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4篇“ 校正死亡率“的相关文章
- 应用叶片保护率与校正死亡率评价阿维菌素与氟虫腈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力被引量:5
- 2009年
- 研究了阿维菌素、氟虫腈两种药剂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3龄幼虫的毒力及对其取食的影响。Potter喷雾法处理后,两种农药处理中的试虫校正死亡率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升高,但叶片保护率却有降低趋势,且在阿维菌素低浓度处理中更明显。浸叶法处理后,试虫校正死亡率与叶片保护率均随时间的推移而升高,在阿维菌素的72h处理中,除了10.00mg/L、0.31mg/L两个浓度处理中试虫校正死亡率与叶片保护率相近外,其余均为叶片保护率显著高于校正死亡率。而氟虫腈的处理中,则除了12.50mg/L浓度处理中的叶片保护率与试虫校正死亡率相近外,其余均为试虫校正死亡率与叶片保护率相近。最后讨论了叶片保护率在农药毒力评价中的意义。
- 顾晓军田素芬刘文静
- 关键词:氟虫腈阿维菌素校正死亡率
- 继代培养球孢白僵菌对斜纹夜蛾幼虫毒力和产孢量的影响及菌株复壮研究
- 2024年
- 【目的】明确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连续继代培养过程中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二龄幼虫毒力、产孢量的影响,并进行菌种复壮研究,为进一步利用球孢白僵菌对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球孢白僵菌SCAUJH19继代培养10代,得到F_(1)~F_(10)代菌株并测定产孢量。采用浸虫法分别用F_(1)~F_(10)代菌株处理斜纹夜蛾二龄幼虫,测定其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毒力;建立模型分析球孢白僵菌继代培养代数、毒力与产孢量的关系及毒力退化规律。采用活虫复壮法对F_(4)、F_(6)、F_(8)、F_(10)代菌株进行复壮,比较复壮前后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毒力效果,并测定产孢量。【结果】球孢白僵菌F_(1)~F_(5)代菌株对二龄斜纹夜蛾幼虫毒力无显著差异,处理7 d时校正死亡率为42.44%~45.22%,而F_(6)、F_(8)、F_(10)代菌株对二龄斜纹夜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降至37.00%、22.94%、12.17%。F_(1)~F_(5)代菌株产孢量为9.65~10.43×10^(8)CFU/mL,F_(6)、F_(8)、F_(10)代菌株产孢量分别降至7.62×10^(8)、5.14×10^(8)、4.69×10^(8)CFU/mL。建立模型发现,菌株继代培养到F_(5)代后,产孢量随培养代数呈现指数下降,且产孢量与毒力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继代培养代数较少的菌株产孢量较高,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致病力较强。通过活虫复壮法对F_(4)、F_(6)、F_(8)、F_(10)代菌株进行复壮后,菌株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50%,且均高于原始菌株的最高致死率,复壮后菌株的产孢量均高于复壮前的产孢量。【结论】球孢白僵菌在继代培养4~5代后,产孢量逐代下降,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毒力也逐代降低,需进行菌种复壮;采用活虫复壮法可将继代后的球孢白僵菌恢复或提高至原有特性;同一菌株的产孢量可作为评价其毒力的参考指标。
- 陈记娟朱碧锋李皓龙SHAUKAT Ali吴建辉
-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复壮产孢量校正死亡率
- 不同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毒杀效果研究
- 2023年
- 为探索不同药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毒杀效果,本试验采用浸叶法喂食3龄草地贪夜蛾带有6种药剂的叶片,分析48 h后各药剂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测定结果和草地贪夜蛾在不同时间段的校正死亡率。结果表明,药剂处理48 h后,6种药剂毒力强弱排序为35%氯虫苯甲酰胺>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0%阿维菌素·除虫脲>10%溴氰虫酰胺>6%联苯菊酯·啶虫脒>2%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10亿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000 mg/L处理24 h后校正死亡率为83.33%,72 h后校正死亡率为100.00%;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100 mg/L处理24 h后草地贪夜蛾校正死亡率为6.67%,其他药剂处理24 h后草地贪夜蛾校正死亡率均为0%。
- 杨云金容夏清清符鹏杨凯龙芸
- 关键词:杀虫剂毒力校正死亡率
