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38篇“ 死亡病例分析“的相关文章
2009-2023年天津市某儿童医院住院儿童死亡病例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09—2023年天津市某儿科医院住院儿童死亡病例特点。方法收集天津市某儿童医院2009—2023年住院儿童的病案首页信息,分析2009—2013年、2014—2018年、2019—2023年三个时间段死亡病例的性别、年龄、疾病系统及死亡病种情况。结果2009—2023年,住院患儿共678145例,其中876例死亡,死亡率为0.13%;三个时间段的死亡率分别为0.28%、0.16%、0.06%,整体呈递减趋势(χ^(2)=383.962,P<0.01)。男性儿童死亡率(0.12%)显著低于女性儿童死亡率(0.15%)(χ^(2)=303.785,P<0.01)。婴儿期死亡人数最多(263例),青春期死亡人数最少(61例)。死亡疾病系统顺位在三个时间段的变化方面,循环系统疾病从第六位上升至第三位,肿瘤从第九位上升至第六位,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从第三位降至第八位。前十位死亡病种中,重症肺炎在三个时间段中均排名第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顺位由2009—2013年的第九位上升至2019—2023年的第三位。新生儿期排名第一的死亡病种为新生儿呼吸衰竭,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及学龄期排名第一的死亡病种均为重症肺炎,青春期排名第一的死亡病种为海绵窦脓肿。结论2009—2023年间天津市住院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儿科临床和预防工作应继续重点关注婴儿期的重症肺炎、脓毒血症患儿,以及海绵窦脓肿等病种,同时应加强对循环系统、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意外伤害、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控制,以有效降低住院患儿死亡率。
程方赵旻鹏张冉冉李丽静
关键词:住院儿童死亡病例死亡率
1例输入性恶性疟死亡病例分析
2024年
分析武汉市2024年1例输入性恶性疟的死亡原因以及青蒿素耐药情况,积累重症疟疾病例的救治经验,减少或避免重症病例的发生和死亡。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个案调查表、临床诊疗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该病例曾在非洲刚果金从事瓦工工作约9个月,回国后第8天发病,既往无疟疾病史。该病例初诊就诊于私人诊所,且存在误诊,6 d后病情严重遂入院。入院后8 h确诊为恶性疟,立即给与抗疟治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用青蒿琥酯注射剂治疗12 h、24 h、48 h分别经血涂片(厚、薄血膜)镜检发现疟原虫密度分别为3.2×10^(5)/μL、3.1×10^(5)/μL、3.1×10^(5)/μL,相较用药前疟原虫密度无明显数量级变化,疟原虫计数略微上升,考虑存在青蒿素耐药可能。患者于确诊后第3天因病情危重1月11日18时30分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本例病例初诊就诊于私人诊所,且存在误诊,病例发病到确诊间隔时间超过5 d,导致病人失去了最佳救治时间,同时,该患者感染的疟原虫可能存在青蒿素耐药性,最终导致该病例死亡的发生。
徐文秀陈芳刘聪罗华堂杨燕
关键词:恶性疟死亡病例
广西壮族自治区1例输入性恶性疟死亡病例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2023年1月1例恶性疟的死亡原因,为预防疟疾死亡病例发生提供参考。方法访谈接诊医生、会诊医生及患者家属,收集患者诊治过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病历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何某,男,53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人,2022年12月26日自非洲科特迪瓦务工返乡入境,2023年1月3日解除集中隔离后返回家中。2023年1月4日患者出现头晕、呕吐,自认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未予处理,1月6日上午患者出现发热(体温峰值40℃),伴全身乏力、咽喉痛,原有症状加重,以“肺部感染”收治入官城镇卫生院,予利巴韦林、地塞米松、头孢曲松钠等治疗。1月7日患者再次出现高热(40℃),遂出院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入院时测血压78/53 mmHg,完善检查提示血小板下降,降钙素原49.9 ng/mL,肝肾功能异常,胸部CT提示肺炎,予积极抗休克、抗感染治疗。1月8日患者血涂片发现疟原虫,诊断为疟疾(未分型,后经复核为恶性疟),建议立即转诊至省级疟疾定点医院抗疟治疗,但患者家属拒绝。1月8日13:27患者解暗红色血便700 g,神志模糊,予积极止血治疗。后经多方协调,调取治疗用“注射用青蒿琥酯”4支(60 mg/支),于1月8日18:59静脉推注注射用青蒿琥酯60 mg,同时辅以退热及补液等对症治疗,19:40患者出现严重低血糖,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血压在应用升压药情况下仍持续下降,1月9日凌晨3:00经综合治疗后患者休克仍无法纠正,神志昏迷,家属要求出院,7:00回到家中,7:30患者死亡。结论对于输入性疟疾,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尽早明确诊断,尽早使用抗疟药治疗,积极处理器官功能障碍,是避免出现患者死亡的关键。
肖芳张鹭黄景慧何晓凤宁玉芳廖柏明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恶性疟死亡病例多器官功能障碍
基于DRG的2017年-2021年某院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病例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死亡病例的临床分布特征,为老年患者的疾病救治和医院管理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收集广州市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的老年(年龄≥60岁)住院死亡病例的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和DRG分组信息,按DRG分组特点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共纳入老年住院死亡病例3157例,主要疾病大类构成前3位为呼吸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循环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内科诊断组最多,集中在80岁及以上,其次为外科手术操作组,集中在60~89岁,最后为非手术操作组,集中在70~89岁;74.63%伴有并发症或合并症,其中58.41%伴有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主要集中在70岁及以上,且男性中有并发症或合并症的占比高于女性患者中的占比。结论 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老年住院患者的死亡情况差异,临床救治过程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诊疗方案,以提高救治效率。
