+GA_3+ZR)/ABA值,但随着生育推进将反超"不旱轻涝"。
钟蕾汤国平陈小荣朱昌兰贺浩华
关键词:超级杂交晚稻秧苗素质内源激素
播种量对机插连作晚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研究不同播种量对机插连作晚稻秧苗地上部与地下部性状、大田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平阳县机插连作晚稻的适宜播种量.结果表明,每盘播种量为65 ~ 80 9(干谷)时,机插秧苗生长健壮,有增穗、增产作用.
蔡小盈黄歆贤吴学荣陈爱柳陈兰
关键词:播种量机插连作晚稻

相关作者

潘晓华
作品数:496被引量:4,215H指数:35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双季稻 双季水稻 早稻 机插
朱明霞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研究主题:本田 单季稻 晚稻秧苗 中晚稻 双季稻
张均华
作品数:194被引量:644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土壤 基质 无土育秧 育秧基质
张义凯
作品数:116被引量:66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育秧盘 机插 育秧 根系生长
高春奇
作品数:125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邵阳县岩口铺镇人民政府
研究主题:农民 致富 综合养殖 养猪户 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