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6篇“ 曹禺戏剧“的相关文章
- 曹禺戏剧结构论探析
- 2024年
- 在常年的表演专业教学当中,有一门课程为“名著片段剧”,我们会选择《雷雨》《日出》《原野》等经典戏剧作品当中的段落,作为教学排演的选材。受西方戏剧理论的影响,曹禺的代表作品中,很明显存在“三一律”的特征。但他的戏剧又不局限于“三一律”,并且为了打破这种创作上的因循,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他的这种探索和尝试有其内在及外在的动因。
- 梁贝
- 关键词:三一律戏剧结构
- 曹禺戏剧艺术风格研究分析
- 2024年
- 作为中国伟大的剧作家和文学家,曹禺先生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变革性。其早期作品如《雷雨》和《原野》展示了艺术家对生活和伦理的不懈追求。而在随后所创作《日出》等作品中,叙事技巧和创作思想的变化给曹禺的戏剧作品带来了新的关注。无论是戏剧还是其他艺术形式,曹禺都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技巧在其中游走。但无可否认的是,相较于部分剧作家的高产、稳定,曹禺先生的创作高峰并不持久,这也给现代戏剧创作留下了巨大的遗憾。本文分析了曹禺戏剧艺术风格的相关研究,在总结有关研究成果的同时,对曹禺戏剧的风格特点发表了一些看法。
- 王立元
- 关键词:戏剧艺术
- 从《北京人》看曹禺戏剧的“契诃夫色彩”
- 2024年
- 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界的泰斗,契诃夫给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带来深远影响。其创作了《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经典剧作而享誉世界。他以精妙的笔墨生动地刻画了俄国百姓的普通生活,一字一句间饱含着对底层人民的关切和怜悯。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被誉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日出》是曹禺首个体现“契诃夫色彩”的剧作,在该剧的创作过程里,曹禺进一步吸收了契诃夫式戏剧风格的精华,并在之后的《北京人》中,“契诃夫色彩”展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契诃夫和曹禺同处于时代更替的过渡时期,他们作品都从社会变更的细节出发,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主题,正因为如此,《北京人》也获得了更深层次的研究价值。本文从象征手法、生活化氛围的营造和人物形象塑造三个方面探究了曹禺戏剧《北京人》中的“契诃夫色彩”。
- 周伊晞
- 关键词:契诃夫《北京人》
- 曹禺戏剧中的非行动性叙述研究
- 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其作品中蕴含着他丰富的创作个性与艺术独创,曹禺的笔下诞生了一系列生动鲜明、逼真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成为了戏剧史上的经典角色。同时,曹禺也重视对人物行动、言语之外的非行动性要素的叙述。本...
- 金子琦
- 关键词:曹禺戏剧
- 论“位格”与曹禺戏剧人物的个体精神
- 2024年
- “位格”这一西方文化概念,是指人具有个体独立性,能自由把握自身的本质力量。在儒道佛文化辐射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鲜少出现具有“位格”的文学作品与个体形象。“五四”运动之后,“位格”在曹禺的戏剧创作中得到体现,填补了中国知识分子探求个体精神的实践空白。曹禺在其戏剧代表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中,便充分发掘了典型人物的个体精神,表现了人物的“位格”属性与人物在“位格”缺失下的精神状态。
- 吴静
- 关键词:主体性曹禺戏剧
- 曹禺戏剧伦理叙事的特征及其剧场性效果
- 2024年
- 曹禺戏剧的剧场性很强,与其民族化的伦理叙事关系密切。曹禺戏剧不仅描写了家族伦理、社会伦理和国家伦理的不同层面,而且往往是交织起来表现,呈现了生活的复杂性,表现了思想的深刻性。他以深入人物灵魂的内视角展开伦理书写,在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发展历程中展示伦理问题的重要影响力,其伦理叙事不仅是多向的、复杂的,而且充满悖论性,但都蕴含着破坏性。这种伦理叙事不仅加大了塑造人物的力度、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表现思想的深度,而且增强了戏剧的艺术张力,扩张了现场的交流场域,激活了作品的剧场性,既使精英内涵通俗化,又使世俗生活陌生化,还使性格描写精细化,反映了曹禺执着的艺术追求,呈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 刘璨刘家思
- 关键词:曹禺研究伦理叙事
- 现代性视野下曹禺戏剧的疾病书写研究
- 2024年
- 在多数作家笔下,疾病往往预示着旧时代的崩坏、旧式人物的灭亡,“各种旧式人物,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对于社会的某种游离和边缘状态,他们都无法在社会的潮流中寻找到他们的位置,疾病都是他们生存状态的外在表现。因此,疾病和死亡作为‘旧’的象征,也无可辩驳地成为有利于现代性认同的书写工具”[1],然而在曹禺笔下,疾病往往与现代性人物相伴而来,成为现代性的某种特质——身体雄健却精神低幼,精神疾病反而带有进步意味。
- 杨一丹
- 关键词:曹禺戏剧现代性视野精神疾病
- 曹禺戏剧中闯入者与出走者的人物结构模式探析
- 2024年
- 曹禺的戏剧常以闯入式结构营造戏剧冲突,剧中多塑造一个闯入者形象,同时曹禺戏剧承接了易卜生笔下娜拉“出走模式”的链条,在戏剧中也时常生成一个出走者形象,闯入者与出走者随着情节发展在冲突中生成各类人物结构模式。曹禺戏剧中的闯入者、出走者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心理内涵,在戏剧作品中发挥着制造戏剧冲突、关注社会问题等作用。将二者进行比较分析,能更好地把握曹禺戏剧人物形象的生成方式,揭示曹禺戏剧所反映的深层社会矛盾,探究曹禺生命意识转化为戏剧文本的过程。
- 唐雨晴
- 关键词:闯入者
- 曹禺戏剧《原野》的意象类型
- 2024年
- 曹禺的戏剧《原野》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作者通过表现主义的创作手法,利用多样的意象传达出对原始生命活力的呼唤,展现出两种文明的博弈。文章通过对《原野》中的意象类型分析,研究曹禺戏剧蕴含的思想精神和文化内容,揭露《原野》想要表达的创作思想,感受曹禺戏剧中深厚的艺术魅力。
- 王芳
- 关键词:《原野》意象类型戏剧
- 曹禺戏剧与左翼电影
- 2023年
- 一、曹禺戏剧与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运动电影和戏剧有着亲缘关系,中国电影和现代话剧的诞生和发展颇有交织和互动。中国电影几乎与新剧同时起步,早期新剧家有不少涉足电影,甚至在电影界更见成绩,比如郑正秋和徐卓呆等人。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的重要发起者和参与者与戏剧的渊源就更深了,洪深、田汉、夏衍等人就同时在戏剧和电影领域深有影响。
- 祝宇红
- 关键词:左翼电影郑正秋曹禺戏剧现代话剧新剧
相关作者
- 刘家思

- 作品数:95被引量:116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广播剧 剧场性 金枝 曹禺戏剧 刘大白
- 王俊虎

- 作品数:168被引量:164H指数:4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老舍 文学创作 延安文艺 延安时期 视域
- 何宇宏

- 作品数:20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电力学院社会科学部
- 研究主题:曹禺戏剧 叙事策略 话语策略 女性言说 叙事性
- 张耀杰

- 作品数:94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 研究主题:《日出》 曹禺戏剧 宋教仁 中国社会 贷款保险
- 周桂华

- 作品数:14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科学技术处
- 研究主题:曹禺戏剧 剧场性 刘大白 鲁迅研究 人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