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4篇“ 武职“的相关文章
- 审时度势:明代武职冒支相关法律的制定、嬗变与重刑趋势
- 2024年
- 武职冒支在明代从未间断,且与逃军相伴而生,破坏了卫所制度,加剧了明代的财政问题。但明初对武职冒支较为宽纵,影响了《大明律》中冒支官粮律的制定。这条针对武职冒支的法律一直沿用至成化时才得以调整,通过颁行限定律文类事例,限制了冒支官粮律的使用范围,使该律几乎消失在明代司法实践中,引入盗仓库钱粮律,加重了对武职冒支的惩罚力度,引入死刑惩罚,试图减少武职冒支犯罪。虽然由于卫所制度的结构性问题使得武职冒支难以根治,但相关法律的调整与嬗变仍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效用,也展现出明代政府对法律的重视与运用。
- 常璐
- 关键词:明代法律
- 唐代武职事官阶官化论析
- 2024年
- 唐代武职事官阶官化是唐宋武官制度变革的先声。唐代官制的根本特点决定了武职事官需要广泛从事使职,以作为职官制度正常运行的补充。随着战争形势和军事制度的变化,武职事官兼任的使职长期化、固定化,造成了事实上的官、职分离,由此边军和禁军中普遍出现了将武职事官作为阶官的现象。唐代武职事官阶官化的发展与军赏形式转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并与文职事官阶官化的过程相联结。安史之乱期间,朝廷滥授高级武职事正员官,加速了武职事官阶官化的完成。
- 张明
- 关键词:唐代使职
- 北宋武职的荫补制度——以防御使、团练使为例
- 2024年
- 荫补制度是朝廷照顾权贵阶层政治身份而授予其子孙官职的一项制度化的特权恩惠。阶官化以后的防御使、团练使常用以表示官员的迁转,成为身份与地位的标识,适用这一迁转之制的,主要有宗室、宦官、外戚及高级武官等群体。为维护政局稳定,保障防御使、团练使的待遇,北宋朝廷对其给予荫补优待。终北宋一朝,无内乱之祸。由此,对于北宋武职的荫补制度,在给予足够重视的同时,也要给予肯定的评价。
- 任欢欢
- 关键词:北宋
- 从承袭供状看明末武职袭替制度
- 2023年
- 明代卫所武职家族流传下来的承袭供状史料为我们了解明末卫所武官袭替流程和变迁提供了可能。通过对承袭供状的初步研究,可发现:卫所武职袭替流程远比明会典记载的要繁复;为避免诈冒,“覆结”成为武职袭替的一个重要流程;卫经历司、地方上的府及布、按二司等文职官员深度介入武职世袭程序核查之中;应袭舍人比试地点直到天启年间仍在北京进行;对应袭舍人的承袭资格审查也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区别。另外,对供状史料的解读,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才有可能得出合理的解释。
- 吕善长
- 关键词:明末
- 武职好文:明代“将儒”杜文焕的文学活动与创作成就
- 杜文焕(1581—1650),字弢武,又字日章,号元鹤逸史、元鹤子、函三逸史。其出身于榆林武将世家,十三岁承袭荫封,历延绥游击将军,后擢延绥总兵官,加升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是晚明声名赫奕的军事将领。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比较...
- 韩紫宇
- 论北魏禁卫武职的文散化趋势--以五营校尉为例
- 道武帝开基立业,孝文帝迁都洛京,再到孝明帝大厦将倾,北魏王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一国的兴衰成败,沉浮俯仰牵扯政治、文化、社会、民族等方方面面,千头万绪难以尽述。作为昔日北魏扫灭群雄的凭籍,曾经骁勇善战,尚武事功的拓跋武士...
- 谢梦迪
- 靖难前后宣府左卫武官调卫考——以《武职选簿》为中心
- 2023年
- 靖难之役前后明代北部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御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洪武年间,明太祖为构建“塞王守边”的北边防御体系,在宣府创立卫所,并调入大批武官。永乐初,明成祖以调卫的方式将“靖难新官”安插入卫所中,重新掌握了对该地卫所的控制,并重塑了明朝北部的边疆防御体系。宣德时,调卫成为明廷应对政治军事变故的一种手段,在晋藩谋逆事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总体来说其性质仍是趋向常规化。靖难之役前后复杂的政治军事情势,使得明初调卫呈现出由常规转向特殊再趋向常规的变化轨迹,对这一过程的考察揭示出明廷对武官的调卫具有临时集中性与长期连续性的特征。
- 刘哲
- 关键词:靖难之役武官
- 郑和研究中的《武职选簿》问题——以《武职选簿》记载的金山卫下西洋官兵研究为中心
- 2022年
- 近30年来,研究者从明代《武职选簿》中发现愈来愈多参加郑和下西洋人员档案,其中包括6名金山卫籍军人。档案内容涉及下西洋期间几场重要战事的时间、地点、战况及部分参战人员奖励等史实,对于研究金山卫与郑和下西洋的关系、郑和船队在马六甲海峡围剿海盗历史提供了新的证据。这些新史料不仅有助于厘清郑和船队官兵来源真相,而且对郑和研究中长期秉持的若干结论提出商榷,认为郑和在马六甲海峡采取系列行动,体现了郑和下西洋治理天下秩序的性质。
- 时平
- 关键词:马六甲海峡
- 武职选簿所见靖难史事研究
- “靖难之役”是明初统治阶级内部为争夺皇位而爆发的一场战争。因胜利者朱棣即位后的刻意销毁,使相关文献传世较少,给后人研究这一段历史造成很大的困难。比如,当下研究对战争中的主体士兵几乎未曾关注。可幸的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牛宁宁
- 明中后期北边卫所武职纳级研究
- 武职纳级是明朝捐纳政策的一部分。明代武职纳级始于正统四年(1439年),北边卫所武职纳级则出现在景泰元年(1450年)。明代中后期,北边军费不断增长,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边地赈灾需求迫切,明朝财政入不敷出,无法满足庞大的...
- 张晓娟
- 关键词:明中后期
相关作者
- 尉迟晓春

- 作品数:18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图书馆 宣传栏 广告 高职院校 讲坛
- 徐望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武职 合同解除 军士 明中期 明代
- 周松

- 作品数:22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民族研究所
- 研究主题:明朝 洪武朝 边防 达官 北直隶
- 秦博

- 作品数:11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研究主题:明代 武职 文臣 封爵制度 洪武朝
- 孟凡松

- 作品数:22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顺学院
- 研究主题:卫所 明清 地方志 卫所制度 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