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6篇“ 母亲角色“的相关文章
- 绘本中母亲角色的内隐形象分析
- 2024年
- 绘本是重要的儿童教育读物,绘本中母亲角色内隐形象的塑造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构成了儿童对母亲最初的意识形态。为了明晰当前绘本中母亲角色的价值定位与角色塑造,以国内成熟的当当、京东和亚马逊三大线上图书网站为依托开展研究。经两轮筛选共确定了53本与母亲角色相关的绘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NVivo11.0质性分析软件对所有绘本内容进行三级编码,以深度挖掘绘本中母亲角色的内隐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层层深入的剖析与讨论。为引领儿童树立正确的母亲角色观念,从绘本创作者及教师、家长视角出发,对创作绘本、选择绘本、解读绘本提出建议。
- 王彦淇
- 关键词:儿童绘本母亲角色
- 母亲角色适应水平对初产妇产后抑郁风险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究母亲角色适应水平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6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母亲角色适应问卷等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母亲角色适应水平对初产妇产后抑郁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160例初产妇产后抑郁量表得分为(13.05±4.28)分,其中37例(23.1%)发生产后抑郁;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家庭功能、新生儿有无并发症、产后是否母婴分离、焦虑或抑郁倾向、母亲角色适应水平、睡眠质量、产后社会支持水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母亲角色适应水平预测初产妇产后抑郁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95%CI(0.813,0.918)],最佳截断值为44.72分,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720,敏感度为0.827,特异度为0.893。结论:初产妇产后母亲角色适应较好,产后抑郁发生危险因素复杂,母亲角色适应水平能有效预测初产妇的产后抑郁风险,临床应加强对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水平的调节,以疏导产后抑郁情绪。
- 赵红艳高诗胡微邵伦
- 关键词:初产妇产后抑郁护理
- 围产期规范化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及分娩自我效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围产期规范化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及分娩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82例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围产期规范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负面情绪、母亲角色适应能力和分娩自我效能。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母亲角色适应能力中角色认知、照顾行为、亲子依附评分,以及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产期规范化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自然分娩初产妇的负面情绪,提高其母亲角色适应能力及分娩自我效能感。
- 张倩刘彬
- 关键词:初产妇自然分娩自我效能
- 以时机理论为框架持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自我效能感及母亲角色适应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索以时机理论为框架持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自我效能感及母亲角色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组后每组具有相同数量的样本,即参照组与试验组各625例。对参照组产妇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同时并行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持续性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心理变化、自我效能感及母亲角色适应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产妇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试验组产妇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产妇的GSES量表评分均有所提升,但试验组产妇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能力问卷调查表评分均有所提升,但试验组产妇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产妇采用时机理论为框架的持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产妇的自我效能感,促进其对于母亲角色的转换,并防止相应的心理问题发生。
- 毕琳
- 关键词:产后自我效能感
-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护理在改善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中的研究
- 2024年
- 探析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中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22年09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初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和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初产妇母亲角色的适应能力,可改善其不良心理,可有效提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苏翠芳
- 关键词:角色适应母亲初产妇产后护理以家庭为中心
- 我们现在怎样做母亲 母亲角色与人生意义感
- 本书是心理学博士、影视制作一级导演杨金鑫对母亲这一群体展开认真研究之后,针对女性成长的话题有感而发的作品,旨在聚母亲、帮助女性成长、为姆纾困。作者借助各种社会现象和实际案例,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探讨了当下备受关注的女性主...
- 杨金鑫
- 认知行为疗法介入家庭收缩期母亲角色调适的个案研究
- 高婷云
- 分析心理护理模式对顺产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与盆底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 2024年
- 探讨心理护理对顺产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与盆底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选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100例初产妇,将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联合心理护理模式,在护理完毕以后,对比两组产妇的盆底康复护理依从性以及产妇产后心理状况等指标。结果 两组在依从率方面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能看到观察组产妇的心理情绪更趋于稳定,跟对照组比较显示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盆底功能指标得到很好改善,且显示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产妇的盆底疼痛评分更优,组间差异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 对于拟采用顺产的初产妇建议给予心理护理模式,更有利于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而且还能促使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并能提升盆底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整体而言此护理模式值得推荐。
- 李纯纯
- 关键词:初产妇角色适应
- 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及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
- 2024年
- 分析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及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 筛选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112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一体化产房护理模式干预,统计护理影响效果。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母婴结局角色适应情况,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体化产房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及母乳喂养效果影响显著,值得推广。
- 赵改红郑亚玲武晓哲
- 关键词:以家庭为中心初产妇角色适应
- 以自媒体社交平台为载体的阶段式延续性护理对早产儿母乳喂养情况及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以自媒体社交平台为载体的阶段式延续性护理对早产儿母乳喂养及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50例于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早产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对照组采用住院期间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自媒体社交平台为载体的阶段式延续性护理。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新生儿的身长、头围和体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和Latches母乳喂养评估量表评分均有提高,且对照组产妇的BSES和Latches母乳喂养评估量表评分均不及观察组提升明显(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产妇初产妇母亲角色体验的质性研究量表分值均有提升,且对照组产妇分量表得分情况显著不及观察组(P<0.05);并发症在观察组中发生率为4.80%(6/125),在对照组中发生率为12.80%(16/1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自媒体社交平台为载体的阶段式延续性护理能够增强初产妇的喂养效能。
- 江佳妮汪洋
- 关键词:早产儿母乳喂养角色适应
相关作者
- 吴婉华

- 作品数:26被引量:23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剖宫产 初产妇 产褥期 产妇 母亲角色
- 李琼

- 作品数:4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 研究主题:爱德华·阿尔比 角色分析 母亲角色 戏剧作品 《了不起的盖茨比》
- 李晓红

- 作品数:74被引量:249H指数:8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资本 人力资本 社会信用环境 反贫困 农村
- 周军艳

- 作品数:10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MOVEMENT 母亲角色 MOTHERHOOD 感恩 性别
- 钱捷

- 作品数:4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依恋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母亲角色 依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