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6篇“ 正常血压高值“的相关文章
- 合肥某公司职场高血压和正常血压高值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了解职场高血压和正常血压高值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职场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6月对合肥某集团公司在职职工2616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高血压及血压高值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并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与血压高值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43.12%,血压高值患病率为30.15%。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51.84%vs 22.47%,P<0.05),且患病率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加(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男性、年龄、肥胖、高尿酸血症、高血糖、血脂异常、脂肪肝、管理人员、饮酒(≥3次/周)、高血压家族史。在高血压人群中知晓率为41.50%、治疗率为30.18%、控制率为10.88%。结论该公司职场高血压、血压高值患病率高,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低。应加强职工对血压的监测,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从而降低职场高血压的发病率。
- 焦长青刘星黎冉陆红红张洁周碧蓉
- 关键词:高血压正常血压高值患病率知晓
- 正常血压高值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评估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对正常血压高值人群其未来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发病风险进行评估分析。方法以2017年成都市社区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按不同血压分组统计,分为理想血压组、正常血压高值组与高血压组,对每组人群ICVD发病相关的一般情况以及代谢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并分组进行ICVD发病风险评估。结果4802例有效调查人口中,共检出正常血压高值人群1140例,检出率为23.7%(标准化检出率为27.4%),其中男性43.8%(500例),女性56.2%(640例)。正常血压高值组与理想血压组比较,有多组危险因素暴露率增高,包括超重或肥胖,吸烟;以及多组代谢异常血症增多,包括单纯脂代谢异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国人10年ICVD发病危险度评分显示正常血压高值组评分低于高血压组,但明显高于理想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血压高值人群相较于理想血压人群存在更高的代谢紊乱比例,以及其他相关的危险因素暴露率,这种现象加大了其未来ICVD的发病风险。所以对正常血压高值人群的健康防控工作除了需考虑对其血压情况的监控,还需增加对其代谢异常,以及其他ICVD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控,根据ICVD评分情况考虑是否进行提前干预,以降低这一区间人群未来ICVD的发病风险。
- 游钫陈新云蒋小晶周小雁陈航
- 关键词:代谢异常检出率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 妊娠中期妇女睡眠时间与正常血压高值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了解妊娠中期妇女睡眠时间的分布,探讨其与正常血压高值(prehypertension,PHT)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7-2018年在广州市某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的妊娠20~28周妇女943名。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及医疗档案收集妊娠中期妇女的一般人口学信息、睡眠状况、血压、体重、身高及既往史等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比较各组间的睡眠时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睡眠时间与PHT的关联。结果妊娠中期妇女平均每天总睡眠时间为(10.41±1.67)h,平均夜间睡眠时间为(9.48±1.21)h,两者分布与年龄、文化程度呈负相关;总睡眠时间≥7 h/d的比例为98.33%,≥9 h/d的比例为80.97%;入睡时间点平均为(22∶42±1.24),两者分布与被动吸烟呈负相关;平均日间睡眠时间为(0.93±0.69)h,与总体力活动呈正相关。本研究PHT检出率为9.61%;未发现睡眠时间与PHT之间的关联。结论妊娠中期妇女睡眠时间较长,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体力活动、是否被动吸烟者中的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未观察到其睡眠时间与正常血压高值的相关性。
- 王晓彤唐努吴维佳潘雯婷吕雅杰陈丹羽代小维陈亚军静进蔡莉
- 关键词:妊娠中期睡眠时间血压
- 止痛安神口服液干预正常血压高值伴抑郁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止痛安神口服液配合生活方式干预正常血压高值伴抑郁临床疗效。方法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门诊及体检中心诊治的正常高值血压伴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单纯生活方式治疗,观察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加口服止痛安神口服液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应用治疗前后动态血压监测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疗效。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均能降低血压,但观察组降低血压的数值及抑郁量表评分降低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痛安神口服液加生活方式干预降低正常血压高值的血压疗效显著。
- 刘小软宋朝功
- 关键词:正常高值血压焦虑抑郁眩晕
- 正常血压高值者外周大动脉弹性的ROC曲线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观察正常血压高值者颈、股动脉弹性情况,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诊断界值。方法:对比分析正常高值者与对照组各动脉内中膜厚度、硬度指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脉搏波速度(PWVB);采用ROC曲线对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正常血压高值组颈(股)动脉的各弹性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β7.45(7.55)、Ep 93.50(86.50)kPa、PWVB 6.05(6.15)m/s、AC 0.835(1.035)mm^2/kPa作为正常高值者颈(股)动脉弹性异常的诊断界值时,敏感度与特异度均较高。结论:正常高值者外周大动脉弹性在内中膜未出现形态学改变前已降低,颈(股)动脉弹性异常的诊断界值分别为β7.45(7.55)、Ep 93.50(86.50)kPa、PWVB 6.05(6.15)m/s、AC 0.835(1.035)mm^2/kPa。
- 阚艳敏马琳刘洋刘水澎李晓松孙玉伟
- 关键词:外周动脉动脉弹性正常血压高值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 三步放松法对体检人群正常血压高值患者转归的效果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三步放松法对体检人群正常血压高值患者转归效果。方法:将400例体检中血压增高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坐位休息15 min,干预组采用三步放松法进行干预。分别测量血压、生理反应指标,评价主观松弛感。结果:干预组注意力集中、内心平静、手部温度、心理感受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手指皮电、指温测量值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较对照组趋于正常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步放松法有效纠正体检人群正常血压高值,提高主观松弛感。
