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篇“ 欧氏六线鱼“的相关文章
激素诱导欧氏六线性腺发育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1998年
徐长安李军张士璀
关键词:欧氏六线鱼性腺发育激素诱导鱼类人工养殖
欧氏六线Hexagrammos otakii Jordan & Starks性腺发育的周年变化研究被引量:14
1997年
根据对青岛附近水域欧氏六线(已达性成熟年龄)性腺周年宏观和组织学观察,性腺发育可分为:①重复发育Ⅱ期;②开始成熟期;③接近成熟期;④临产期或产卵期;⑤产后期。按性腺指数变化并结合性腺组织切片确定,欧氏六线性腺发育在青岛海区一年一个周期,繁殖期在10月下旬至12月,繁殖盛期是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
郑家声王梅林史晓川张士璀
关键词:性腺生殖周期周年变化
青岛近海欧氏六线(Hexagrammos otakii J & S)年龄和生长的研究被引量:15
1993年
利用耳石作为欧氏六线年龄鉴定材料,结果表明耳石上的轮纹每年形成一次,即年轮。主要形成期是10月至翌年2月。提出耳石径与体长的关系式、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式。指出相对增长率和生长指标反映了生长各阶段的特点。并给出生长参数。
叶青
关键词:欧氏六线鱼年龄耳石
化学诱变剂在实验海洋食物链中的流动以及遗传毒性的检测——镉在褐指藻→中国对虾→欧氏六线实验食物链中的传递被引量:6
1993年
于1989年3月—1989年9月,利用极谱测定法研究了无机诱变剂Cd在3级实验食物(链从褐指藻经中国对虾至欧氏六线)中的传递,并对积累Cd的中国对虾和欧氏六线肌肉和内脏灰样进行了紫露草微核测定。结果表明,Cd浓度在传递中依次减少;经过6d喂食,Cd从褐指藻到中国对虾的传递比例为66.6%;经过7d喂食,Cd从中国对虾到欧氏六线的传递比例为29.9%。t测验发现,处理组对虾内脏灰样与肌肉灰样之间诱变性差异显著(P<0.01);处理组与对照组对虾内脏灰样之间的诱变性差异亦显著(P<0.01)。
秦松林光恒
关键词:遗传毒性中国对虾
青岛近海欧氏六线食性的研究被引量:15
1992年
青岛近海欧氏六线属底栖肉食性类,主要摄食类、甲壳类、多毛类和头足类等16个生物类群。本文还分析了饵料组成和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及摄食与消化器官结构相适应的情况。
叶青
关键词:食性欧氏六线鱼鱼纲
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Hilgendorf)及欧氏六线Hexagrammos otakii Jordan et Starks核型研究被引量:8
1992年
采用PHA体内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研究青岛近海常见的许氏平鲉和欧氏六线的核型,核型公式分别为2n=48,2m+46t,NF=50和2n=48,6m+16sm+20st+6t,NF=70。许氏平鲉的t组的第20对(t20)染色体和欧氏六线t组第3对(t3)染色体分别为各自核型中具随体的特征性染色体。此外,在两种中均未发现有异形性杂色体存在。
喻子牛孔晓瑜冯东岳谢宗墉
关键词:欧氏六线鱼核型
化学诱变剂在实验海洋食物链中的流动以及遗传毒性的检测 Ⅰ.无机诱变剂镉 (Ⅱ)镉从褐指藻向中国对虾以及从中国对虾向欧氏六线的传递
1991年
利用极谱测定的方法研究了镉在三级实验食物链(从褐指藻Phaeodactylcm tricornutum Bohlin经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到欧氏六线Hexagrammos otakii Jordan et Starks)中的传递,并对积累镉的中国对虾和欧氏六线肌肉和肉脏灰样进行了紫露草微核(Trad-MCN)的测定。结果表明,镉的浓度在从褐指藻经中国对虾得欧氏六线的传递中依次减少。在本实验条件下,镉从褐指藻到中国对虾的传递比例为66.6%,从中国对虾到欧氏六线的传递比例为29.9%。通过t测验发现,处理组对虾内脏与肌肉灰样之间的诱变性差异显著(P<0.01),处理组与对照组对虾内脏灰样之间的诱变性差异亦显著(P<0.01)。
林光恒秦松
关键词:遗传毒性中国对虾欧氏六线鱼
青岛近海欧氏六线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叶青
关键词:青岛近海六线鱼
鮋形目两种的染色体组型研究被引量:6
1994年
采用活体注射秋水仙素制备类肾细胞染色体的方法,对 形目的许氏平 Sebastesschlegeli(Hilgendorf〕和欧氏六线HexagrammosotakiiJordan&Starks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初步研究。许氏平 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8,其中一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全部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一对端着丝粒染色体具随体。欧氏六线2n=48,3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0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8对亚部着丝粒染色体和3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中1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具随体。
王金星赵小凡范春雷孙筱彦
关键词:欧氏六线鱼染色体组型
投喂频率对大泷六线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大泷六线又名六线欧氏六线,俗名"海黄",属鲉形目、六线科、六线属。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海和渤海。此耐低温,生存温度2~26℃,生长于近海,为冷温性底层岩礁。大泷六线味道鲜美、肉质细嫩,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者青睐,被称为"北方石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达140元/千克,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目前,该的繁育已经有学者进行了一些研究(胡发文等,2016;逯云召等,2021;于燕光等,2020),养殖模式以海上网箱养殖为主。
逯云召于燕光薄其康王国彬王帅马超贾磊
关键词:六线鱼养殖模式耐低温

相关作者

张士璀
作品数:142被引量:98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文昌鱼 鱼类 进化 牙鲆 青岛文昌鱼
林光恒
作品数:26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诱变剂 镉 遗传毒性 紫露草 化学诱变剂
秦松
作品数:230被引量:1,438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基因工程 重组别藻蓝蛋白 藻类 雨生红球藻 海带
叶青
作品数:3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青岛近海 欧氏六线鱼 耳石 年龄 食性
叶青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沉积物特征 海域环境 六线鱼 粒度成分 青岛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