- 福州地区灰白蚕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高致病力绿僵菌筛选
- 2023年
- 为更好防治灰白蚕蛾Ocinara varians,室内饲养与野外调查相结合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对灰白蚕蛾4龄幼虫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法筛选其高致病力绿僵菌。结果表明:灰白蚕蛾在福州1 a 9代,世代重叠,平均40 d完成1代,5—10月为发生盛期;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MaFZ-13处理灰白蚕蛾4龄幼虫15 d后,校正死亡率为100%,僵虫率达60.00%,LT50为4.58 d,优于其他4个菌株;MaFZ-13孢子悬浮液浓度分别为1×10^(6),1×10^(7),1×10^(8)个/mL时,处理灰白蚕蛾4龄幼虫11 d后,校正死亡率均在92%以上。金龟子绿僵菌MaFZ-13防治灰白蚕蛾幼虫有广阔应用前景。
- 曾丽琼罗建松蔡守平尹丽钦丁滨波何学友
- 关键词:灰白蚕蛾幼虫金龟子绿僵菌校正死亡率
- 1株桉大毛虫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寄主范围测定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明确1株从桉大毛虫上分离得到的虫生真菌的分类地位和生防潜力,为丰富虫生真菌资源及桉树林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自然感染死亡的桉大毛虫上分离病原菌,经致病性鉴定后,通过菌株形态学特征观察及rDNA-ITS、EF1-α、β-tublin基因序列联合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以不同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与产孢量为指标测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用病原菌孢子液喷洒供试虫体测定其寄主范围;将病原菌孢子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的孢子悬浮液处理东亚飞蝗、红火蚁和马尾松毛虫进行毒力测定;使用病原菌生产的菌粉进行大田防治试验,调查防治效果。【结果】从罹病桉大毛虫上分离到1株虫生真菌菌株DMC01,经致病性鉴定确定其为桉大毛虫致死病原菌;经形态学特性分析和分子鉴定确定菌株DMC01为爪哇棒束孢(Isaria javanica),全光照(24 L∶0 D)、温度26℃、p H 7、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牛肉膏和酵母浸粉条件下最有利于其菌丝生长和产孢;菌株DMC01寄主范围初步测定其可寄生5目15种害虫,在1×10^(8)孢子/mL处理6~10 d后,4龄东亚飞蝗、红火蚁和4龄马尾松毛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00%。2020年菌株DMC01菌粉对桉树林所有害虫的平均防效为51.9%,2021年平均防效达79.1%。【结论】从自然感染死亡的桉大毛虫上分离获得1株爪哇棒束孢菌株DMC01,该菌株对桉树林害虫具有高致病力,具有作为生防菌剂的潜力。
- 樊春丽罗来凤温文照韦文飞韦继光
- 关键词:桉树虫生真菌寄主范围校正死亡率
- 不同药剂对法国梧桐方翅网蝽防治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21年
- 为明确当前主要防治药剂的效果并筛选高效防治药剂,选用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36%杀虫双水剂和20%杀虫单水剂(保林三号)等8种药剂,采用打孔注药的方式,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打孔注药防治方翅网蝽效果最好,防治后3、7和15 d,校正死亡率均可达90%以上,分别为90.8%、94.3%和93.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 贾功流
- 关键词:悬铃木方翅网蝽药剂校正死亡率
- 不同防治方式对法国梧桐天牛的防效研究
- 2021年
- 为明确不同防治方式对法国梧桐蛀干害虫天牛的防治效果并探究最佳防治措施,分别采用人工挖虫、药剂打孔注射(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毒签杀虫、药剂喷淋(8%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800倍液)及人工挖虫+药剂打孔注射+药剂喷淋组合防治的方式进行法国梧桐天牛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人工挖虫+打孔注药+药剂喷淋相结合的方式防治天牛效果最好,防治后15 d、1年虫口减退率均达到97%以上。
- 贾功流
- 关键词:法国梧桐天牛幼虫校正死亡率防效
