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69篇“ 梗死性“的相关文章
- 脑心通胶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多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多发梗死性痴呆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多发梗死性痴呆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61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多奈哌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脑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反应蛋白-1(THBS-1)、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59/61),高于对照组的84.75%(5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空间执行能力、定向力、注意和延迟记忆、抽象思维和命名、语言流畅等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THBS-1、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目呆滞、头晕昏沉、嗜睡涎多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多发梗死性痴呆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认知功能评分,改善脑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的效果优于单纯多奈哌齐治疗。
- 肖晔
-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多奈哌齐多发梗死性痴呆
- 研究分析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患者使用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以本院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治疗病例为研究数据,调查中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入院时间在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范围内的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患者,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纳入10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常规治疗,50例)和中药组(给予患者常规联合中药治疗,共治疗50例)。我们使用了神经功能评分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生活质量简易量表(SF-36)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了评估。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的NIHSS评分都比治疗前要低,而ADL和SF-36的评分则高于治疗前;治疗完成后,中药组的NIHS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DL和SF-36的得分则明显高于参照组;统计学结果显示P都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病人应用中药治疗可有效地改善其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且不良反应小,可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且效果确切。
- 刘红彬
- 关键词:中药治疗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神经功能
- 脑心通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MID患者85例,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1)。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干预和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多奈哌齐口服,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白细胞介素18、丙二醛、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和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和长谷川简易智能评定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9%(4/44)、7.32%(3/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盐酸多奈哌齐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可减轻MID患者的炎症反应、氧化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提高脑血液灌注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 沈连华张冬梅崔杨慧
- 关键词:多发性梗死性痴呆脑心通胶囊炎症脑灌注
- 针刺颅底五穴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后循环梗死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针刺颅底五穴联合化痰通络汤对痰瘀阻络型急性后循环梗死性眩晕(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诊断为后循环梗死性眩晕(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辨证为痰瘀阻络证的病人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化痰通络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颅底五穴治疗,两组均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疗程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眩晕障碍量表(DHI)积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DHI积分、LDL-C、Hcy均显著下降(P<0.05);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BA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升高(P<0.05);DHI积分、LDL-C、Hcy显著下降(P<0.05)。结论:针刺颅底五穴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后循环梗死性眩晕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脑血流状态,调节脂代谢,保护脑血管。
- 方浩涛叶宇旋赵贝贝金远林黄汝成张芷如梁欢欢
- 关键词:痰瘀阻络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梗死性颈内动脉斑块性质的评价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脑梗死性颈内动脉斑块性质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颈内动脉斑块者90例作为对照组。评估两组斑块数量、位置、狭窄程度、斑块体积、斑块形态及特征。结果对照组图像血管管腔对比剂范围、浓度均匀。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图像责任血管的后端对比剂染色范围和浓度明显小于前端正常区域,呈现狭窄;部分斑块呈低密度,部分斑块内混杂高密度钙化,部分存在溃疡,表面不光滑。观察组和对照组斑块检测分别有310个、86个;观察组双侧、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百分比分别为38.06%、47.74%、52.26%,均高于对照组的13.95%、12.7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体积为(162.50±15.35)mm^(3),高于对照组的(54.27±10.29)m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形态不规则型、斑块溃疡、环形征及软斑块、混合斑块百分比分别为84.19%、59.68%、65.48%和27.74%、34.52%,高于对照组的17.91%、19.77%、24.42%和13.95%、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能够准确显示脑梗死性颈内动脉斑块状况、性质特点及颈内动脉狭窄程度。
- 刘俊代静静张宗峰时国建
- 关键词:脑梗死血管成像
