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84篇“ 气管癌“的相关文章
- 支气管镜介入联合光动力治疗喉癌气管癌一例
- 2021年
- 喉癌并气管癌临床少见,外科手术跨学科处理棘手,患者也难以接受,直接放疗风险极大,我院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辅以光动力照射、消融和支架置入治疗一例,近期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7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8余年,活动后气短4年,加重1周"于2018年5月31日入院。
- 周一平陈小可刘念黄艳媚夏利萍
- 关键词:喉癌气管癌光动力治疗
- 涉及支气管癌前病变严重性和进展的方法
- 本文所述的技术针对于通过例如使用本文所述的一种或多种生物标志物确定病变亚型来治疗和诊断支气管癌前病变的方法。
- 詹妮弗·E·比恩-埃贝尔 阿夫鲁姆·E·斯皮拉 马克·伦堡 玛丽·E·里德 莎拉·玛兹利
- 文献传递
- PET/CT联合支气管镜、CEA、NSE检测支气管癌的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联合支气管镜、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对原发性支气管癌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5例原发性支气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65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血清CEA、NSE水平,并行PET/CT、支气管镜检查,分析PET/CT联合支气管镜、血清CEA、NSE诊断原发性支气管癌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CEA、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支气管镜、血清CEA、NSE联合诊断原发性支气管癌的灵敏度(98.46%)高于4种方法单独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PET/CT、支气管镜、血清CEA、NSE诊断原发性支气管癌患者,能显著提高诊断灵敏度,利于减少漏诊,可为原发性支气管癌的早期检出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余帅
- 关键词:原发性支气管癌支气管镜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气管癌肉瘤1例分析
- 病史:1.患者,女性,73岁,因"气急1月余"入院。2.查体:脉搏74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24/65mmHg,体温37℃,神志清,精神可,消瘦,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颈部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气管居中,吸气时...
- 王伊丽
- 文献传递
- 支气管癌初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一例报告
- 2019年
- 支气管癌是一种临床上极易误诊及漏诊的疾病,其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可出现刺激性干咳、胸痛、咯血或血痰、喘憋、声音嘶哑等症状,易与肺部感染性疾病或气道良性病变相混淆,极少数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于查体时发现病变,但与心脏疾患相混淆者少见[1].目前,支气管癌占呼吸系统恶性肿瘤<2%,但大多患者因病变早期转移和发现较晚,失去早期临床治疗时机,影响预后[2].本病例患者因胸闷原因待查就诊于心血管内科,明确诊断为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1例,总结报道如下.
- 陈赛陈亚南毛琦善
- 关键词:支气管癌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报告
- 原发性支气管癌临床诊断及化学治疗
- 2015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癌的临床诊断及化学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支气管癌患者46例临床诊断及化学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6例原发性支气管癌经治疗,32例病情缓解,死亡14例,1年生存率70%。结论: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患者的病情、病程及肿瘤的范围、大小及组织类型而定。根据细胞类型及细胞动力学原理,合理选用抗癌药物。多采用间歇、短程及联合用药方法,可提高疗效。
- 李鹏飞
- 关键词:原发性支气管癌化学治疗
- 原发性气管癌的^(18)F-FDG PET/CT表现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原发性气管癌非常少见,本研究探讨原发性气管癌的18F-FDG PET/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气管癌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其中9例行CT增强扫描,分析其PET/CT和CT增强扫描表现。结果 11例患者中,5例腺样囊性癌,4例鳞癌,2例腺癌。PET显像示气管腔内或管壁见类圆形或长条状放射性浓聚灶,腺样囊性癌、鳞癌及腺癌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分别为4.5±1.2、8.1±1.7、4.5±2.4,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100%(11/11);CT示气管腔内或管壁见软组织密度结节或肿块影,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81.8%(9/11)。9例行CT增强扫描者中,3例呈明显强化,6例呈中度强化。1例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11例均未见远处转移。结论原发性气管癌的PET/CT表现为气管腔内或管壁的软组织结节或肿块伴FDG代谢增高,PET/CT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功能代谢信息与解剖形态学特点,判断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对指导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
- 王思云王淑侠陈刚
- 关键词:气管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淋巴转移
- 25例晚期原发性气管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总结25例晚期原发性气管癌的临床资料,探讨原发性气管癌支气管镜介入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煤炭总医院肿瘤内科自2009年9月-2013年7月收治的经支气管镜检查、病理诊断的25例晚期原发性气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44-77岁,平均年龄(64.5±9.8)岁。病理组织学类型,恶性肿瘤25例,其中原发性气管鳞癌患者15例,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10例,无良性肿瘤患者。25例患者临床上均以不同程度的咳嗽、咯血及活动后胸闷、气促、喘鸣为最多见症状。手术治疗加支气管镜介入治疗2例,化学治疗加支气管镜介入治疗3例,放射治疗加支气管镜介入治疗1例,单纯以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为主19例,治疗后患者咳嗽、咯血及活动后胸闷、气促、喘鸣及生活质量明显好转。结论原发性气管癌少见,早期易被误诊,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诊断为确诊的重要方法。手术治疗是原发性气管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在不能手术时,放射疗法和化疗疗法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长期疗效是有限的,而单纯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或联合放疗或化疗等治疗可作为晚期气管癌患者姑息治疗的重要手段。经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咯血及活动后胸闷、气促、喘鸣、气促评分及气道阻塞程度显著改善,能迅速缓解气道梗阻,改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 李亚楠周云芝张楠王洪武
- 关键词:原发性气管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 原发性支气管癌误诊为呼吸系统结核病45例分析
- 2015年
- 目的分析45例原发性支气管癌误诊为呼吸系统结核病的原因、诊断及预后。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45例被误诊为原发性支气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5例肺癌患者,5例患者为肺结核合并肺癌,其余100例患者中被误诊为原发性支气管癌45例,达到了45%的误诊率;在误诊疾病类型方面,34例被误诊为肺结核,10例患者被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1例患者被误诊为肺结核合并胸膜炎;45例患者主要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病理、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诊断,分别占总数的22.2%和20.0%。3个月和1年死亡率分别为8.9%和24.4%。结论原发性支气管癌具有较高的误诊率,极易被误诊为肺结核,该类患者具有较高的1年死亡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病理、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是主要诊断方法。
- 李海平
- 关键词:原发性支气管癌误诊
- 从脾胃论治原发性支气管癌的作用机理的探讨
- 原发性支气管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作者从脾胃方面探讨了中医治疗原发性支气管癌的作用机理;原发性支气管癌的发生属中医的"肺积""痞癖""咳嗽",其病机属正虚邪实,...
- 李秋波
- 关键词:原发性支气管脾胃
相关作者
- 周质胜

- 作品数:39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误诊 肺结核 肺癌 纤支镜检查 结核病
- 欧阳章宏

- 作品数:42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纤维支气管镜 肺气肿 自身免疫性 误诊 支气管结核
- 魏建群

- 作品数:3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省阜阳市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物 良性病变 纤支镜检查 息肉样 支气管病变
- 林道平

- 作品数:18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肺肿瘤 外科手术 支气管 气管癌 支气管结核
- 周一平

- 作品数:117被引量:40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医院
- 研究主题:下呼吸道感染 并发症 纤维支气管镜 肺心病 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