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659篇“ 油气成藏期“的相关文章
中非乍得Bongor盆地北部斜坡下白垩统油气
2024年
基于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对乍得Bongor盆地北部斜坡下白垩统油气时间和次开展研究。研究表明,下白垩统Kubla组和Prosopis组储集层样品中与油气共生的盐水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总体上表现为高、低温两组峰值区间,低温峰值区间和高温峰值区间分别为75~105℃和115~135℃;Kubla组和Prosopis组样品均经历了5个构造演化阶段,即早白垩世发生快速沉降,晚白垩世晚发生构造反转,古近纪发生小幅沉降,古近纪与新近纪之交抬升,中新世以来则处于沉降阶段;其中晚白垩世剥蚀厚度约1.8km,古近纪与新近纪之交剥蚀厚度约0.5 km,两剥蚀叠加厚度约2.3 km。与油气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用以作为油气捕获温度,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热演化史模拟研究,结果表明Bongor盆地北部斜坡下白垩统Kubla组和Prosopis组具有一致的油气时间和次,均在距今80~95 Ma和65~80 Ma分别经历了两油气充注。第1充注对应于油气初始运移,为早白垩世快速沉积末,第2充注处于晚白垩世构造强烈反转阶段。
王利聂志泉杜业波王林孟凡超陈玉柳胡杰丁汝鑫
关键词:下白垩统油气成藏期次流体包裹体磷灰石裂变径迹
杭锦旗地区二叠系储层油气次及流体势特征被引量:1
2024年
杭锦旗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重要的含油气区,油气次及流体势研究有利于探究油气充注的世代以及流体势的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判定油气的运移方向。本文以什股壕区块和十里加汗区块5口井的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一段储层砂岩为研究对象,基于流体包裹体分析厘定油气次,并结合流体势理论计算研究区关键的流体势并揭示油气的运移方向。研究结果显示:什股壕区块盒一段储层油气时间为132~102 Ma;十里加汗区块盒一段储层油气时间为132~101 Ma。杭锦旗北部的什股壕盒一段储层油气的流体势为18 128~22 872 J/kg;杭锦旗南部的十里加汗区块盒一段储层油气的流体势为22 975~27 153 J/kg。本文认为研究区二叠系盒一段储层油气时间在早白垩世,十里加汗区块整体的流体势要高于什股壕区块,油气具备由南部向北部运移的趋势。
李晓光倪智勇宋到福张旋韩子敬张威安川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成藏期流体势油气运移鄂尔多斯盆地
川东地区寒武系高台组油气次与油气潜力新认知
2024年
四川盆地东部(川东)地区寒武系油气资源丰富,但近年来高台组钻井勘探并未取得较大进展。为分析寒武系高台组流体包裹体特征,明确川东地区高台组油气运移史和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潜力,通过采取镜下观察,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埋史间接投影定年法,对研究区进行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油气油气潜力。结果表明:寒武系高台组流体包裹体宿主矿物为裂缝充填方解石和溶孔充填方解石,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范围为117.8~205.1℃;充注次主要包括生烃初充注、生油高峰充注和原油裂解充注,形了先低后高的三“幕式”油气充注模式;三流体活动分别对应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中三叠世—早侏罗世和中侏罗世。综合构造等条件分析认为,川东地区寒武系高台组天然气有利于向盐间白云岩储层运聚,将是该区下一步的勘探方向。
王纪煊李世临胡忠贵胡九珍黄宇飞方少林王飞扬张若怡
关键词:包裹体均一温度油气成藏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泾河油田长7段烃源岩生、排烃油气对比被引量:1
2024年
