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5篇“ 构造-岩浆“的相关文章
- 滇西南地区原特提斯洋构造-岩浆演化的动力学过程:早古生代火成岩的证据
- 长期以来,关于原特提斯洋构造-岩浆演化及动力学机制一直是基础地质研究的热点问题。滇西南地区位于原特提斯构造域的东段,主要由一系列不同构造属性的微陆块和蛇绿混杂岩带组成。这些地质单元经历、见证并记录了原特提斯洋南向分支的长...
- 王晨
- 关键词:岩石成因构造-岩浆演化
- 巴基斯坦新特提斯构造–岩浆演化与重要金属成矿作用
- 2024年
- 巴基斯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印度、欧亚和阿拉伯三大板块的汇聚带,正同时发生着大陆碰撞和大洋俯冲作用,是研究地球系统深部圈层相互作用与成矿效应的绝佳天然实验室。但是,目前对于巴基斯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研究还不系统,对于巴基斯坦的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的背景和机制仍不清楚。笔者针对巴基斯坦不同类型的优势矿种开展了深入解剖和对比研究,系统梳理最新研究进展,围绕巴基斯坦新特提斯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响应的关键科学问题,分析铜矿、铬铁矿、铅锌矿以及碳酸岩有关的稀土矿床等重要金属成矿类型形成的构造环境以及与区域重大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总结巴基斯坦区域成矿规律,为资源潜力分析和境内外找矿勘查提供依据。
- 洪俊张辉善吕鹏瑞Tahseenullah KhanYasir Shaheen Khalil王志华张海迪
- 关键词:岩浆作用铬铁矿斑岩铜矿碳酸岩
- 藏北热帮地区花岗质岩脉形成时代与成因:对碰撞后构造-岩浆作用的指示
- 刘飞
- 洋中脊弯折带的构造-岩浆耦合作用:西北印度洋中脊火山锥及断层分布的约束
- 2024年
- 洋中脊作为全球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岩浆以裂隙式喷发为主,同时也存在中心式喷发火山锥。本文基于西北印度洋中脊大洋24航次的船载多波束地形数据,选择具有特殊空间位置和构造属性的北部弯折带作为研究靶区,应用定量地貌学方法分析火山锥形态特征与空间分布,探索区域火山作用与构造活动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火山锥沿洋脊纵向上的分布主要受控于岩浆供应量,但段内其横向上的分布不仅与岩浆供应量有关,还决定于火山锥岩浆通道的形成。火山锥的分布与断层分布密切相关,断层分布密集,易于火山锥通道的形成。弯折带的洋脊段除了受扩张力外,还受到北东方向的应力作用,使弯折带南翼发育有更密集的断层,更高的火山锥密度。该应力效应的产生与非洲板块的北东向推移、印度板块的逆时针旋转以及弯折带效应本身有关。火山锥形态特征与空间分布,对于理解洋中脊区域构造演化以及火山活动过程具有重要价值。
- 党牛余星余星吴招才邱中炎王叶剑李洪林
- 关键词:火山锥
- 科尔沁沙地粗—细组分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对定量物源及区域构造-岩浆演化事件的指示
- 2024年
- 追踪干旱—半干旱地区大型沙地的物源和风-河流相互作用机制对于理解陆地景观格局演变、地表过程与地貌动态以及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的联系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科尔沁沙地的物源仍存在较大争议,且缺乏具有统计意义的锆石U-Pb年龄数据库。因此,本研究对科尔沁沙地地表风成沙进行多点取样,根据不同粒级(<63μm和>63μm)选取1500颗碎屑锆石进行U-Pb测年分析,并利用逆向蒙特卡罗模型对其物源进行定量约束。结果表明,从目视定性的角度看,科尔沁沙地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非常相似。但定量重建结果显示沙地的物源整体上以中亚造山带的贡献为主(50.5%~61.3%),然而东南部体现出华北克拉通的绝对优势(~75.8%)。科尔沁沙地的物源存在空间异质性,沙地西部和北部的锆石年龄谱极为相似,与南部锆石年龄特征显著不同。科尔沁沙地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特征基本不受粒度分异的影响,但沙地东南部除外。本文认为,风与河流的协同作用及其由此导致的沉积分异和再循环作用解释了科尔沁沙地碎屑锆石的U-Pb年龄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科尔沁沙地在~2.5 Ga和~1.85 Ga的U-Pb年龄峰值分别是前寒武纪华北克拉通的生长、拼合与碰撞过程中的两期构造事件的产物。此外,~1.7 Ga的锆石年龄可能是对Columbia超大陆聚合与裂解的综合响应。古生代以来的锆石年龄峰值(500~400 Ma、300~250 Ma、130~110 Ma)记录了在古亚洲洋的俯冲闭合、蒙古-鄂霍次克海俯冲碰撞和古太平洋的俯冲、回退的区域构造背景下多期区域构造-岩浆事件。
- 汪烨辉谢远云迟云平康春国吴鹏孙磊刘若男
-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锆石U-PB测年
- 西南印度洋中脊49°E—52°E区域洋壳增生的构造与岩浆特征
- 2024年
- 慢速-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洋壳增生方式在沿轴和穿轴方向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岩浆供给贫乏地区或贫瘠时期,洋中脊扩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构造作用进行的.目前,我们对这种构造扩张程度较高的洋中脊洋壳增生的构造与岩浆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利用高精度船载多波束水深及重力数据研究了西南印度洋中脊(SWIR)49°E—52°E区域洋壳增生的构造与岩浆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洋壳增生的构造过程和岩浆活动随时空强烈变化.依据研究区地形坡度、曲率、粗糙度特征识别出了火山地貌、断层地貌、沉积地貌3种主要地貌样式,C型断层、E型断层、拆离断层3种断层样式.然后在垂直于洋脊的剖面上计算出构造伸展作用在整个扩张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即构造应变比率T值,从而间接得到岩浆增生比率M=(1−T)的值.不对称洋壳增生区域在两翼水深、T值以及地貌特征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此外,研究区T值、地貌特征尤其是断层样式在沿轴方向的变化规律与剩余地幔布格重力异常(RMBA)反映的岩浆供给变化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在岩浆供给贫瘠的区域,通常产生较薄的洋壳,T值较大,多发育水平断距较大的拆离断层和E型断层;在岩浆供给充足的区域,通常产生较厚的洋壳,T值较小,断层水平断距较小,多发育水平断距较小的C型断层.
