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7篇“ 暴雨泥石流“的相关文章
- 基于非线性回归的暴雨泥石流堵河预测
- 2024年
- 堵河型泥石流灾害在汶川震区较为常见,其链式灾害效应严重威胁到了区域内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故准确预测泥石流堵河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以四川省绵竹市清平镇于2010年8月13日暴发的群发性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因子权重,利用非线性回归建立了泥石流堵河程度的预测模型,并与已有模型进行了对比,论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可用性,其后对不同降雨频率下的泥石流堵河程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流量比和流域面积是最佳的建模因子,所建立的模型绝对平均误差为0.049;与不同模型对比发现本文模型对于清平镇泥石流堵河预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在极端降雨下,部分沟道堵河预测程度为1,会造成绵远河堵断。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和治理提供参考。
- 刘人文周伟周亚萍任文铭聂浩文
- 关键词:暴雨泥石流
- 易贡藏布冰川边缘地带暴雨泥石流与冰川融雪泥石流特征差异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本文为探究冰川边缘地带暴雨泥石流与冰川融雪泥石流的特征差异,以易贡藏布流域中下游的64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建立Matrix Laboratory数学模型等方法,得到了两者在形成发育条件上和下游段威胁范围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地形地貌上,冰川融雪泥石流和暴雨泥石流在相对高差、纵向剖面形状指数等地形因子上有不同或相似的峰值数量分布。(2)在物源上,冰川融雪泥石流单沟最大、最小物源储量分别为6740×10^(4)m^(3),253×10^(4)m^(3),暴雨泥石流单沟最大、最小物源储量分别为228×10^(4)m^(3),1.5×10^(4)m^(3)。(3)在流量上,冰川融雪泥石流最大、最小流量分别为1498.2 m^(3)/s,105.4 m^(3)/s,暴雨泥石流最大、最小流量分别为126.7 m^(3)/s,2.0 m^(3)/s。两者在流量上有明显差异的原因,除了汇水面积相差大,还因冰川融雪泥石流有冰川融水与积雪融水的补给。其百年一遇重现期的冰川融水峰值流量最大、最小值分别为79.7 m^(3)/s,0.6 m^(3)/s,融雪当量为32.52 mm/d。(4)冰川融雪泥石流堆积区固体松散物质冲出距离远大于暴雨泥石流,冰川融雪泥石流单沟最大冲出距离为414.3 m,暴雨泥石流单沟最大冲出距离为43.6 m。对该区域内不同泥石流之间的发育机制差异进行研究,可为类似地区的泥石流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 张瀛玉龙陈宁生彭泰鑫侯儒宁李志杜鹏
- 关键词:发育特征暴雨泥石流
- 暴雨泥石流中的平安守护
- 2023年
- 2022年8月1日18时20分左右,受连日强降雨影响,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马彝族白族乡小河村发生一起泥石流灾害,造成2人死亡,多户房屋受损。灾情发生后,隆阳区立即启动Ⅲ级应急响应,组织开展救援工作。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分局巡特警大队接到紧急指令后,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先后成功安全转移29户群众,并坚守阵地十天,守护群众平安。
- 尹志军马燕(整理)罗旋
- 关键词:应急响应救援工作泥石流灾害暴雨泥石流坚守阵地
- 森林暴雨泥石流灾害链的思考
- 本文在界定森林暴雨泥石流灾害链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森林暴雨泥石流灾害链的结构、泥石流的分类及泥石流堆积物的组成,森林暴雨泥石流灾害链的成因特点,并对泥石流的屈服应力与冲击力,暴雨泥石流临界雨量实测法,及泥石流的易发...
- 刘悦翠
- 关键词:暴雨泥石流灾害链
- 一种震后暴雨泥石流敏感性动态分析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震后暴雨泥石流敏感性动态分析方法,包括步骤:收集研究区震后泥石流流域若干年的样本数据集,所述样本数据集中包含若干因子;对样本数据集进行重采样,建立多组样本数据集;分别对各组样本数据集中的因子进行共线性检测,...
- 张宪政铁永波龚凌枫李光辉
- 基于数值模拟的沟谷型暴雨泥石流冲出规模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沟谷型暴雨泥石流的发生,会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泥石流冲出规模是估算灾害损失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研究沟谷型暴雨泥石流冲出规模是十分必要的。数值模拟方法可用于泥石流事件的重现。为模拟震后沟谷型暴雨泥石流的冲出过程和估算冲出规模,以映秀镇红椿沟“8·14”特大泥石流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R.Ava⁃flow模型对事件进行模拟,分析泥石流的冲出过程,并将模拟结果与泥石流堆积扇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模拟结果表明:红椿沟“8·14”特大泥石流的最大侵蚀深度为1.27 m,发生于主沟拐角处,泥石流冲出总量达78万m3,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接近。R.Avaflow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可用于模拟估算暴雨泥石流的冲出规模。研究结果可为暴雨泥石流的风险评价提供重要的参考。
