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6篇“ 死亡病人“的相关文章
2016—2020年广西某三甲综合医院死亡病人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广西某三甲医院2016—2020年住院死亡患者性别、年龄及死因变化趋势等特征,为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安全,合理分配医院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2020年广西某三甲医院病案首页,采用ICD-10对住院患者主要诊断进行分类,使用SPSS 27.0对住院患者的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6—2020年死亡住院患者共2439例,整体病死率除2020年外呈下降趋势;低风险病死率无显著性改善;死亡住院患者中男性1566例,女性873例,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病死率(χ^(2)=281.079,P<0.001);各类死因中构成比前三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29.77%)、肿瘤(24.68%)、呼吸系统疾病(21.77%);55岁以下患者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55岁以上患者呼吸系统病死率最高。结论医院需完善院科两级低风险死亡患者管理制度,强化老年医学及康复医学专业建设,优化危重患者入院流程,加强多学科联合诊疗。
刘昊祎张斯斯冯启明周琴
关键词:构成比死因分析
2015—2018年某医院住院死亡病人死因及费用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2015—2018年某医院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及死亡病人人均费用的变化,以加强疾病的防治,降低住院病人病死率。方法根据ICD-10国际疾病分类原则对某院近4年的住院病案首页进行疾病分类,对住院病人的前10位死因进行顺位,分析前10位死亡病人人均费用的变化。结果近4年中收治病人数增加3.64%,病死率上升0.09个百分点,住院死亡病人人均费用增加11.78%;男性死亡人数明显高于女性死亡人数,60岁以上年龄组病人死亡人数最多。死因顺位中,循环系统疾病居第1位,恶性肿瘤疾病居第2位,呼吸系统疾病及损伤和中毒依次排在第3和第4位。结论加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防治,降低住院病人的病死率。
张璞
关键词:死亡病人死因
北京地坛医院免费抗病毒治疗HIV/AIDS死亡病人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了解北京地坛医院2005-2018年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死亡病人的特征,为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地坛医院2005-2018年所有门诊免费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中的死亡病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死亡率,分析死亡病例特征。结果共有7 171名HIV感染者在此期间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死亡88人,男80人,女8人,总死亡率0.33/100人年,死亡病人的平均年龄48.8岁。死于艾滋病(AIDS)相关疾病和非AIDS相关疾病病人死亡率分别为0.21/100人年和0.07/100人年。63.6%(56/88)的病人死于AIDS相关疾病,死因前5位分别为:感染中毒性休克10例,结核病7例,淋巴瘤5例,除肺孢子菌肺炎外的肺部感染5例,隐球菌脑膜炎4例。21.6%(19/88)的病人死于非AIDS相关疾病,死因主要为非AIDS相关肿瘤11例,包括肺癌、直肠癌、肝癌及白血病等,其次为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5例。死亡病人基线平均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为(107±90)个/μL,其中,基线CD4细胞计数<200个/μL占78.4%。死亡时平均CD4细胞计数为(171±124)个/μL。结论本院抗病毒治疗病人死亡率较低,超过一半的死亡病人死因仍为AIDS相关疾病,免疫重建较好的病人主要死亡原因为非AIDS相关疾病。
杨涤魏凯王芳梁洪远吴亮倪量赵红心
基于EEG的深度昏迷和脑死亡病人脑区相位同步关系分析
脑电图(EEG)具有获取无创性、实时性、高时间分辨率的优点,它被认为是临床诊断深度昏迷和脑死亡病人的最为可靠的方法之一。在EEG分析中,相位同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定量分析方法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它可以分析大尺度脑皮层区域之...