- 烟芽夜蛾囊泡病毒3h株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感染特性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为寻找有效防控外来入侵物种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技术,以烟芽夜蛾囊泡病毒3h株(Heliothis virescens ascovirus 3h,HvAV-3h)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龄期草地贪夜蛾幼虫口服或针刺感染HvAV-3h后的死亡率、存活时间、取食量及体重,分析该毒株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感染特性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草地贪夜蛾1、2龄幼虫口服HvAV-3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2%和0,3~6龄幼虫针刺感染HvAV-3h后的校正死亡率则高达100.00%,感染HvAV-3h的幼虫均在幼虫期或蛹期死亡。3~5龄幼虫针刺感染HvAV-3h后的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健康幼虫;3~6龄幼虫针刺感染HvAV-3h后其体重和取食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重抑制率分别为67.79%、41.68%、16.31%和10.30%,总取食量抑制率分别为57.80%、33.90%、17.42%和41.82%;其中3龄幼虫针刺感染HvAV-3h后的体重和取食量被显著抑制,且蜕皮困难,最终在幼虫期死亡;部分4~6龄感染HvAV-3h幼虫能够完成化蛹,但是均无法羽化。表明HvAV-3h感染能够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幼虫,有望开发为草地贪夜蛾的生防制剂。
- 刘航廖用信陈壮美赵琳超黄国华
- 关键词:校正死亡率生防制剂
- 丘北县植保无人机飞防防治扁叶蜂防效评价
- 2020年
- 楚雄腮扁叶蜂是云南地方性的一种松树食叶害虫,严重危害云南松、华山松等松属树种。人工防治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防治效果不明显;传统人力背负喷霉防治,则由于树体高大,施药难以达到目标部位,影响总体防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林检站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云南森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植保无人机飞防楚雄腮扁叶蜂的试验,施用不同药剂6天后,扁叶蜂校正死亡率达到94.3%以上,取得良好防治效果。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楚雄腮扁叶蜂飞防,可大幅度节省防治经费和人力物力投入,是一种值得大面积推广的扁叶蜂防治技术。
- 吴家绍张俊飞付丽华孙天民赖正斌(图)饶建国(图)
- 关键词:扁叶蜂校正死亡率松属树种食叶害虫华山松
- 5种不同类型化学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毒杀效果被引量:4
- 2020年
- 为明确常用的5种不同类型化学杀虫剂的杀虫效果,本试验采用浸叶法室内测定了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48 h的致死中浓度(LC50)和连续96 h的校正死亡率。结果表明,药剂处理48 h后,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为5. 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15%茚虫威悬浮剂﹥2. 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虱螨脲悬浮剂。通过连续96 h的观测,5. 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稀释320 000倍)和15%茚虫威悬浮剂(稀释1 000倍)在药剂处理24 h后校正死亡率均在50%以上,药剂处理96 h后校正死亡率均为100%;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稀释1 000倍) 24~96 h校正死亡率从13. 89%上升到100%;10%虱螨脲悬浮剂(稀释1 000倍) 24~96 h校正死亡率从8. 33%上升到86. 76%;2. 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稀释1 000倍) 24~96 h校正死亡率从30. 99%上升到72. 73%。
- 陈莉侯艳红王文豪陈琦刘迪范志业李雷雷沈海龙李世民
- 关键词:化学杀虫剂毒力校正死亡率
相关作者
- 段玉玺

- 作品数:567被引量:2,133H指数:21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大豆胞囊线虫 大豆 线虫 南方根结线虫 胞囊线虫
- 陈立杰

- 作品数:379被引量:1,200H指数:17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大豆胞囊线虫 大豆 线虫 南方根结线虫 胞囊线虫
- 李新社

- 作品数:104被引量:470H指数:11
- 供职机构:邵阳学院
- 研究主题:发酵 丢糟 糖化力 百合 小曲
- 孙椒德

- 作品数:31被引量:100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茶树 黑刺粉虱 害虫 茶树害虫 茶丽纹象甲
- 吴光远

- 作品数:234被引量:731H指数:14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茶树 茶园 茶小绿叶蝉 茶丽纹象甲 茶尺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