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34篇“ 民俗博物馆“的相关文章
游神四百年 行走的福州民俗博物馆
2025年
甘肃醉关公、潮汕英歌舞、福建游神行……春节之际,各类非遗民俗活动刷屏社交网络,成为年味的代表。福建省福州市,这个最低调的省会,保留着最浓烈的年味儿,跟随游神的步伐,我们看见的是一座“行走的福州民俗博物馆”。2024年初,游神作为福州的特色民俗,借助抖音平台火出了“圈”,并在2025年新春佳节之际,再一次成为万众瞩目的活动。高大威武的神将在众人簇拥中走街串巷,队伍里鼓乐、舞龙、舞狮,把新年的气氛烘托到极致。游神活动如同一场流动的民俗展示会,更蕴含竹编技艺、脱胎漆器、十番音乐等元素,是福州非遗文化的集大成者。
妙戈雙映画张国强(图)李艺爽(图)郑临行(图)肖彦君(图)
关键词:社交网络脱胎漆器民俗活动博物馆
PAT模型下的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沉浸式交互设计研究
2025年
目的以沉浸式交互的手段提升博物馆受众的心流体验,从而拓展体验群体的边界、闭环博物馆展程逻辑。以民族性和先进性的耦合交融寻找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提升出路。方法以心流理论的PAT模型作为范本,首先分析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特殊困境,再分别以博物馆潜在受众作为用户层代表、以沉浸式交互的方式及博物馆自身条件作为工具层代表、以交互体验作为任务层代表,对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更新路径进行研究。结果分别从归类、闭环、升格三个步骤对该博物馆提出打造多维民俗空间、完善观众体验旅程及拓展可分享新媒介三条具体路径。结论以时代性的设计手段活化民族性的设计内容,博物馆迎来数字化重构,沉浸式的交互体验成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最富生机的手段,实现文明的“新潮”赓续。
尹欣童崔天剑陈绘
关键词:交互设计
大别山民俗博物馆发展问题研究
在国家鼓励博物馆多元化建设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乡村博物馆迅速崛起,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其中,乡村民俗博物馆十分重要,既是传承和弘扬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但现阶段我国乡村民...
邹琛
协兴村:川东民俗博物馆
2024年
青瓦竹编壁古色生香,渠江西溪河清澈见底,光滑石板路蜿蜒向前,黄桷大榕树枝繁叶茂,多年老街坊谈笑正欢……这里就是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协兴村。
谢文军李华
关键词:民俗博物馆石板路
民俗博物馆乡村研学与电商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2024年
本文探讨了民俗博物馆在乡村研学中的现状,并以关云德满族民俗博物馆为例,分析其乡村研学活动对民俗文化传承的深远影响.同时,本文讨论了电商在民俗博物馆中的应用与挑战,以及乡村研学与电商融合的必要性、策略设计和实施路径.研究表明,通过“乡村研学+电商”的融合模式,民俗博物馆不仅能有效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能实现文化的商业价值,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为地域文化传承与电商模式的和谐共生开辟了新的道路.
赵婉君孙碧檬张盟
关键词:民俗博物馆电商民俗文化
民间刺绣吉祥纹饰浅析——以河南洛阳民俗博物馆刺绣纹饰展为例
2024年
民间刺绣上的吉祥纹饰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造型艺术样式,是以通俗易懂又富有美感的图案形式构建的艺术长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广大劳动者对生活的祈愿,映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风貌、审美情趣及民俗习惯。本文依托河南洛阳民俗博物馆民间刺绣吉祥纹饰展览,整理挖掘典型吉祥纹饰的发展脉络、文学意象和民俗愿景,分析其所传达的信息,探讨吉祥纹饰在民间刺绣中的功能和作用。
席晓丹
关键词:民间刺绣纹饰民风民俗
文旅融合背景下洛阳民俗博物馆文创设计与展陈研究
在后疫情时代的大环境下,社会经济停滞不前,不少产业因此出现经济下降、公司破产等现象,但就是在这样情形下,各地仍对文化产业重视不已,而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中作为包含众多文化资源的博物馆产业更是备受关注。新博...
唐欣
二十四节气祭祀礼俗文化探析——以北京民俗博物馆藏廿四节气文物为例
2024年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在悠久的农耕历史、发达的农学思想、细致的生活观察、丰富的人文关怀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古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和社会实践体系——古人依循节气,将一年定格到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体系内,将时间、生产、生活定格到顺天时、知天时的状态中。物候的变化、星象的更替、自然的节律,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古人社会活动时宜的节奏,在岁月的积淀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民俗、礼俗活动,有的甚至经久不衰,一直延续至今,共同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本文以北京民俗博物馆藏廿四节气文物为例,通过实物去探究古人的礼俗、民俗生活,集中诠释中国人探寻宇宙、尊重科学、敬畏自然、崇孝至善、珍视生命的精神内涵。
褚聪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礼俗祭祀孝文化
浅谈申报及实施预防性保护项目的心得及思考——以福建民俗博物馆为例
2024年
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藏品保管、陈列展示和以藏品为基础的社会教育。藏品是一个博物馆的基础,是一切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做好藏品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才能让藏品更好地被利用,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因此,藏品的保护,特别是预防性保护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福建民俗博物馆第一次预防性保护项目的申报及施工情况,探讨如何结合博物馆自身特点来申报预防性保护项目。
李洁
关键词:博物馆藏品
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民俗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研究 ——以灵台县水泉村为例
乡村作为我国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单元,其数量巨大。大量传统乡村有各自独特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逐渐发展出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但是伴随着经济技术全球化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乡村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其中优秀的...
石凯云
关键词:展示空间设计民俗文化民俗博物馆

相关作者

张凡
作品数:45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设计 非晶态合金 胶棉 金属盐 纳米棒
单霁翔
作品数:249被引量:2,299H指数:26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
研究主题:文化遗产保护 博物馆 文化遗产 故宫博物院 文物保护
徐艺乙
作品数:62被引量:517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传统手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体系 手工艺 工艺美术
王艳
作品数:12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民俗博物馆 现实环境 游客体验 病理图像
王炯
作品数:5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研究主题:陈列展览 博物馆文物 历史类博物馆 历史类 民俗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