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5篇“ 核质“的相关文章
- 阴地蕨属药用植物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的核质协同进化研究
- 2025年
- 目的为深入探究药用阴地蕨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子鉴定方法和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的进化规律,采集阴地蕨(Botrychium ternatum(Thunb.)Sw.)和蕨萁(Botrychium virginianum(L.)Sw.)开展序列测定和数据挖掘。方法本研究结合二代短读长和三代长读长数据完整测定并混合组装了阴地蕨和蕨萁的叶绿体基因组。利用组装结果、GenBank库和SRA库中的公开数据,提取叶绿体基因组编码区和核基因rbcS编码区分别重建了18种蕨类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随后开展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大小亚基编码序列rbcL和rbcS的适应性进化及共进化分析。结果两种叶绿体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39063 bp(NC_060644)和139372 bp(OR609363),物种之间有很高的共线性关系,物种内的反向重复区的共线性显著;分别蕴含着92个和78个cpSSR位点,具备作为分子标记的潜力。叶绿体基因组组装结果中的rbcL基因与转录组测序结果重建所得rbcS基因共进化分析表明:(1)蕨类植物中rbcL与rbcS基因存在显著的共进化网络;(2)RBCL、RBCS亚基中存在受到正选择的位点;(3)其中来自RBCL的位点11与RBCS的位点106既存在正选择又显示共进化,揭示蕨类植物的RuBisCO酶存在来自叶绿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的协同进化。结论本研究为药用阴地蕨属植物及近缘物种系统发育关系和分子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还为探索阴地蕨属植物RuBisCO酶的适应性进化与共进化提供了新视角,诠释了蕨类植物在长期适应地球环境变化中的细胞器与细胞核相互协同的进化规律。
- 曾宇灵朱明玉李伟刘义飞张景景张景景森林
- 关键词:叶绿体基因组
- 食用菌核质杂种研究现状及遗传机制
- 2024年
- 随着栽培模式的不断标准化,中国食用菌商业栽培菌种的遗传多样性逐步集中,主要为少量优秀栽培品种的衍生品种。面对不能轻易替换细胞核来源的现状,仅替换细胞质来源的核质杂种培育方式将是一个好的食用菌商业菌种改良方式。本文对食用菌核质杂种研究现状和遗传机制两方面进行了综述,希望能为食用菌核质杂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保障,为我国食用菌品种选育事业作出贡献。首先在阐述食用菌核质杂种概念、食用菌核质杂种获得方法特点基础上,明确食用菌种内不同基因型间核质杂种培育技术稳定出菇、核质来源明确、显著改变繁殖率的优势。其次,明确食用菌核质杂种遗传机制包括双亲细胞核配合、细胞核和线粒体配合两方面:双亲细胞核竞争式协作调控异核菌丝体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其中一个亲本核在基因表达量上占优势,为优势核;线粒体结构正确组装和功能正常发挥是核质杂种中细胞核和线粒体配合成功的关键,特别是氧化磷酸化系统中由细胞核和线粒体基因组共同编码的复合体。
- 宋春艳宋晓霞张美彦陈明杰尚晓冬谭琦
- 关键词:食用菌核质杂种细胞质遗传线粒体共同进化
- 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
- 2024年
- 为解决辣椒人工去雄制种成本高、种子纯度难以保障的问题,促进辣椒产业的良性发展,开展了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首先从代号为149的辣椒后代中发现了不育株,然后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的育种手段,选育出了辣椒不育系BC_(8)149A-2、保持系F_(10)149B-2、恢复系WYS-1。经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效果稳定性试验,保持系F_(10)149B-2对不育系BC_(8)149A-2的不育性恢复效果达到100%,是一对合格的不育系和保持系;经不育系与恢复系产量配合力测定,不育系BC_(8)149A-2与恢复系WYS-1杂交产量配合力表现最好,均显著高于对照哈椒6号。三系的获得提高了制种效率,降低了制种成本,解决了人工去雄不彻底而造成种子纯度不高的问题,为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提供了参考。
- 黄黎明熊灿阳侯志鹏胡泽华陈青奇
- 关键词:辣椒核质互作保持系恢复系选育
- 结直肠癌HMGB2蛋白不同核质分布的临床病理意义
- 2024年
- 目的探讨HMGB2蛋白在结直肠癌(CRC)细胞内的不同表达分布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2016至2020年间135例CRC根治标本存档蜡块及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RC组织中HMGB2蛋白表达分布,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HMGB2蛋白分布于CRC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其在细胞核中的表达分布与结直肠癌组织的低分化、深浸润、伴随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TNM分期晚密切相关,而胞质表达则与之相反(P<0.05)。HMGB2蛋白胞核表达的CRC患者总生存期及五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胞质表达以及胞质和胞核同时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HMGB2蛋白胞核表达可能有助于CRC进展和预后不良。
- 曾元凤袁经芳
- 关键词:结直肠癌临床病理意义
- 基于BIM+区块链+点工时+核质保的进度、质量、成本一体化管控新模式研究
- 随着核工业与民用工程的深度融合,如何确保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实施成为关键。探讨基于BIM+区块链+点工时+核质保的进度、质量、成本一体化管控在核民融合工程项目中的应用,通过结合核质保的高标准与点工时的精细化管理,以及BIM+...
- 王挺李宇刘长珍
- 关键词:BIM区块链
- 水稻核质基因互作型雄性不育的遗传和教学启示——以2024年全国甲卷理科综合第32题为例
- 2024年
- 核质基因互作是基因互作的一种,指细胞核中的基因和细胞质中对应的基因对个体性状的影响。2024年之前的高考题对基因互作的考查主要集中考查对两对或三对核基因互作(自由组合比例变式)的分析,命题特征是角度变化多、灵活和新颖,试题难度往往较大,能较好地考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层次,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核质基因互作类型的考查在2024年甲卷中出现,重新引起师生的重视。
- 姚晨李博雷超
- 关键词:基因互作理科综合命题特征教学启示试题难度核质
- 拟南芥核质转运蛋白TRN1参与干旱胁迫应答的机理研究
- 郭婷
- 一种降低残留线粒体的纺锤体核质置换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残留线粒体的纺锤体核质置换方法。所述方法将取出的含纺锤体的胞体再次进行了去胞浆操作,使得纺锤体周围的胞浆几乎脱离,剩下的胞体几乎没有胞浆,呈现出胞膜几乎紧紧包裹纺锤体的现象,从而大幅度降低线粒体残留。...
- 吕祁峰廖筱雨李文治谢雅婷马猛陈晨赵磊文司计强林开波匡延平
- 一种筛选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丹参的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丹参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以丹参为母本,白花丹参为父本杂交,取杂交种子栽培得杂交F<Sub>1</Sub>代;当杂交F<Sub>1</Sub>代的雄性不育植株作为母本,分别与亲代母本...
- 张利余燕姜媛媛杨在君吴一超杨瑞武廖进秋邓雪雪王龙柴松岳张云松林丽
- 不同质源粳稻雄性不育系的核质互作效应
- 臧嘉宁
相关作者
- 刘青杰

- 作品数:179被引量:30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电离辐射 基因表达 核质 染色体畸变 电离辐射诱导
- 赵骅

- 作品数:47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电离辐射 核质 微核 生物剂量估算 基因表达
- 刘春光

- 作品数:51被引量:25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小麦 普通小麦 异源细胞质 春小麦新品种 核质杂种
- 陆雪

- 作品数:109被引量:20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电离辐射 染色体畸变 基因表达 淋巴细胞 Γ射线照射
- 侯宁

- 作品数:30被引量:18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普通小麦 小麦 赤霉病 核质杂种 异源细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