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1篇“ 棒曲霉素“的相关文章
棒曲霉素被引量:22
1989年
我院“七五”国家攻关课题《棒曲霉素测定方法的研究》已取得成果。本研究采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霉烂苹果为原料加工制成的果汁中的棒曲霉素。样品用乙酸乙酯萃取,分离出的乙酸乙酯层用碳酸钠溶液洗涤纯化,洗涤后的乙酸乙酯液经减压浓缩、蒸发至干,定容液作为进样试液。用键合型碳18柱作为分离柱。
蒋雄图虞左向
关键词:棒曲霉素抗菌素
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XG1对苹果上棒曲霉素产生菌的防治与抑菌特性
2025年
曲霉(Aspergillus clavatus)和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能够导致苹果腐败并产生有毒次级代谢产物棒曲霉素(patulin,PAT),严重影响苹果加工产品品质,威胁食用者的健康。该研究旨在筛选能抑制病原菌生长和产毒的拮抗菌,并探究抑菌特性以及对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从供试菌株中筛选出1株拮抗菌白地霉XG1(Geotrichum candidum XG1),在体外对曲霉和扩展青霉的抑菌率分别78.07%和83.71%,在苹果上对曲霉和扩展青霉的抑菌率分别为54.66%和63.56%。此外,G.candidum XG1在不同基质(PDB、苹果汁和苹果)中均可强烈抑制病原菌产生PAT。研究表明提高拮抗菌浓度以及确保接种时间越早或接种次序优先于病原菌,有利于提高抑制效果。同时,G.candidum XG1对病原菌的主要抑菌方式可能是基于营养与空间的竞争,但仍需进一步研究。经过40 d贮藏实验,发现G.candidum XG1能够控制苹果自然腐败,对苹果品质无不良影响。综上可知,G.candidum XG1对苹果上的棒曲霉素产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控毒效果,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王婷雯陈科伟杜木英杜木英
关键词:白地霉棒曲霉扩展青霉生物防治棒曲霉素抑菌特性
一种比率荧光层析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及在棒曲霉素检测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比率荧光层析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及在棒曲霉素检测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蓝色碳点的制备;S2、金纳米团簇的制备;S3、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本发明基于红色荧光猝灭、蓝色荧光打开的策略,通过巯基功能化AuNC...
蒋长龙徐诗皓杨亮林丹
基于适配体检测水果及其制品中棒曲霉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棒曲霉素是广泛分布于各种水果、谷物及农产品中的一种真菌毒,在较低浓度下产生持久性的毒性作用,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增加,棒曲霉素在水果及其制品中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引发广泛关注。适配体传感器因灵敏度高、耗时短、易操作及开发成本低等优点,在毒快速检测方面具有潜在的开发和应用优势。本综述从棒曲霉素适配体筛选入手,着重介绍了基于电化学、光学和光电化学原理的适配体传感器在检测毒中的原理、策略和应用,并展开分析其当前的发展现状、局限性和未来发展前景,旨在对水果及其制品中棒曲霉素有效检测和风险评估提供有益的见解,为棒曲霉素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汪淑雪王艳玲
关键词:棒曲霉素核酸适配体毒素检测
小GTPases对扩展青霉生长发育、棒曲霉素合成及致病性的调控
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是重要的采后病原真菌,可引起多种温带果实的青霉病。此外,该病原菌还会产生有害的棒曲霉素(Patulin)。小GTPases是单体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是真核生物信号转导...
张学梅
关键词:生长发育棒曲霉素生物合成
棒曲霉素在制备主动脉夹层疾病模型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棒曲霉素在制备主动脉夹层动物疾病模型中的应用。利用棒曲霉素在制备主动脉夹层的疾病模型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了主动脉夹层的新致病因——棒曲霉素,开拓了棒曲霉素一个新的应用领域,对于...
刘爽孙文长秦元华
二烯醇内酯水解酶用于降解棒曲霉素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二烯醇内酯水解酶用于降解棒曲霉素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二烯醇内酯水解酶Ahns在如下任一种的应用:A1)降解棒曲霉素;A2)作为棒曲霉素水解酶;A3)催化棒曲霉素水解;A4)制备棒曲霉素降解剂;A5)制备催化...
刘卫东高健王浩陈曦梁宵韩旭韦泓丽吴洽庆李金山马延和
一种青霉菌TG46及其在制备棒曲霉素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及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霉菌TG‑46及其在制备棒曲霉素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青霉菌TG‑46具有很强的代谢能力,通过发酵可代谢大量棒曲霉素,较现有棒曲霉素高产菌株扩展青霉FP2的产量提高近...
丁中涛周皓孙岳尹敏李洪涛
一种用于水果制品的棒曲霉素无损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果制品的棒曲霉素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获取不同棒曲霉素浓度的水果制品样本;基于所述水果制品样本得到光谱图像;基于所述光谱图像得到原始反射光谱数据;基于所述原始反射光谱数据得到特征波段;基于所述特征波段...
张芳谭心惠孟祥红
棒曲霉素的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3年
棒曲霉素作为一种有毒的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果蔬、谷物、坚果等食品及中药材中,并可通过食物摄入、皮肤接触等方式进入机体,进而对人类和牲畜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棒曲霉素具有基因毒性、免疫毒性、生殖毒性等多种毒性,能够损伤机体的肠、肾、肝等器官组织;棒曲霉素的毒性机制包括诱导生物大分子结构损伤、诱导氧化应激损伤、诱导细胞自噬、破坏肠道菌群稳态等。本文介绍近年来棒曲霉素在食品中的污染情况,重点阐述棒曲霉素的毒性及其毒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棒曲霉素的解毒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李勇单硕吴丹舟胡淑恒许子牧朱瑞瑜
关键词:棒曲霉素污染毒性毒性机制

相关作者

李博强
作品数:84被引量:32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棒曲霉素 降解 采后 灰霉菌 1-甲基环丙烯
田世平
作品数:223被引量:2,079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棒曲霉素 采后病害 采后 生物防治 果实
张占全
作品数:41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棒曲霉素 降解 灰霉菌 蛋白 灰霉病
薛华丽
作品数:94被引量:284H指数:10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
研究主题:棒曲霉素 T-2毒素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马铃薯块茎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
徐勇
作品数:102被引量:945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气调贮藏 采后病害 棒曲霉素 采后 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