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6篇“ 氮磷养分“的相关文章
-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氮磷养分积累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2025年
- 在长期定位肥料试验的基础上,以水稻品种‘花优14’为试验材料,采用测坑定位试验,探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植株氮磷养分积累、转运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中,各生育期植株的氮磷积累量表现一致,均为20%的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20%NPM)和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显著高于有机肥全量替代化肥处理(M)和空白处理(KB);抽穗后氮素主要是由叶片转运到穗中,磷素主要是由茎鞘转运到穗中,有机肥的施用对磷素在茎鞘中的转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与产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此外,20%NPM处理的氮回收利用率与FP处理相当,而磷回收利用率比FP处理提高了1.7%。因此,在目前推荐施氮量为300 kg∕hm^(2)的基础上,采用20%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施肥方式,可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是一种更加科学的施肥方式。
- 梁子豪杨晓磊梁硕硕杨武德史超超沙之敏
- 关键词:养分积累肥料利用率
- 化肥减量对太湖流域土壤肥力、水稻产量及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
- 2025年
- 为解决水稻生产中化肥施用过量和施用方式不当的问题,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提供理论支持,以水稻南粳46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探讨不同化肥减量措施的实施效果。与常规化肥(CF)处理相比,配方肥(FF)和有机无机复混肥(OF)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显著增加7.0%和8.6%,生物质炭基复合肥(BF)处理增产效果不显著;OF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显著提高了11.3%。不同施肥处理间的水稻穗粒数和千粒重无显著差异。与CF处理相比,OF和BF处理水稻地上部氮吸收量分别显著增加15.3%和15.9%;FF、OF和BF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显著提高15.9%、17.7%和14.0%;BF处理水稻地上部磷吸收量显著增加10.7%,而FF处理地上部磷吸收量与CF处理无显著性差异;FF和BF处理磷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了78.3%和76.4%。与CF处理相比,化肥减量处理能维持土壤全氮含量;OF和BF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显著提高7.8%和9.3%。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养分吸收以及土壤肥力,OF处理在减氮7.7%、不施磷、减钾42.9%的条件下,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了水稻地上部氮素的吸收与积累,增加了水稻有效穗数,可以实现水稻增产,提升肥料偏生产力,因而是当地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最佳施肥措施。
- 祖若川王静波
- 关键词:化肥减量土壤养分水稻产量养分吸收
- 浦东新区水稻田氮磷养分流失情况初探
- 2025年
- 为了探明单季稻田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地表径流的氮磷养分流失规律,从而为农田面源污染的控制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分别于2021年、2022年、2023年开展了相关试验,监测了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田地表径流的氮磷流失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造成的地表径流氮磷流失较少,对农田周边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小;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少20%氮肥施用量、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均可减少地表径流总氮流失量。
- 莫小玉杨业凤石磊金叶华王雨沁付一笛姚鑫
- 关键词:流失量
- 不同喀斯特土壤类型下常见蕨类植物氮磷养分策略差异及其与土壤养分供给关系
- 2024年
- 蕨类植物是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先锋植物,研究其对瘠薄的喀斯特地区土壤的适应策略,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贵州省植物园内地带性黄壤、非地带性石灰土上均有分布的常见蕨类植物毛蕨[Cyclosorus interruptus(Willd.)H.Ito]、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 Burm.)和金粉蕨[Onychium siliculosum(Desv.)C.Chr.]为试验材料,研究2种喀斯特土壤类型下3种常见蕨类植物氮磷养分策略的差异,及其与土壤氮磷养分供给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石灰土上蕨类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酸主要为酒石酸、草酸和苹果酸,黄壤上为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且石灰土上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总量远高于黄壤;②与黄壤上生长的蕨类植物相比,石灰土上蕨类植物干物质积累量、氮素与磷素吸收量均较高,分别高出2.7倍、30.8%和43.8%;③2种土壤条件下蕨类植物地上部分的氮(N)、磷(P)平均含量均较地下部分高;石灰土上蕨类植物地上部分N/P为13.17,黄壤上为11.35;④2种土壤条件下蕨类植物的氮素吸收量均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蕨类植物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利用受土壤有效磷含量的限制。综上可知,蕨类植物在2种土壤类型上的氮磷养分利用与分配策略存在显著差异,其在石灰土上生长时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较黄壤上大。
- 庞丽邹琼丽吴霞李家鑫张明豪张红霞
-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壤类型蕨类植物
