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5篇“ 民族自豪感“的相关文章
以“四史”引领增强香港青少年民族自豪感与主人翁意识研究
2024年
香港青少年民族自豪感与主人翁意识需要其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认同,通过强化集体记忆可以增强民族认同。集体记忆理论下以“四史”来引领香港青少年民族认同需要发挥媒介和教育的作用。一是搭建集合娱乐教育的互联网平台如易班APP等宣传“四史”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二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国香港施行选修课加必修课,以“四史”等渗透进中国香港教育形塑集体记忆。
黄丽瓶
关键词:集体记忆民族认同自豪感
民族自豪感注入学科建设的路径研究——物理课为例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民族自豪感在物理教学中融合的路径及其对学生学习动力和认同的影响。文章首先阐述了融入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性,随后通过分析历史上的科技成就案例,展示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利用这些成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豪感。接着,提...
汤小龙
关键词:民族自豪感物理教学教学策略实证研究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为“一国两制”事业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2023年
港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
王灵桂
关键词:主人翁意识一国两制民族复兴强国建设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豪感对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城市居民“知-支持度”影响分析
2023年
居民支持度对大型赛事的成功举办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个案研究以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为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来探讨民族自豪感、举办地居民对冬奥会影响的知、居民对冬奥会支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的民族自豪感对冬奥会积极影响的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居民的负向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民族自豪感、居民对冬奥会积极影响的知对居民支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居民对冬奥会消极影响的知对其支持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民族自豪感不仅会直接影响居民对冬奥会的支持度,也会通过影响居民对冬奥会的知间接影响居民支持度,居民知在民族自豪感与居民支持度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居民知因子中,对居民支持度影响最大的是社会文化知因子。
蔡礼彬李红梅
关键词:民族自豪感居民感知
巧用构字法教学 提升民族自豪感
2023年
本文结合汉字的类型,提出汉字结构解析的教学策略。
褚建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民族思维
新时代的民族自豪感教育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那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直接肩负着厚重的历史使命,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东西方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往往关注国家大事主动性不强,历史知识淡薄,社会责任缺乏,直接导致爱国主义观念的概念化、模糊化。因此,亟须在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促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五个认同”。
张书林邓海凤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初中化学教学中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策略探析
2022年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教师越来越重视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关注德育。本文试探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意义,并结合多年化学教学经验,探析如何充分挖掘化学教材蕴藏的爱国主义资源来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以后国家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鲁静
关键词:初中化学民族自豪感教学策略
浅析培育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意义及实现路径
2022年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与建设的中坚力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民族自豪感是青年人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精神支柱,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东西方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族自豪感的概念逐渐模糊。因此,亟需通过主动思考研究提升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方法,努力寻找破解各种影响的应对措施及路径办法。
齐明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自豪感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思政设计探究——从增强民族自豪感角度被引量:3
2022年
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从增强民族自豪感的角度探讨了“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思政的设计,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从心理学的认知角度,剖析人们认为中医不科学的原因及相应的思维模式,改变学生对中医落伍和不科学的印象;二是通过比较学的方法,将中医学置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介绍,发现中国古代技术思想为世界开学技术发展提供了思路,且早期西医学也有类似气的理论存在,从侧面印证了中医学的科学性;三是结合物理学、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知识构架,进一步阐释中医学的生命科学内涵。
章道宁李明阳马淑然王彤
关键词:民族自豪感中医基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建筑史》中的民族自豪感——高职院校《建筑史》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课程思政改革探索被引量:1
2022年
课程思政是高校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方式,对于塑造学生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提升学生内在涵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高职教学过程中《建筑史》教学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提出课程思政改革的建设思路和具体的实施路径,并对实践过程进行了成效的分析和反思。以期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尚贝吕桂芬
关键词:建筑史

相关作者

顾杭
作品数:12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研究主题:史学 民族自豪感 传统史学 雷法 历史作用
梁静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一幼儿园
研究主题:二十四节气 教育实践研究 民族自豪感 新意 教育方法论
张颐武
作品数:656被引量:1,063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电影 中国梦 大众文化 年轻人
李梅
作品数:11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研究主题:高校博物馆 美育 文化自信 教学实践 民族自豪感
谢金玲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
研究主题:本土 歌舞 活态传承 民族自豪感 舞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