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25篇“ 气管切开术“的相关文章
- 气管切开术被引量:11
- 2018年
- 气管切开术是一项临床常见的手术操作,偶尔也会在院外实施。手术目的为在颈前气管造口以建立人工气道,使得患者可以自由地通过颈部造口通气,免受窒息的威胁。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于需要进行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特别是重症医学科。随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临床医生和学者对气管切开术进行了各种尝试,希望能尽可能地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向着微创化、多样化发展,手术切口越来越小,手术方法由单一的外科气管切开术,进化出多样的经皮气管切开术、快速反应气管切开术等。不同的手术技巧,其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术中术后出现出血、感染、气肿、声门下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不甚相同。本文重点回顾了气管切开术的历史与现状、颈部解剖生理、适应症、禁忌症和临床常见并发症,并提出对应的预防和解决方法,为临床医生进行手术方案的选择及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提供合理新思路,除此之外,我们也基于临床经验提供了一些建议。
- 施俊博屈季宁章薇王燕徐勇
-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 气管切开术被引量:1
- 1996年
- 气管切开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200025)王建承自从16世纪AntonioMusaBrasavala行第一例气管切开术以来,气管切开术已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技术日趋成熟。但作为一项手术,它也有其适应证及操作要求,只有严格遵循操作规程,...
- 王建承
-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麻醉切口
- 一种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盘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盘,包括盘体、固定组件和收纳组件;盘体的一侧上部开设有两个容纳槽,固定组件设置在容纳槽内,盘体的另一侧侧壁开设有收纳槽,收纳组件设置在收纳槽内;固定组件包括夹持片和弹簧,多个夹持片绕容...
- 黄舒杨玉琼江灿廖文霞杨潇
- 一种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套管固定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套管固定带,包括套管体,所述套管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上设置有可按压固定的按扣,所述第一接头上连接有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尾端上开设有若干个调节槽,所述第一固定...
- 江海霞陈冬梅李秋艳廖钰珊黄添彩
- 一种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插管保护罩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插管保护罩,涉及术后保护技术领域,包括弧形外壳,所述弧形外壳的两侧向下弯曲,弧形外壳的两侧底部配合支杆固定连接有两组侧定位座,两组侧定位座的相邻面固定设置有防磨损棉条;左侧侧定位座的外部...
- 梁嘉栋张诠宋立兵
- 头臂干走行变异行气管切开术1例
- 2025年
- 头臂干,也常称为无名动脉,是主动脉弓三大分支中第1支,也是最大支,在胸骨柄中点后方自主动脉弓上缘发出,行向右上方,至右胸锁关节上缘后方分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两末支[1]。头臂干变异及其罕见,我科近期会诊发现1例头臂干走行变异患者,现总结报道如下。
- 潘晗程友徐舒嘉
- 关键词:头臂干胸骨柄右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
- 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2025年
- 目的:构建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检验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式获取、整理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经专家函询筛选、完善指标,并构建相应指标体系。自2022年1月起应用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21年1月—12月、2022年1月—12月2个阶段医院收治的喉癌术后气管切开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指标体系应用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比较两组病人气道管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56,0.88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27(χ^(2)=35.297,P<0.001),0.491(χ^(2)=50.28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二级、三级指标数分别为3、12、43个,变异系数为0.084~0.157。应用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所涉指标覆盖了术后气道护理管理的多方面内容,较全面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基于该指标体系实施护理管理,有助于规范临床护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进而提升气道管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 王欢官小莉叶欢欢周敏
- 关键词:喉癌气管切开气道护理评价指标德尔菲法
-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症颅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经皮气管切开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实施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和对照组(34例,实施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指标水平、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较短,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7 d,两组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水平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P=0.048);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32)。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的优势,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 赵伟
- 关键词:经皮气管切开术重症颅脑外伤炎性因子
-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室重症伴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分析重症监护室重症伴感染患者采取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均选取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重症伴感染患者,研究时间2022年1月-2024年1月,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开放式气管切开术,观察组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及颈部瘢痕长度均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较短,且手术生命体征相比对照组较为稳定,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症监护室重症伴感染患者通过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可减轻应激反应,安全性高。
- 徐海滨
- 关键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
- 床边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床边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9月—2024年8月怀集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神经重症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相关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3.968,P=0.046);试验组远期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x^(2)=6.437,P=0.011)。结论:床边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治疗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造成组织损伤,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很高优势,可在未来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和实施。
- 阮响梁秋娟谢斌梁才干
- 关键词:经皮穿刺
相关作者
- 胡马洪

- 作品数:102被引量:524H指数:14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 研究主题:机械通气 脓毒症患者 重型脑外伤 脓毒性休克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 刘业海

- 作品数:301被引量:1,057H指数:1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手术 喉肿瘤 下咽癌 下咽肿瘤 过敏性鼻炎
- 梁玉洁

- 作品数:111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研究主题:舌鳞癌 口腔鳞状细胞癌 口腔颌面部 舌癌 气管切开术
- 刘力新

- 作品数:58被引量:25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
- 研究主题:机械通气 床旁 ICU 重症患者 误吸
- 张庚

- 作品数:137被引量:677H指数:16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 研究主题:机械通气 脓毒症患者 腹腔间室综合征 危重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