张娜张建海曹建庭缪尧孔万增朱莉
关键词:深度昏迷脑死EEG相位同步
文献传递
急诊科524例死亡病人回顾性分析
2017年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急救科524例急诊科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对急诊死亡病例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死亡原因和特点,以总结经验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2010年1月-2016年6月我院524例急诊死亡病例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各年龄段死亡患者不同病因的死亡率。结果:524例急诊死亡病例死亡原'因中:各种严重创伤(46.56%)、心脑血管病(16.56%)和猝死(10.11%),位居前三。64岁以下人员是急诊室意外死亡的高发年龄段65岁以上主要死因为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慢性病,院前死亡数明显高于院内死亡数,男性(346例)死亡病人明显多于女性(178例)。结论:急诊科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多为严重创伤、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猝死、中毒。因此,要进一步降低急诊危重患者的死亡率,主要在提高急诊医务人员的抢救技能和加强推行科学合理的急救模式。
陈占龙张亮郝力
关键词:急诊科死亡病例
某院2010—2014年住院死亡病人统计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对某院2010—2014年住院死亡病人性别、年龄、死因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同时也为相关医疗部门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0—2014年住院病案首页资料,利用Exed对死亡病人年龄、性别和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5年中,该院住院病人病死率为0.47%,男性死亡病人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0.6;年龄构成以60岁以上的病死率居高。循环系统疾病居我院死亡病例死因之首,肿瘤居第2位。结论应加强对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和研究,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降低病死率,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何菊梅
关键词:住院病人死因病死率
普外科死亡病人血清降钙素原峰值变化趋势研究(附28例报告)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普外科死亡病例血清降钙素原(PCT)峰值变化趋势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8例死亡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疾病构成、并发症、死亡原因、PCT等临床因素,探讨PCT与并发症、死亡原因间的关系。结果感染相关并发症5例、非感染并发症23例。死亡前两周PCTmax(病人病程中PCT最高值)〈0.5μg/L4例,0.5~2μg/L5例,〉2~10μg/6例,〉10μL/13例。在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方面,报告为非感染因素与感染性因素病人的PCTmax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max〉2μg/[(5.0±1.0)d]及〉10μg/[(4.4±1.2)d]病人的存活时间分别短于PCTmax≤2μg/L/[(9,7±1.7)d]和≤10μg/L[(8.3±1.3)d]的病人(P=0.017、0.038)],且存活时间与PCT变化趋势呈正相关关系(r=0.554,P=0.026)。结论在死亡病例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分析中低估了感染因素;动态监测PCT有助于判断感染情况及转归,协助临床诊治危重病人
林超吴文川戎叶飞赵过超王单松楼文晖靳大勇秦新裕
关键词:死亡病人血清降钙素原并发症
死亡病人供心切取与保护的护理配合
2015年
通过对51例脑死亡病人供心切取的护理配合的观察与分析,总结提高手术护理配合的方法,以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脑死亡病人供心切取的配合技术。
程亮蒋威雷俊俊
关键词:脑死亡供心护理
2009-2013年某院住院死亡病人的统计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我院2009-2013年住院病人死亡原因,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供参考资料和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9-2013年住院死亡病人的病案资料,运用医学统计方法对其统计分析。结果男性死亡病人明显多于女性,死亡病人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主要死因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等。结论加强疾病预防与宣传教育,重视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规范治疗,以降低住院病人的病死率。
杨燕媚杨志平
关键词:住院病人死因病死率
6例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死亡病人的护理
2014年
总结6例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死亡病人的护理要点,认为该类病人需在化疗后初期做好静脉栓塞的观察及护理,早期识别PTE的先兆,可改善溶栓药物治疗效果,预防再发栓塞,减少PTE的发生及死亡
陈文利暨铭坚李平东
关键词:恶性肿瘤肺栓塞

相关作者

施永兴
作品数:84被引量:322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研究主题:安宁护理 社区卫生服务 临终关怀 恶性肿瘤 老年护理
白梅
作品数:54被引量:203H指数:8
供职机构:太原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率变异 高血压 自主神经功能 心率震荡 心率
彭瑞华
作品数:22被引量:65H指数:6
供职机构:太原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率变异 心率 自主神经功能 高血压 昼夜节律
李柳珍
作品数:9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病案管理 老年病人 死因分析 死亡病人 病案
全月英
作品数:17被引量:113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医院感染 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医院内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