- 唐泽李婧
- 关键词:暴雨泥石流震区
- 北京云蒙山片区“7·16”群发性暴雨泥石流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地形特征和起动条件是区域泥石流预测预报和灾害防治的基础。2018年7月16日北京云蒙山片区暴雨引发多处泥石流,但目前尚未对该区域群发性泥石流特征展开研究。本文基于地面雨量站、高分遥感影像解译和数字高程模型,对群发性泥石流的雨量激发特征、地貌发育特征和起动条件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短历时、强降雨是激发此次泥石流的主要因素,平均降雨量221.9 mm。峰值时段降雨持续3~5 h,站点平均降雨强度为48.6 mm/h,降雨强度和降雨量远超区域历史水平。(2)泥石流流域面积、沟道纵比降、陡峭程度、沟壑密度、相对切割程度以及形态系数等地形特征,表明该区域的地形地貌条件有利于泥石流形成。流域陡峭程度集中在0.3~0.65,表明该区域泥石流过程存在与洪水交互出现的特点。(3)沟谷型和坡面型泥石流的汇水面积和起动坡度存在明显差异,汇水面积分界值为0.1 km^(2),起动坡度分界值为23°。沟谷型平均起动坡度为16°,坡面型主要在25°~50°的坡度上起动。泥石流的起动坡度随上游汇水面积增大而减小,起动临界地形阈值为1.54≤SA≤5.91。该研究可为今后区域泥石流监测预警和灾害防治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 王文马超张志张岩路璐
- 关键词:地貌特征起动条件
- 北京山区暴雨泥石流预警模型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北京山区泥石流多以暴雨类沟道侵蚀型泥石流为主,具有暴发频率低、间歇周期长、群发性显著等特点,在无丰富泥石流事件支持的情况下,泥石流预警一直是个难题。在北京地区已有泥石流预警模型校验的基础上,以泥石流流域降雨精细监测为基础,将场次累计降雨量(R)和最大小时雨强(I)视为反映暴雨泥石流雨场特征的二维离散随机变量,分析了不同雨场累计降雨量(R)和最大小时雨强(I)的联合概率分布特征,绘制了降雨安全等概率线;在此基础上,以近年来少数泥石流样本为基础,以降雨安全概率4%曲线作为北京地区泥石流预警线。研究结果表明:当雨强大于60 mm/h,过程雨量达到220 mm时,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极大,可满足现有地质环境背景下暴雨泥石流预警需求,并可为无丰富泥石流灾害样本地区的泥石流预警提供技术参考。
- 翟淑花于家烁程素珍刘欢欢冒建
- 关键词:暴雨泥石流
- 北京怀柔7·16暴雨泥石流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被引量:15
- 2021年
- 2018年7月16日北京怀柔云蒙山地区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国道G111和省道S310多处毁损,周边4个乡镇506人被迫紧急转移。本文通过灾害发生前后高清卫星影像解译和现场详细调查,研究了区域内典型泥石流沟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松散固体物质来源,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降雨激发条件,估算了容重、流速、流量等重要参数,并基于沟床块石稳定性分析改进了泥石流启动与降雨强度之间的关系式。研究表明,怀柔7·16泥石流属极端气象条件下短历时强降雨所激发的稀性泥石流,在连续2h降雨条件下,其临界激发雨强不低于8~15mm·h^(-1),物源主要来自于沟床堆积物的揭底输移,沟床岸坡松散堆积体侧蚀增加了物源补给,强降雨条件下很可能再次发生类似规模的泥石流。该研究可对今后区域内泥石流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 廖立业曾庆利袁广祥
- 关键词:暴雨泥石流
- 基于链式成灾过程的暴雨泥石流成灾效率评估被引量:2
- 2021年
- 泥石流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由于成灾过程的复杂性,利用模糊评价方法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成为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但传统评价方法忽视评价指标的内在联系与泥石流的链式成灾过程,导致了评价结果的失真。本文以暴雨泥石流为例将成灾过程划分为积蓄阶段与暴发阶段,选用二阶段DEA模型作为评价方法。并按所代表的成灾条件将原本的指标重新分类,根据每个成灾环节对应的发灾场、致灾力与灾害体现构建了暴雨泥石流二阶段DEA模型。评价后直接得到各阶段的成灾效率排名,并可根据因子冗余情况,分析流域整体或沟道个体的成灾特征,确定对应的防灾措施。
- 殷启睿陈舒阳刘航钊丁奎苏娜
- 关键词: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数据包络分析灾害防治
相关作者
- 唐川

- 作品数:271被引量:3,340H指数:36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泥石流 汶川地震 滑坡 震区 地质灾害
- 周伟

- 作品数:115被引量:159H指数:6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泥石流 放射性测量 脉冲 机器人 数据采集分析
- 铁永波

- 作品数:110被引量:1,305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 研究主题:泥石流 地质灾害 城市灾害 层次分析法 滑坡
- 梁京涛

- 作品数:36被引量:57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 研究主题:泥石流 汶川地震 遥感 震区 地质灾害
- 周春花

- 作品数:25被引量:544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 研究主题:暴雨 泥石流 城市灾害 暴雨泥石流 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