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0篇“ 橘全爪螨“的相关文章
广东地区红掌危害调查
2023年
通过显微观察生活史与产卵量,开展广东地区红掌危害普查和调查,结果发现从若发育为雌成的当天不产卵,第2天开始每天产卵3~4枚,多则5枚,产卵历时8 d,每雌总产卵量约28.40枚。雌生命周期约为17.90 d,从卵期、幼期、若期到成期分别为5.56、1.42、2.52和8.40 d。主要危害红掌中下部老叶,以危害叶背为主,虫害发生初期叶背出现许多灰白色小点,严重时叶呈灰白色。不同红掌品种的危害虫情指数差异很大,‘维多’红掌受害最重,虫情指数20.4%;‘朝天娇’‘广花福运’‘红斑比诺’‘满天星’‘莉莉’5个红掌品种受害较轻,虫情指数均小于5.0%。本研究为提前预防虫危害和开展有效药剂筛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袁赟宿庆连易懋升夏晴牛文霞陈一新刘艳艳周晓云
关键词:红掌橘全爪螨生长发育周期产卵量
螺虫乙酯对柑和矢尖蚧的防治效果
2020年
为了检验螺虫乙酯对柑害虫和矢尖蚧的防治效果,明确其用药剂量以及对柑的安性,进行了本试验。结果表明,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 500~4 500倍范围内,各处理对柑的防治效果良好,持效期长;25%螺虫乙酯悬浮剂4 200~5 200倍范围内,对矢尖蚧1~2龄幼虫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同时,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柑叶片安,对天敌也无不适,可以用于生产上防治这两种害虫。
李鸿筠刘浩强冉春姚廷山胡军华丛林
关键词:螺虫乙酯橘全爪螨矢尖蚧药效
米尔贝霉素对的活性试验研究
2015年
为探究米尔贝霉素对的活性,室内进行了米尔贝霉素对雌成和若的毒力测定(LC50和LC90),及其对产卵和卵孵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米尔贝霉素对雌成和若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014 41和0.017 13mg/L,LC90分别为0.473 0和0.294 8mg/L。米尔贝霉素对雌成产卵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浓度越高产卵越少。在试验范围的高浓度区和低浓度区的米尔贝霉素能明显提高的卵孵化率,而在中间浓度区却可显著抑制其卵的孵化率。
黄振东蒲占湑胡秀荣林荷芳张小亚洪湖
关键词:橘全爪螨致死中浓度卵孵化率活性
不同品系γ氨基丁酸受体基因差异性分析
2012年
【目的】为明确γ氨基丁酸受体基因与抗性的关系,【方法】通过BLAST搜索,对GABA受体基因进行鉴定;进一步通过序列比对和Sanger测序,对敏感品系和噻酮抗性品系GABA受体基因SNPs进行分析和真实性验证;采用RPKM法对敏感品系和噻酮抗性品系GABA受体基因进行表达差异分析。【结果】从转录组中获得了19条GABA受体基因。通过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GABA受体基因序列比较和sanger测序发现Unigene11199_All有2个SNP位点。对GABA受体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发现,相对于敏感品系,抗性品系中部分GABA受体基因表达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抗性品系中有3条GABA受体基因表达上调,13条GABA受体基因表达下调,Unigene24440_All下调倍数最高[log2 Ratio(RS/SS)=-10.452479]。【结论】由此推断,抗性产生可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而Unigene11199_All和Unigene24440_All可能是对噻酮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
张云飞李晓娇岳建苏江高飞冉春
关键词:橘全爪螨抗性
种群空间分布与危害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理论分布的适合性检验、空间格局指标分析,对(Panonychus citri McG)在温州蜜柑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动态与危害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田间种群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低密度下偶尔符合Neyman A分布。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为疏松的个体群,个体群内成员间的分布为随机分布,个体群间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种群低密度下的聚集主要由环境因素引起,高密度下的聚集与该自身生物学特性有关。当田间种群数量达到某一危害级别时,相应级别的危害空间容积不超过总体空间的30%,相应的田间药剂防治面积也不应超过总面积的30%。
甘宗义朱红艳谭荣荣
关键词:种群