刘芳
关键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住院患者死亡病例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2021年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影响人民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及影响因素,为预防疾病和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病案管理系统导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住院患者的信息,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住院死亡患者的病案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各年度病死率呈下降趋势,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P<0.05)。死亡年龄平均(56.29±22.97)岁,60~<80岁死亡人数最多;各年龄段死亡患者性别比例:40~<60岁男女死亡比例最高,整体男女死亡比例为2.0∶1.0;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不断升高(P<0.05)。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其中循环系统疾病的前3位死因依次为脑出血、心肌梗死、脑梗死,肿瘤的前3位死因依次为肝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白血病。首要死因:0~<20岁是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20~<60岁是肿瘤;≥60岁是循环系统疾病。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病死率逐年下降,病死率具有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依据死因分析,应加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提升医院管理,降低住院患者病死率。
李海虹刘明谢文超甘枚覃周贤陈庆高娇薇陈海凤
关键词:死亡病例死因分析循环系统疾病肿瘤
2018—2022年某综合性三甲医院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2018—2022年某综合性三甲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病例特征,为科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从该院病案信息系统中提取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所有出院患者信息,对出院患者和死亡病例总数、年龄、性别分布以及疾病诊断等,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675例死亡病例中,男性病例443例(65.63%),女性232例(34.37%),住院患者病死率0.64%;死亡原因居前3位的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分别占总死亡病例数的28.44%、28.30%和27.56%;死亡病例男女性别比1.91∶1,病死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68,P<0.001)。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50岁以上病死率迅速上升。结论 医院住院患者病死率总体较低,老年人是该院的死亡高危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在医疗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死亡高发病种等特点,科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降低住院患者病死率。
邵丹婷濮晓燕羊晓芳赵孙峰郭胜才
关键词:住院患者死亡病例病死率疾病构成
997例入院24小时内死亡病例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某院入院24小时内死亡病例特征,为提高医疗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某医院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入院24小时内死亡病例各年度病死率、年龄、性别、入院途径、死亡病例风险分级、死因构成进行分析。结果2018年-2022年入院24小时内病死率0.15%,男性患者638例,女性患者359例,男女比例1.78:1,以70岁~79岁年龄组占比最高;入院24小时内死亡病例入院途径以急诊为主,占比62.39%,死亡风险分级以高风险死亡为主,占比65.4%;主要死因前3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46.04%)、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13.94%)、呼吸系统疾病(11.74%)。结论60岁及以上患者是入院24小时内死亡高危人群,心脑血管、创伤、中毒和呼吸疾病是造成入院24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重点关注。低风险死亡病例和门诊途径入院死亡病例存在质量和安全风险,需加强管控。
刘思洋曹佩
关键词:死亡病例住院患者死因分析