- 冯博李江海陶春辉刘持恒
- 关键词:西南印度洋中脊岩浆活动
- 构造-岩浆-沉积-成矿耦合作用——“云南省新一轮找矿行动及基础地质研究新进展”专辑特邀主编寄语
- 2024年
- 2023—2024年,随着全国及云南省新一轮找矿行动计划全面启动,作为矿产资源大省,云南有责任、有能力在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中展现更大作为和担当。云南省具有战略性矿产资源禀赋优势,在统筹部署优势特色的31种矿产地质找矿工作中,有望培育形成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并进一步做好传统优势矿产产业基地。然而,云南仍有几个重要的构造-成矿事件及找矿重点问题值得关注。例如,云南西部三江及扬子板块西缘地区受三江特提斯构造域演化影响,形成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多期沉积-构造-岩浆-成矿复合叠加事件;东部扬子板块在哥伦比亚超大陆、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裂解过程中,形成一系列构造-岩浆-沉积-成矿事件;东南部华南褶皱带受特提斯与太平洋板块构造域叠加影响,形成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多期多层位复合叠加成矿事件等。鉴此,为主动服务于云南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地球学报》编辑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联合云南省各个地质单位在2024年第4期刊发14篇文章,作为“云南省新一轮找矿行动及基础地质研究新进展”专辑。专辑涵盖了基础地质、地质找矿、区域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型等多个研究方向,旨在为云南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找矿工作选区和部署提供科技支撑,促进云南省多个战略矿床产业基地建设、勘查开发和增储上产。
- 江小均
- 关键词:基础地质
-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南陵—宣城矿集区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 2024年
- 安徽南陵—宣城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一个新确立的矿集区,近年来找矿勘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笔者等在广泛收集以往区域地质调查以及最新地球物理探测和矿床地质勘查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矿集区地质构造、岩浆岩和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中生代时期区域构造作用与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的相互关系。研究认为,南陵—宣城矿集区构造上为一个受深大断裂控制的中生代—新生代陆相凹陷—断陷火山—沉积盆地,盆地之上叠置古生代地层构成的NE向指状展布的复背斜/逆冲推覆体,盆地基底地层组成和构造特征与盆地之上叠置的复背斜/逆冲推覆体基本一致,且两者均发育相同时代和特征的侵入岩及相关铜多金属矿床。南陵—宣城矿集区构造—岩浆—成矿特征总体上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其他地区基本一致,反映自中生代以来受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作用的控制,经历了强烈的陆内变形改造以及相应的多期次NW—SE向挤压作用和拉张作用。南陵—宣城矿集区构造—岩浆—成矿特征同时又具有其独特性,表现在其地质构造格架、侵入岩和矿床特征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其他火山—沉积盆地明显不同,反映其在区域构造空间以及地壳基底结构和组成上的差异,同时揭示南陵—宣城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跨构造单元复合系统的典型代表。
- 徐晓春金林森许心悦谢巧勤夏彩莲
-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江南隆起带
- 萍乐坳陷东段及邻区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
- 在中生代多板块汇聚背景下,华南板块边缘分别发生了陆-陆碰撞造山和洋-陆俯冲作用,并导致板块内部形成了复杂多期的构造-岩浆格局。萍乐坳陷东段及邻区位于华南板块东北部,其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和大规模钨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与华南板块...
- 胡擘捷
- 关键词: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
- 特提斯构造域岩浆作用与成矿
- 2023年
- 显生宙位于北方劳亚大陆和南方冈瓦纳大陆之间长期演化的特提斯洋,在新生代最终闭合形成了现今横穿欧亚大陆、全球规模最宏大的特提斯碰撞造山带。该带西起欧洲阿尔卑斯山,经土耳其-伊朗高原、巴基斯坦、喜马拉雅-青藏高原,东至中南半岛,全长超过12000 km,是与太平洋、古亚洲洋齐名的全球三大构造成矿域之一。根据演化历史,特提斯通常又被划分为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个阶段,分别代表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期间的大洋。
- 杨志明冷成彪朱经经高剑峰
- 关键词:冈瓦纳大陆特提斯构造域欧亚大陆演化历史古特提斯
相关作者
- 刘俊来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05被引量:2,340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显微构造 变质核杂岩 年代学 晚中生代 地质意义
- 裴磊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78被引量:616H指数:19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东昆仑造山带 地球化学 东昆仑东段 构造环境 勉略构造带
- 李文良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5被引量:21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金矿 金矿床 电阻率 成矿作用 金矿区
- 崔炳芳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7被引量:37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 研究主题:金矿床 成矿预测 凹凸棒石粘土 地质特征 成矿模式
- 杨巍然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10被引量:916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造山带 开合构造 榴辉岩 大别造山带 构造年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