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篇“ 曼哈顿工程“的相关文章
- 论埃姆斯实验室对美国曼哈顿工程的贡献
- 2024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应对纳粹德国潜在的核威胁,美国联邦政府在情报部门和学术界的双重压力下,与爱荷华州立大学在核科学领域展开了合作,并成立了埃姆斯实验室。该实验室不仅为曼哈顿工程提供了包括高纯度金属和稀土元素在内的大量工业产品,也在核科学领域展开了学术研究,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美国核工业的进步。
- 杨浩南
- 关键词:曼哈顿工程核科学
- 欧陆科学家与罗斯福政府的曼哈顿工程
- 2023年
- 20世纪30年代末,在欧陆科学家的积极游说下,罗斯福政府秘密启动了美国的铀裂变项目。随着英国技术情报的传入,华府决定全面推进原子弹研制工作。后来,美国军方逐步接管原子弹项目,并将其冠以“曼哈顿工程区”之名,以达到掩敌耳目之效。欧陆科学家不仅奠定了“曼哈顿工程”的理论基础,更以实际行动,为原子弹研制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毋庸置疑的是,“曼哈顿工程”作为一项史无前例的科学联合行动和国家绝密工程,其在学科发展、培育科学新生力量、基础科学研究及发明和专利等方面,影响深远。
- 李帅
- 关键词:罗斯福政府曼哈顿工程
- 曼哈顿工程的保密工作就是一个笑话
- 2021年
- 震惊!英国派遣参加美国曼哈顿工程的德国流亡科学家是苏联间谍。时间线中的相关背景在本专栏里、我已经写过4篇和原子弹有关的故事,我们先结合这4个故事,将有关原子弹历史的时间线整理一下、因为这对于我要讲的第5个故事非常重要。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理论,随后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发展了这一理论.他们两人成为原子理论的权威。
- 江晓原
- 关键词:曼哈顿工程原子理论保密工作原子弹卢瑟福
- 美国核研究的发展和“曼哈顿工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8年
- 美国的'曼哈顿工程'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颗原子弹,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进程,它标志着世界进入了一个核的时代,对世界政治经济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尽管美国强大的经济、工业和科技实力是'曼哈顿工程'成功的基础,但来自欧洲的难民物理学家和英国的技术情报起到了不应忽视的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 耿志
- 关键词:曼哈顿工程第二次世界大战
- 神秘的曼哈顿工程
- 2015年
- 制造了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是20世纪最神秘、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科学工程,这些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不仅震惊了世界,也改变了世界。“曼哈顿工程”的第一推动者核裂变(又叫核分裂)是指由重的原子核(主要是指铀核或钚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形式。核裂变的发现者之一是奥地利籍的犹太科学家莉泽·迈特纳。
- 王洪鹏
- 关键词:曼哈顿工程科学家原子核核裂变原子弹
- 曼哈顿工程与美国科技制度变迁:一个“社会运动”的诠释被引量:7
- 2015年
- 基于资源动员理论、政治过程理论和社会结构理论的整合分析框架,将二战期间的美国"曼哈顿工程"视作由政府、军队、科学家、工程师和工业企业家等自上而下联合发动的一场社会运动。这场运动得以实现的原因在于领袖、参与者与支持者的转换,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导致了强政治机会结构的出现和强内生组织的形成。这场运动的后果是解放了社会对科学家与科学技术应用的认知,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迁,使得美国的科技制度从"小科学"进入到"大科学"。在新的社会结构下,美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资源依赖"转变为"以知识为基础"。
- 黄振羽丁云龙
- 关键词:曼哈顿工程社会运动资源动员社会结构知识经济
- 8.曼哈顿工程
- 2014年
- 1941年,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批准了一项致力于研发原子弹的秘密计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美国就已经紧锣密鼓研制终结战争的武器了。1939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给罗斯福总统写了一封信。
- Romesh Ratnesar Evan Applegate 赵萌萌
- 关键词:曼哈顿工程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总统富兰克林爱因斯坦原子弹
- 美国陆军新世纪的“曼哈顿工程”
- 2012年
- 自从冷战开始,争霸的美苏双方不断发展完善毁灭对方乃至毁灭全世界的武器装备。核武器作为"终极武器",其威力和投射工具不断完善。弹道导弹作为核武器投射的一种重要工具,其发展已经相当完善。更重要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
- 东翼
- 关键词:曼哈顿工程美国陆军核武器高超声速战略武器突防能力
- 曼哈顿工程——参与者的忏悔
- 2011年
- 自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过去短短一百多年时间里,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改天换地的作用.电灯照亮了漆黑的夜空,汽车和飞机缩短了时间和空间,实现古人“一日千里”的愿望;电脑和互联网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人类在热衷于科学技术追求的同时也要看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反思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本期推出科学反思栏目,供大家探讨。
- 刘旭
- 关键词:曼哈顿工程参与者忏悔信息时代
- 著名项目范例简析——曼哈顿工程被引量:4
- 2010年
- 范例名称:曼哈顿工程(Manhattan Project)发生时间:1939年8月2日至1946年12月31日发生地点:美国、日本综合背景:最早注意到核裂变价值的是德国科学家,他们在核裂变研究中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39年初,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波尔从两位刚从德国逃亡出来的物理学家那里知道德国已经开始研制原子弹的确切消息。由于核能具有巨大威力,如果纳粹德国抢先制造出原子弹,那么,人类就将面临史无前例的核灾难。
- 翠屏山左阳
- 关键词:曼哈顿工程纳粹德国物理学家核裂变原子弹
相关作者
- 耿志

- 作品数:18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英美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同盟 核力量 曼哈顿工程
- 曾开富

- 作品数:25被引量:127H指数:6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 研究主题:教育哲学 研究生教育 协同创新 学科 创新教育
- 杨舰

- 作品数:50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润滑油 科学技术史 手机技术 手机 科技资源
- 赵建军

- 作品数:100被引量:624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 研究主题: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低碳 低碳经济
- 张发现

- 作品数:5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昆明陆军学院
- 研究主题:脱色 脂肪酸 影响因素 阿波罗工程 信息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