- 张凤珠
- 关键词:体检转归
- 正常血压高值者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与早期动脉硬化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分析正常血压高值内皮功能损伤及其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1例Ⅰ级高血压病患者、正常血压高值者和健康体检者三组患者病例的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进而评价正常血压高值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及其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相关性。结果:A组与B组IMT结果均大于C组,两两之间的差异性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FMD结果则A、B两组小于健康组,两两之间的差异性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FDM与IMT之间通过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成负相关关系(r=-0.875,P<0.01)。结论:正常血压高值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发生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具有较大的相关性,说明正常血压高值患者也应当注意血压水平的控制。
- 罗燕娜
- 关键词:内皮功能损伤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 正常血压高值人群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正常血压高值人群行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分别纳入三组病例,其中A组为Ⅰ级高血压病患者,B组为血压高值的正常人群,C组为健康体检者,三组受试者均为50例。测量受试者肱动脉内径在静息状态下、硝酸甘油舌下含服以及反应性充血状态下的变化,对三组受试者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进行计算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受试者肱动脉内径在静息状态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时,三组受试者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性充血状态下,A、B两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低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内径变化率更低于B组(P<0.05)。结论对于血压高值的正常人群而言,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失调现象已然存在,其损伤程度在高血压患者中更为明显,临床对此应予以警惕。
- 罗燕娜陈文志林菜梅黄宏谢勤徐景仁
- 关键词:高频超声肱动脉正常血压高值
- 正常血压高值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肥胖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正常血压高值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与肥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健康体检者中正常血压高值者330例,根据颈动脉IMT值分为A组(IMT≥0.6 mm)103例、B组(IMT 0.6~0.8 mm)177例及C组(IMT≥0.8 mm)50例;选择同期体检血压正常者170例作为对照组。均测定身高、体重、腰围( WC)、体重指数( BMI)、体脂量( BFM)、净体重( LW)及脂肪重量( FW)等肥胖指标,统计分析颈动脉IMT与不同肥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C组IMT及BMI、WC、BFM、FW均显著高于A、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控制混杂因素后,颈动脉IMT与BMI、BFM、WC、LW、FW及收缩压(SBP)存在正相关性(P均〈0.05),与舒张压不存在相关性(P〉0.05)。以颈动脉IMT为因变量,BMI、BFM、WC、LW、FW及SBP为自变量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WC、FW进入了回归方程(P均〈0.05)。结论正常血压高值者SBP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BMI、WC及FW与颈动脉IMT的关系更为密切,可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 马丽史冉庚刘永
- 关键词:血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肥胖人体质量指数腰围
- 正常血压高值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正常血压高值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变化及其与血清肌酐(sCr)的关系,探讨正常血压高值患者BPV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18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水平分入理想血压组(NT组)、正常血压高值组(PH组)和高血压组(EH组),每组60例。行动态血压(ABP)监测,ABP参数包括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BPV参数包括24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V)、24h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BPV)、白昼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V)、白昼舒张压变异系数(dDBP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V)。分析sCr与BPV的关系。结果 NT组、PH组和EH组的sCr水平分别为(69.2±15.5)、(76.6±14.9)、(83.7±18.2)μmol/L,用协方差分析校正年龄、性别、血脂、血糖等因素对sCr的影响后,PH组的sCr显著高于NT组(P<0.05),EH组显著高于NT组和PH组(P值均<0.01)。PH组的所有ABP和BPV参数均显著高于NT组(P值分别<0.01、0.05),EH组显著高于NT组和PH组(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血脂、血糖等因素后,NT组的sCr与24hSBPV呈正相关[标准偏回归系数(β’)=0.231,P=0.049];PH组的sCr与24hSBPV(β’=0.347,P<0.001)、24hDBPV(β’=0.248,P=0.042)、dSBPV(β’=0.268,P=0.028)、nSBPV(β’=0.252,P=0.039)呈正相关;EH组的sCr与24hSBPV(β’=0.381,P<0.001)、24hDBPV(β’=0.279,P=0.017)、dSBPV(β’=0.368,P<0.001)、dDBPV(β’=0.272,P=0.021)、nSBPV(β’=0.294,P=0.009)、nDBPV(β’=0.263,P=0.031)呈正相关。结论正常血压高值患者的BPV明显异常,且与肾功能损害相关。
- 李志强胡春燕郑兴
- 关键词:正常血压高值血压变异性肾功能
相关作者
- 陈卫玲

- 作品数:18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
- 研究主题:健康体检 血糖 体重指数 空腹血糖受损人群 中青年男性
- 吴婷

- 作品数:63被引量:107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生物信息学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抗肿瘤 骆驼蓬
- 李南方

- 作品数:672被引量:2,657H指数:23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高血压 哈萨克族 高血压患者
- 谢宗林

- 作品数:21被引量:107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
- 研究主题:血糖 中青年男性 体重指数 正常血压高值 血压
- 洪静

- 作品数:164被引量:319H指数:9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哈萨克族 基因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