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7篇“ 民生政治“的相关文章
- 民生政治:兜底性民生建设的历史嬗变及底层逻辑
- 2025年
- 兜底性民生建设是人民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既离不开政治发展的支撑,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长期以来,兜底性民生建设经历了城乡集体福利之下的社会救济、社会化兜底保障与脱贫攻坚规划相衔接、以农村为重心推进专项民生兜底保障政策、新时代全面推进兜底性民生建设等四个阶段,逐步形成了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民生兜底保障网络。回顾发展历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引领下,兜底性民生建设过程呈现出内在一致、外在多样的底层逻辑。具体而言,兜底性民生建设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公平为理念,在发展中推进兜底性民生建设;以人的需求为本位,系统提升兜底保障的全面性;以政府的首责为基础,创新民生兜底的供给途径,逐步走出一条包容进阶式的发展道路。
- 杨渊浩
- 关键词:民生政治
- 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政治之维:价值遵循、推进维度与实现路径
- 2024年
-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政治价值应遵循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核心思想、努力追求公平正义、迫切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政治运行从回应公民利益诉求、兜底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发展成果共享、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等维度推进,通过优化收入分配体系、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健全人口服务体系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 阴俊王莉
- 关键词:民生问题政府责任公共服务
- 民生政治:政策执行波动的底层逻辑--以M镇秸秆禁烧为例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已上升到国家重要战略的层次,而秸秆焚烧一直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难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出台一系列政策...
- 褚航
- 关键词:民生政治压力型体制乡村治理
- 契约国家抑或民生政治——基于亲、礼与非对称互惠的思考被引量:4
- 2023年
- 原子式孤立个体间的“社会契约”及其“自然状态”假设,是基督宗教文明的知识产物。它们与扩张型主权有深刻关联,且缺少亲属视角。如在“自然”转向政治主权和文明社会的思考中带入“亲”的视角,则人与人围绕“礼”互动,可被视作个体延展到他者,能产生关系增殖的非对称互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生”理念强调让“生民”能生,与自然共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与这种互惠之理相通。近代以来,“生生”文明的“生民”转化成“国民”“人民”,追求自立型主权。在多元文明并接的新时代,这种“民生政治”可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一个理论支点。
- 谭同学
- 关键词:社会契约自然状态亲属关系民生政治
- 嵌套式回应:民生政治运行的制度体系及其实现机理被引量:4
- 2022年
-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彰显制度和治理优势的重大命题。既有研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之于国家治理正当性的政治价值,缺乏对民生政治运行制度体系及其实现机理的系统考察。嵌套式回应构成中国民生政治运行的总体特征。宏观制度层面,以“五年规划”为主线的嵌套体系为共性民生议题的嵌套式回应提供总体性架构;中观组织层面,以“项目制”为主线的条块嵌套结构遵从科层合理性逻辑,推动着民生政策的梯级扩散;受制度和组织嵌套体系的双重框定,微观行动层面地方政府以“多任务回应”为主线的民生政策议题选择表现出典型的策略性特征,揭示出党领导国家治理体系持续回应民生诉求的制度优势及其转化为民生治理效能的实现机理。
- 韩万渠邱铜铜
- 关键词:回应型政府
- 山西大学城乡发展书系 民生政治 惠农政策与乡村治理
- 本书主要以21世纪以来制定、贯彻、实施的惠农政策为研究对象,分类型、分区域、分阶段考察惠农政策的背景、属性、内容、贯彻落实的方式、政策成效及政策发展等内容。通过惠农政策的相关研究,力图为架构和确立民生政治的内涵,提供一个...
- 慕良泽
- 论民生政治建设——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
- 2019年
- 民生权益是民众享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与利益,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作为“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学术专著”,立足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民情,系统阐述了民生政治建设问题,不仅丰富了人民生活即民生的内涵,而且明确了人民政治生活在民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提出了实现政治权利、保障民生权益的基本路径,对于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民生建设、满足人民生活多样化需要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王玉芬
- 关键词:民生民生政治
- 新时代中国民生政治建设的创新向度与实现机制被引量:1
- 2019年
- 十九大报告以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来审视民生问题,积极探索以民生发展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开启真正意义上的民生政治建设的新篇章,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新时代中国民生政治建设的创新向度,主要体现在理念、制度和实践等三个方面。顺应民生政治发展的历史趋势,推进民生政治的良性发展,需要加强服务型执政党建设,构建新的政治合法性基础;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引导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推动合作化治理。
- 胡帆陈晴柔
- 关键词:民生政治
- 论新时代中国民生政治实践——以共建共治共享为视角被引量:5
- 2019年
- 民生政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当然内容。当前,由于市场与公益的冲突弱化民生政治建设的社会认同、民生供给失衡诱发人民群众的相对剥夺感、民生供给错配降低人民获得感等多种因素并存,导致人民群众低度获得感的难题产生,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全民共享"是新时代民生政治实践的价值取向;经济基础、政治保障、社会福祉、文化境界与生态格局构成新时代民生政治实践的主要面向;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乡村振兴、民生供给侧改革构成新时代民生政治实践的重点任务,而人民获得感则是新时代民生政治实践的衡量维度。
- 刘镭
- 关键词:民生政治
- 从生生之德到民生正义:中国民生政治观的现代价值转变被引量:2
- 2019年
- 民生政治从一种生之本然的政府本分上升为应然要求的仁政之本,生民使民生的生生之道就成为民生政治的源头,这是民生政治的"自然形态"。民生政治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出现"断裂",或者说现代民生政治并不是直接从传统形态演变而来,它始于对现代民主政治的批判:一方面,从自然状态出发的政治公民沦为"抽象的人",现实的生存权利成为民生之民诞生的起点;另一方面,面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增长与"普遍贫困"的社会矛盾、社会阶级对立与斗争成为民生政治的源头。这一理论逻辑在中国近代革命和现代道路探索中得以展现。这是现代民生政治的"否定形态",它颠倒了经济社会与国家逻辑,但在经济社会中也面临着社会福利政治分配的私人化、利益化危险。现代民生政治以社会为出发点,但不能停留在经济社会的历史阶段,彻底的民生政治观是"走出"市民社会的正义追求。这样,民生正义在否定之否定的逻辑中真正实现民生的政治功能。
- 王强乔慧琴
- 关键词:民生政治
相关作者
- 曹文宏

- 作品数:61被引量:184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
- 研究主题:民生问题 民生政治 民生型政府 政治合法性 自由主义
- 王俊拴

- 作品数:46被引量:300H指数:8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民生政治 民主 政治 思想政治教育 民生
- 田新文

- 作品数:20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民生政治 利益集团 企业界 毛泽东 公共服务
- 张敏

- 作品数:19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民生 民生政治 非均衡 社会问题 非均衡发展
- 张敏

- 作品数:12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民生政治 解放政治 生活政治 思想政治教育 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