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6篇“ 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的相关文章
水稻核心种质育种被引量:55
2005年
核心种质的概念与核心种质育种核心种质株型和品质理想模型构建、新型核心种质的创建、核心种质分子育种、特征次生物质标记辅助核心种质育种5个部分,概述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从提出到完善的全过程,并进一步提出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探索的重点。
周少川李宏湖黄道强卢德城
关键词:核心种质育种水稻
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体系的创建与应用被引量:14
2021年
为了实现水稻育种学和水稻种质资源学的无缝对接,常规育种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的有效融合,本团队创建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和材料体系。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体系包括水稻核心种质概念、理想基因系统与突破性大品种对应假说、理想模型(模式)构建、前景选择与背景选择统筹、基因集的生物学意义、核心种质基因型和表现型云数据、先进适用综合育种方法研究和核心种质杂种优势利用八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培育了黄华占、美香占和华占核心种质育种材料体系等三套育种材料体系,育成了当前我国籼稻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黄华占、我国连续三届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唯一籼稻品种美香占2号和我国配组组合最多的恢复系华占等一大批优良品种(组合)。
周少川柯苇缪若维李宏黄道强王重荣
关键词:水稻核心种质育种
水稻核心种质育种体系创建及优质稻育种实践被引量:7
2021年
为实现水稻育种学和水稻种质资源学的无缝对接,常规育种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的有效融合,创建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和材料体系。概述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体系,包括水稻核心种质概念、理想基因系统与突破性大品种对应假说、理想模型(模式)构建、前景选择与背景选择统筹、基因集的生物学意义、核心种质基因型和表现型云数据、先进适用综合育种方法研究和核心种质杂种优势利用等8个部分。阐述了黄华占核心种质育种材料体系、美香占核心种质育种材料体系和丰八占衍生恢复系华占核心种质育种材料体系等三套育种材料体系创建历程,并对其衍生的重大品种即当前我国籼稻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黄华占、我国连续三届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唯一籼稻品种美香占2号、我国配组组合最多恢复系华占等突破性品种(恢复系)作了简介,讨论了水稻遗传育种学的现状和方向。
周少川柯苇缪若维李宏黄道强王重荣
关键词:水稻优质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
部标一级优质稻双黄占的育成及创新——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实例被引量:5
2021年
以黄华占、黄广油占、黄广华占1号等优质稻核心种质衍生系统为主体,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指导下,依据核心种质理想株型模式筛选高产抗倒伏材料,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病区鉴定相结合筛选稻瘟病抗性基因,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筛选中低直链淀粉材料,采用感官品尝结合米饭食味计分鉴定选择优异食味品质材料。将传统系谱法、生物技术和先进仪器设备有机综合运用,选育出部标一级优质稻双黄占通过了2021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实现了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和耐寒等优良基因的有效累加聚合。双黄占在不同年度和不同区域试验中表现株型理想,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稻瘟病抗性好,耐寒性强,米质达部标一级,米饭食味佳,稻米食味品质优异。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双黄占是一个综合性状十分优良的广适性优质常规稻品种,在南方稻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巨大推广价值。双黄占主要选育创新有稻瘟病鉴定方法创新,稻米食味品质鉴定方法创新,理想株型选择方法创新。探讨了双黄占品种进一步改良的策略。
王志东王重荣陈宜波李宏黄道强周德贵赵雷龚蓉潘阳阳周少川
关键词:水稻优质稻核心种质稻米品质
优质稻新品种黄丰占的选育——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应用实例被引量:3
2013年
黄丰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应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以优质稻黄华占为母本、丰秀占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丰产、抗病水稻新品种。区试结果表明,该品种株型好,丰产性突出,米质优(国标、省标优质3级),抗倒力强,耐寒性中强,中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后期熟色好。该品种201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黄丰占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赖穗春周少川王志东黄道强李宏卢德城周德贵李康活
关键词:水稻品种栽培技术
优质稻新品种丰泰占的选育及其栽培要点——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应用实例被引量:2
2013年
丰泰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应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以泰澳丝苗与丰粤占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丰产、抗病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型适中,抗倒性强,丰产性较好,适应性广,米质为国标、省标优质2级,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后期熟色好,缺点是分蘖力较弱。2009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赖穗春黄道强周少川王志东李宏卢德城周德贵李康活
关键词:水稻品种栽培要点
优质稻新品种齐华占的选育——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实例被引量:2
2012年
齐华占是应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其株型紧凑,株高适中,穗大粒多,后期熟色好,丰产性突出。2009—2010年晚季参加广东省区试平均667 m2产量比对照种优优122增产8.47%,增产极显著。米质晚造达国标和省标优质2级。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赖穗春周少川王志东李宏黄道强卢德城周德贵王重荣李康活
关键词:水稻品种栽培要点
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型水稻新品种黄软占的选育及其育种方法——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实例被引量:3
2012年
介绍了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型水稻新品种黄软占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载培技术要点。以选育黄软占为例,总结了选育优质常规稻品种的4点体会:建立核心亲本性状的详细档案、设计行之有效的育种方案、有机综合田间表型性状与实验室分析结果进行选择、通过严格的品种比较试验筛选优良品种。
王志东周少川赖穗春李宏黄道强卢德城周德贵王重荣李康活
关键词:优质稻栽培要点育种方法
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V型菌、高抗稻瘟病优质稻新品种新黄占的选育——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实例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具有抗白叶枯病V型菌新基因Xa-23的材料CBB23,2003年早造育成优质、中产、抗白叶枯病V型菌新材料绿油占/CBB23;2005年早造育成优质、高产、抗白叶枯病V型菌新材料黄华占//绿油占/CBB23;2008年晚造育成高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IV型菌1级,V型菌1~3级)的新黄占。新黄占米质晚造达国标优质3级、省标优质2级,两年广东省区试平均产量比对照种粳籼89增产5.67%,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黄道强李宏卢德城赖穗春王志东周德贵王重荣曾列先李康活周少川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选育
优质稻新品种黄合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应用实例
2012年
黄合占是以黄莉占为母本、(丰丝占/六合占)杂交中间材料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常规优质稻新品种。该种属大穗型品种,在华南双季稻区可早、晚造兼用,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黄合占的选育过程、选育结果及高产栽培技术。
周德贵黄道强李宏卢德城赖穗春王志东王重荣李康活周少川
关键词:优质稻选育栽培技术

相关作者

周少川
作品数:208被引量:1,116H指数:20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优质稻 选育 核心种质 育种
李宏
作品数:157被引量:706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优质稻 选育 核心种质 育种
黄道强
作品数:157被引量:711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优质稻 选育 核心种质 育种
卢德城
作品数:91被引量:462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优质稻 核心种质 选育 水稻核心种质育种
赖穗春
作品数:88被引量:429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选育 水稻 优质稻 核心种质 水稻核心种质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