- 头戴式艾灸结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小脑梗死性眩晕34例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头戴式艾灸结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小脑梗死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头戴式艾灸结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小脑梗死性眩晕34例。针刺穴取百会、风府、气海、关元及双侧完骨、风池、天柱、血海、足三里、太溪、支正、飞扬,留针30 min,每15 min行针1次。患者取仰卧位针刺时,佩戴头戴式艾灸器,艾灸孔对准百会穴及耳部施灸,共3壮。针刺和艾灸治疗每天1次,每周5次,2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2个月随访时观察患者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随访时患者DHI、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2%(30/34),随访时总有效率为79.4%(27/34)。结论:头戴式艾灸结合针刺治疗可改善气虚血瘀型小脑梗死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
- 申昊颖连清陈艳霞
- 关键词:气虚血瘀艾灸
- 益气调血-扶本培元药线灸对多发梗死性痴呆大鼠海马氨基酸含量及NR1、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观察益气调血-扶本培元药线灸对多发性梗死痴呆(MI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的氨基酸类递质氨酸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及相关蛋白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型(NR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作用。方法70只Wistar雄性大鼠采用数字随机法随抽取10只为正常组,余60只为栓子造模组;栓子造模组采用微血栓栓塞法造MID模型,经Morris水迷宫筛选出符合MID标准的40只后,按随机数字法将栓子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药线灸组和药线非穴组各10只。药线灸组给予益气调血-扶本培元药线点灸治疗,西药组给予盐酸美金刚灌胃治疗,药线非穴组给予两肋下非穴点药线点灸治疗,正常组、药线非穴组给予同药线灸组相同时间、相同程度的抓摸刺激。干预4 w后,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大鼠海马Glu、ASP、Gly、GABA含量,用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NR1、BDNF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海马组织Glu、ASP含量及NR1蛋白表达明显上升,Gly、GABA含量及BDNF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线灸组、西药组Glu、ASP含量及NR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Gly、GABA含量及BDN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药线灸组与西药组相比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药线非穴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调血-扶本培元药线灸可降低MID大鼠海马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Glu、ASP的含量,提高抑制性氨基酸类递质Gly、GABA含量,降低NR1蛋白表达,增加BDNF蛋白表达,从而保护海马记忆神经元,有效改善MID的认知功能障碍。
- 李玉秋罗本华张子扬
- 关键词:药线灸氨基酸
- 急性心肌梗死性介入治疗的优质护理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性介入治疗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本院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患者的手术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程度等指标展开比对,分析组间数据差异。结果统计两组患者的穿刺部位出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与休克的发生率,相比之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相比区别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性介入治疗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最为理想,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水平得以改善,值得推广。
- 梁志勇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优质护理
- 开颅手术后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皮质静脉梗死性脑出血11例临床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开颅手术后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皮质静脉梗死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自2011年6月至2019年9月收治11例开颅手术后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皮质静脉梗死性脑出血患者,均为开颅术中皮质静脉损伤所致,原发病为脑膜瘤7例、对冲性额叶脑挫裂伤2例、高血压脑出血1例、强迫症1例。现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末次随访时采用Engel分级评估患者癫痫发作的控制效果。结果11例患者术后4 h~7 d出现首次癫痫发作,其中局灶性知觉保留性发作2例、局灶性演变为双侧强直阵挛发作3例、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6例。复查头颅CT显示术区或邻近部位皮质及皮质下散在出血9例(血肿量15~50 mL),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5例,急诊行单纯血肿清除术3例,保守治疗1例。复查头颅CT显示术区少量弥散性出血伴严重脑水肿2例,保守治疗2个月后一过性肢体瘫痪恢复。11例患者随访(4.5±1.7)年(2.3~7.0年),末次随访时恢复正常4例;一侧肢体轻度至中度偏瘫5例,右眼视力轻度下降1例,长期昏迷1例。癫痫控制效果:Engel分级Ⅰ级8例,Ⅱ级3例。结论彻底清除血肿及失活脑组织能有效控制开颅术后皮质静脉梗死性脑出血患者的癫痫发作及再次出血。
- 郭效东王振华许鹏刘明辉郝文明杨新超路小奇李经纶姚安会王本瀚
- 关键词:癫痫发作脑出血静脉保护
- 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后循环脑梗死性眩晕的疗效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前庭康复训练对后循环梗死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2021-01—2022-06阜新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确诊为后循环梗死导致眩晕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对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以及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的评估。结果 协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调整干预前量表的分数后,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BBS以及DHI评分分别为31.95±0.49和35.85±0.71,而对照组分别为39.05±0.49和27.94±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后循环梗死性眩晕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以更好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其焦虑抑郁情绪。
- 李双赵艳华李月张立莹
- 关键词:眩晕随机对照实验有效性生活质量
相关作者
- 于建春

- 作品数:328被引量:1,793H指数:22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针刺 三焦气化 SAMP10 三焦针法 三焦
- 韩景献

- 作品数:411被引量:2,459H指数:26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针刺 针刺治疗 老年性痴呆 三焦针法 衰老
- 刘存志

- 作品数:255被引量:2,002H指数:22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 研究主题:针刺 针灸 血管性痴呆 针刺治疗 针灸疗法
- 罗本华

- 作品数:153被引量:744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针刺 针灸治疗 针灸 益气调血 疗效观察
- 王景周

- 作品数:282被引量:1,520H指数:20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性痴呆 脑出血 脑缺血 血管性痴呆大鼠 脑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