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7篇“ 术后卧床时间“的相关文章
-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费用。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前及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与生活质量量表(QOL)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AD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利于预后发展,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刘翠翠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并发症
-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腰椎穿刺术后卧床时间及体位的临床研究
- 第一部分 目的:将缩短腰椎穿刺术后卧床时间,改变卧床体位对相关并发症的影响进行Meta分析,从而确定腰椎穿刺术后最佳的卧床时间及体位。 方法:检索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WebofS...
- 虎洁婷
- 关键词:腰椎穿刺术卧床时间卧床体位
- 文献传递
- 缩短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缩短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从手术结束至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行把握和解析,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结果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从13.02小时缩短至6.12小时。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缩短了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降低了平均住院日,提高了住院患者满意度,在患者受益的同时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值得推广。
- 董宪张红菊胡雪慧郝亮李雪李丹李星星田佳兴王彤李娟
- 关键词:品管圈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卧床时间
- 品管圈活动对缩短老年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缩短老年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的效果,更好的服务患者。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2016年4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老年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和比较两组老年手术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改进幅度超过20%。结论:在普外科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韩莹毅谢月华夏钕
-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老年患者术后卧床时间
- 开展品管圈活动缩短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缩短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为活动主题,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的现况进行调查,分析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的原因,对调查后导致影响老年手术患者下床活动的因素进行干预制订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老年术后患者卧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缩短(P<0.01),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缩短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鲁先娥陈俊春赵梅珍
- 关键词:品管圈老年术后卧床时间
- 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卧床时间的探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的最佳卧床时间。方法选取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术患者210例,按照分层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A组及观察B组均在术后采取局部穿刺部位绷带8字形的加压包扎,卧床时间分别为2 h、4 h,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局部沙袋压迫,制动时间为8 h,比较3组的不同卧床时间的效果。结果观察A组、观察B组的局部皮肤红斑、负性心理、排尿障碍、术肢体麻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术后4 h、6 h平均动脉压、脉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术后6 h平均动脉压、脉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后2 h卧床休息是减轻患者不适的有效方法,但过长的卧床时间反而对患者不利。
- 陈琼珍
-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介入治疗卧床时间
- 术后卧床时间在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后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研究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后缩短卧床时间对患者并发症以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57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患者,依据患者手术后卧床时间的长短,将其分成实验组29例以及对照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后并发症、不适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舒适度评分比较。结果实验组以及对照组进行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后,其囊带出血或血肿、电极脱位或断裂、肺部栓塞、气胸以及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手术患者不适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各不适症状腰酸背疼、睡眠障碍以及尿潴留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便秘以及腹胀的发生情况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的24h、48h以及72h,实验组的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缩短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卧床时间,在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并没有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可促进术后康复。
- 杨科金
-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卧床时间并发症护理
-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卧床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卧床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6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131例,对其采用局部6小时沙袋压迫穿刺后患者侧卧位或左右移动,经12小时静卧患者可进行活动。对照组130例,对其进行常规治疗,进行6小时沙袋压迫穿刺、12小时患肢制动以及24小时静卧。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卧床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伤口出血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腹胀等非穿刺部位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ACE术后缩短卧床时间至6小时是安全的;应用循征方法改进后的护理方法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乔艳
- 关键词:循证医学化学栓塞肝肿瘤卧床休息
- 老年患者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卧床时间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主要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是以一定强度和频率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为人工心脏起搏点带动心脏的一种治疗方法。老年患者易发生压疮、肠蠕动减慢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个别患者由于术侧上肢制动,出现肢体麻木、肿胀、甚至造成患者关节粘连。
- 周娟华张珠凤
- 关键词: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老年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起搏器安装脉冲电流刺激
- 老年患者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卧床时间对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后的卧床时间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老年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通过随机抽样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沙袋压迫伤口6小时,6小时后取半卧位并在床边活动。对照组术后常规沙袋压迫伤口6小时,绝对卧床24小时,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拆线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导线脱位、囊袋出血并发症、住院时间、拆线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后腰背酸痛、纳差、尿潴留、腹胀、睡眠障碍、肩关节酸痛等症状、体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缩短老年起搏器患者卧床时间不增加电极脱位、囊袋出血等重要并发症发生,同时能降低腰背酸痛、纳差、尿潴留、腹胀、睡眠障碍、肩关节酸痛等发生。
- 周娟华张珠风
- 关键词:老年起搏器卧床时间
相关作者
- 朱丽娟

- 作品数:8被引量:62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造影 术后卧床时间 经股动脉穿刺 护理
- 李雅静

- 作品数:36被引量:246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足趾 屈伸 护理 循证护理 妇科术后
- 孙惠萍

- 作品数:33被引量:290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理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 静脉溶栓
- 施建党

- 作品数:167被引量:680H指数:15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抗结核药 胸椎 疗效观察 人工骨
- 张丹云

- 作品数:8被引量:80H指数:4
- 供职机构: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造影 术后卧床时间 护理干预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