- 黄土高原草地灌丛化对土壤有机碳、氮磷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黄土高原封育草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养分需求变化对草地灌丛化的响应特征,为黄土高原封育草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灌丛化草地、半灌木白莲蒿(Artemisia sacrorum)扩张草地和灌木矮脚锦鸡儿(Caragana brachypoda)扩张草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样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参与土壤碳、氮、磷循环的5种酶活性,分析草地灌丛化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结果]草地灌丛化提高了土壤水分、养分含量及碳、氮、磷循环酶活性,但是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养分需求并不一致。在0-15 cm土层中灌丛化草地土壤微生物对磷元素需求更高,而在15-30 cm土层中灌丛化草地土壤微生物对碳元素需求更高。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养分有效性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及化学计量比变化的关键因子。[结论]鉴于黄土高原封育草地灌丛化对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正效应,且灌丛下土壤微生物会通过改变碳、氮、磷循环酶相对投入以满足其养分需求,因此,未来该地区半灌木和灌木扩张趋势会进一步加强,亟待探索相应的调控措施以维持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 丁颖刘小伟郭梁郭梁封俊豪梁可裴梦婷熊千里
- 关键词:黄土高原封育草地灌丛化养分
- 不同基因型糜子品种氮磷养分吸收差异研究
- 2024年
- 选择不同生态区主栽的10个糜子品种,于2017和2018年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糜子品种对氮磷养分吸收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糜子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植株吸氮和吸磷量及产量差异显著。与当地主栽品种陇糜14号相比,内糜6号、宁糜14号和赤糜1号的干物质积累量年均分别达到其72.9%、74.9%和77.0%,磷吸收量分别达到其67.1%、75.2%和85.2%,氮吸收量分别达到其71.9%、80.1%和79.6%;而晋黍7号、内糜8号、榆糜3号和陇糜13号的干物质积累量、吸氮量和吸磷量分别达到其136.2%~166.6%、131.2%~176.8%和144.8%~201.6%,其中陇糜13号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养分吸收量最高。在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中,与其他品种相比,晋黍7号的穗重和穗粒重最高,宁糜14号和内糜6号的穗数显著较高,内糜6号、内糜8号和宁糜14号的产量明显较高。不同糜子品种的氮磷比显示,拔节期前高氮磷比和拔节期后低氮磷比有利于糜子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不同生育阶段的氮磷比也可作为选择高产型糜子的重要指标。
- 张磊董孔军何继红任瑞玉刘天鹏杨天育
- 关键词:黄土高原糜子养分吸收
- 氮磷养分介导的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氮、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植物对氮磷养分的高效吸收利用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同时氮磷养分又会影响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为此,植物如何整合适应不同的外部环境,特别是生物环境,以实现氮磷养分的高效吸收利用,是植物营养研究领域的前沿新热点。本文对近年来氮磷养分介导的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涉及氮磷养分介导的有益和有害生物互作研究,阐释了氮磷核心转录调控因子NLPs和PHRs在调控植物-微生物互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植物体内磷素感受蛋白SPXs在调控植物-微生物互作过程中的功能多样性。此外,本文还对未来氮磷养分介导的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的关键点进行了展望。
- 阮文渊任剑豪郭美娜易可可
- 关键词:有益生物有害生物
- 深圳城市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及氮磷养分特征研究
- 土壤碳(C)、氮(N)、磷(P)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营养元素,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有着深远影响。城市人工林土壤一般为典型的人为扰动土,其土壤发育演化受城市微气候环境、植被、人为干扰等因素显著影响,不同条件可...
- 刘海霞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氮磷化学计量比
-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高寒草地牧草氮磷养分估测研究
- 张轩凡
- 基于氮磷养分平衡的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研究——以FK县为例
- 2024年
- 为科学调整区域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规模与布局,促进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本文基于氮磷养分平衡法,以《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为计算依据,测算FK县及其各乡镇2020—2023年平均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并对其进行环境污染预警评估。结果表明,FK县基于氮养分的土地承载力为2880329头猪当量,磷养分为2015232头猪当量。当前养殖规模为1322075头猪当量,FK县畜禽养殖量尚未超载。但从各乡镇来看,乡镇D处于超载状态;FK县基于氮、磷养分的环境污染预警等级均为Ⅰ级,无污染风险。从各乡镇来看,乡镇D风险预警等级分别为Ⅲ级或Ⅳ级,污染较为严重。乡镇B、E、N、R、S均为Ⅱ级风险,稍有污染。
- 贺珊李传棋孙若愚李大兵
- 关键词: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养分平衡
相关作者
- 杜有新

- 作品数:26被引量:40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森林土壤 退化生态系统 氮磷养分 根际土壤 细根
- 高志勤

- 作品数:84被引量:23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毛竹林 雷竹林 垦复 毛竹纯林 枯落物
- 费素娥

- 作品数:12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宁市任城区蔬菜服务中心
- 研究主题:育苗基质 番茄 氮磷养分 营养状况 甜椒
- 郑炳松

- 作品数:156被引量:1,092H指数:20
-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山核桃 植物学 基因克隆 光合速率 雷竹
- 刘吉刚

- 作品数:14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宁市任城区农业局
- 研究主题:育苗基质 氮磷养分 番茄 营养状况 穴盘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