不同柑种质资源对抗性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不同柑种质资源对的抗性,为柑育种提供资源和依据。【方法】在室内采用离体叶片饲养,研究了16个柑砧木类型对生长、发育及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资源对发育历期、存活率及种群参数具有显著影响。取食‘朱砂柑’、‘野生金豆1号’、‘旺长金豆’、佛手等砧木叶片后的净增殖力分别为:0、2.216 7、2.273 6、4.888 3;而取食‘宜昌橙1号’、‘2号元’和‘枳柚变异’等砧木叶片后的净增值率分别为:31.666 7、32.958 3、41.956 7和53.494 7。【结论】表明‘朱砂柑’对具有绝对抗性,‘野生金豆1号’和‘旺长金豆’具有较强的抗性,而‘2号元’和‘枳柚变异’抗性最弱。
李俊丽岳建苏李晓娇张云飞江东冉春
关键词:橘全爪螨抗性评价
对双甲脒的抗性选育及其P450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对双甲脒进行抗性风险评估,弄清P450基因在Panonychus citri抗药性中的作用,在室内用双甲脒对进行了抗性选育和交互抗性研究,同时分析了双甲脒抗性和敏感品系P450基因表达差异。经过12代抗性选育,获得了双甲脒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比较,对双甲脒的抗性倍数达到26.32倍。抗性风险评估表明,对双甲脒抗性遗传力h2为0.148。螺酯、丁醚脲、炔特和三唑锡对抗性品系的LC50分别为敏感品系的16.85,4.98,2.13和2.05倍,表明双甲脒抗性品系对螺酯、丁醚脲、炔特和三唑锡具有明显的交互抗性。阿维菌素、苯丁锡、哒灵、矿物油对抗性品系LC50分别为敏感品系的1.10,1.21,0.67和0.99倍,表明双甲脒抗性品系对上述4种药剂没有显著的交互抗性。基因差异性分析发现,抗性品系中有16条P450基因发生了上调,27条P450基因发生了下调,其中CYP389A6上调倍数最高[log2ratio(RS/SS)=11.526],CYP389A2下调倍数最高[log2ratio(RS/SS)=-12.683],由此推断,CYP389A6上调和CYP389A2下调可能是对双甲脒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
冉春江高飞刘斌刘浩强李鸿筠王进军
关键词:橘全爪螨双甲脒抗性品系敏感品系P450基因
酮与阿维菌素不同配比对室内毒力测定被引量:12
2011年
选择噻酮与阿维菌素两种杀剂单剂,配制成不同比例的混剂,采用POWER喷雾塔喷雾法,测定对卵与幼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所有不同配比的混剂对卵的共毒系数均小于100,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而大部分配比的混剂对卵与幼的共毒系数大于120,具有增效作用,其中配比12∶1混剂的共毒系数为401.9,具有最好的增效作用。
余文杰胡菡青胡进锋
关键词:阿维菌素橘全爪螨混配共毒系数
HSPg0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通过克隆得到5个HSP90基因片段,NCBI登录号分别为:HM135195,HM173083-HM173086,获得的HSP90基因在NCBI的登录号为HQ257511,序列长2495bp,其中,包含2169bp的OR...
刘斌刘浩强李鸿筠冉春王进军
关键词:橘全爪螨基因克隆基因序列
文献传递
种群动态与环境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田间试验和数理统计对(Panonychus citri Me Gregor)田间动态及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进行探讨。在湖北温州蜜柑产区一年有2次虫口高峰,分别出现在5~6月和9~10月。温度是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与卵的田间增长在旬平均气温15~20℃时最快。虫口高峰一般出现在22~27℃、相对湿度为75%~83%时。长期阴雨不利于其种群发展,旬雨量超过100 mm引起种群密度急剧下降。如果环境条件适合则种群增殖力随其成密度增加而增强。田间天敌混合种群与害田间动态符合Leslie模型,当天敌量达到每叶0.05~0.08头时,可控制害种群发展。
甘宗义朱红艳谭荣荣刘先琴王盛桃
关键词:种群动态环境因素天敌

相关作者

王进军
作品数:419被引量:2,320H指数:27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柑橘全爪螨 嗜卷书虱 桔小实蝇 橘小实蝇 书虱
冉春
作品数:229被引量:603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柑桔 柑橘全爪螨 桔全爪螨 柑橘 抗性
李鸿筠
作品数:230被引量:624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柑桔 柑橘 柑橘全爪螨 药效试验 桔全爪螨
刘浩强
作品数:183被引量:473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柑橘 柑橘全爪螨 柑桔 抗性品系 桔全爪螨
豆威
作品数:97被引量:165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柑橘全爪螨 桔小实蝇 橘小实蝇 基因克隆 书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