重庆市某三甲医院2018-2022年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2024年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死亡病例特点,为医院发展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医院病案系统中检索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所有出院患者资料,分析不同年度、年龄、性别的病死率,以及疾病死因的主要构成情况,采用计数、占比和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出院人数610672人,死亡人数共3691人,病死率为0.60%。病死率从2018年的0.71%降低为2021年的0.45%,由于疫情影响,2022年病死率上升为0.63%(χ^(2)=77.29,P<0.001);男性病死率0.94%,女性病死率0.36%,男性高于女性(χ^(2)=827.17,P<0.001);70岁以上患者病死率为1.81%,病死率最高(χ^(2)=3366.77,P<0.001)。死亡病例前3位死因是循环系统疾病(31.16%)、肿瘤(22.76%)、呼吸系统疾病(19.59%),占所有死亡人数的73.50%。结论 男性、70岁以上患者死亡率高,应积极推动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提升诊疗水平,降低死亡率。
张雪雷何永宏
关键词:死亡病例死因病死率
2019年-2021年某三甲医院两院区急诊死亡病例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通过对某三甲综合医院两院区急诊死亡病例分析与比较,了解其所在区域急诊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2239例急诊死亡病例,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编码,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两院区急诊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中心院区男女性别比例为1.49:1,副中心院区为2.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在年龄分布上,占比随年龄段增长而增加,其中30岁以下、50岁~59岁、70岁~79岁及80岁及以上年龄段两院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本死因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猝死,中心院区因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患者占比高于副中心院区,副中心院区因循环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意外伤害等导致的死亡患者占比则高于中心院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重视对男性和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以及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农村地区,还需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同时,改善中心城区居住环境,倡导居民健康生活,以降低急诊死亡的风险。
刘燕瑜崔树峰周春莲
关键词:急诊死亡病例根本死因城乡
口腔急诊科死亡病例分析
2024年
为了解口腔专科医院急诊科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提高口腔专科医院的急诊救治水平,我们收集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的数据包括死亡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诉、颌面部疾病诊断、全身基础疾病状况、抢救情况、死亡原因和死亡的季节分布。结果显示,13年间共发生死亡病例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为40~86岁,中位年龄66岁。8例患者中,5例主诉症状为口腔癌出血,1例为口腔癌术后胸闷、呼吸困难,1例为颌面部创伤后意识丧失,1例为口腔糜烂无法进食。8例患者均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功能衰竭、脑梗塞等基础疾病中的一项及以上,其中2例患者表现为恶液质。5例患者的死亡原因为口腔癌破裂出血或外科手术伤口愈合不良、出血引发呼吸循环衰竭,1例为尿毒症、高钾血症致循环衰竭,1例为颌面部创伤后口底组织肿胀致窒息,另一例为口腔癌术后急性心肌梗死致循环衰竭。6例患者在入院前已发生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2例患者在入院后医生治疗时发生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心肺复苏及部分高级生命支持措施,平均抢救时长46 min。因口腔急诊科患者死亡发生率较低,医务人员参与急救的机会少,应定期组织急救技能培训、演练和考核。急救设施(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简易呼吸器、氧气供给系统、负压吸引系统、气管内插管与气管切开器械)应常备,急救药品储备要充足,并安排专人定期维护。死亡病例主要发生于伴有全身基础疾病的老年口腔癌出血患者。颌面外科医生对老年口腔癌术后的患者要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急诊意识。急诊医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急救技能训练,接诊此类患者时也要加强急救意识。
徐训敏邵校姬爱平
关键词:口腔急诊急诊处理

相关作者

王志强
作品数:357被引量:1,012H指数:17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肾综合征出血热 烟气 催化剂 出口 体外抑菌
徐凯
作品数:263被引量:682H指数:14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内超声 前降支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影像学特点
王效增
作品数:719被引量:1,752H指数:18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STANFORD_B型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邹立津
作品数:64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家猪 异体移植 并发 烧伤患者
耿荣
作品数:135被引量:716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儿科 PICU 一氧化氮 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