泾河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目前已发现的油气主要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前人研究表明原油主要来自延长组长7段油页岩,然而原油到底来自研究区还是其东北部盆地中心的烃源岩还未有定论,从而制约了泾河油田的下一步勘探。利用盆地模拟方法,模拟了研究区和盆地中心长7段烃源岩生、排烃史,确定了泾河油田不同构造部位长7段烃源岩的生、排烃时间,并结合流体包裹体技术厘定了延长组储层原油次。烃源岩生、排烃时间和储层原油时间以及生、排烃量的计算结果显示,泾河油田长7段烃源岩对本区油气贡献有限,而盆地中心烃源岩生、排烃时间与研究区油气时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并且本区油气明显具有由东北部向西南部运移的特点。因此与普遍认为的延长组储层以近源短距离垂向运移为主的特征不同,本区已发现油可能主要来源于其东北部盆地中心优势生、排烃区,沿走滑断裂带经历了一定距离的侧向运移后聚集。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研究区有利运聚方向及区带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张新乐平宏伟杨鑫陈红汉李纯泉何发岐齐荣
关键词:热史埋藏史烃源岩
烃类包裹体荧光光谱技术划分油气次———以川中古隆起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为例
2024年
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技术,是利用显微荧光光谱技术对包裹体的荧光性质进行研究,以确定包裹体的流体性质、化学分及形时代的一种研究方法。运用烃类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以及包裹体测温的技术手段,对川中古隆起灯影组油气次进行分析。通过实验检测,观察到灯影组储层中存在3种荧光颜色的烃类包裹体,分别为橙色、黄绿色和蓝白色,显示了包裹体中充注的油从低熟度到高熟度的变化。通过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参数分析,结合埋生烃史及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测定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研究区灯影组油共经历了3油气充注:第Ⅰ发橙色荧光的低熟度油的充注时间约在志留世—晚泥盆世间;第Ⅱ发黄绿色荧光的中等熟度油的充注时间约为早三叠世—早侏罗世间;第Ⅲ熟度油气的充注时间约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之间。第Ⅰ和第Ⅱ主要为原油充注,第Ⅲ为古油裂解生气形。该研究果与前人根据构造运动以及研究区包裹体均一温度划分的油气次结论相印证,对川中地区进一步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邹鑫洁肖晖成良丙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油气成藏期次震旦系
柴达木盆地马海东地区古近系油气次及调整改造研究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中新生代多叠合含油气沉积盆地,盆地北缘马北凸起紧邻尕西侏罗系生烃凹陷,具有典型源外特征,前人研究表明该地区油气经历过多调整改造过程,油气勘探潜力巨大。马海东地区具有E3、N1和N2多复合,目前...
谭然
关键词:油气成藏流体包裹体柴达木盆地
钻井温度及油气次预测方法、钻井温度的预测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钻井温度及油气次预测方法、钻井温度的预测装置,解决了在实际勘探生产中,温度预测存在偏差的问题。钻井温度预测方法包括:判断研究区浅层碎屑岩层系是否有钻井数据;若是基于钻井数据得到碎屑岩的岩石热导率数据;若...
周波林会喜蔡习尧冯帆高晓鹏
惠州26-6构造“双古”领域油气次与过程
惠州26洼是中国南海海域珠江口盆地已被证实的最富的生烃洼陷,位于洼陷南部的惠州26-6构造近年来已在前古近系潜山及古近系三角洲砂体内钻遇到高产复合型油气,勘探结果呈现出"全构造含油、多层系储气,油气并举、天然气深富浅贫...
李智超
关键词:油气来源成藏期次成藏条件成藏过程成藏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十里加汗与阿镇区油气次对比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也被称作“中国能源金三角”,在地质学的研究中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国内第二大沉积盆地,其沉积环境和构造条件极有利于油气资源的生、储和保存,但盆地内含油气层数量多,分布广,我们对其资源量的认识还有很...
张紫东
关键词:油气田成藏期次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
2023年
松辽盆地断陷油气研究仍比较薄弱,制约了松辽盆地深部的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以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岩储层为例,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微束荧光光谱、显微测温,结合盆地埋史模拟研究,厘定了断陷油气历史。结果显示,沙河子组储层中发现了近黄色和蓝白色荧光的2石油包裹体,前者主要赋存在穿石英的微裂缝中,后者主要赋存在石英次生加大边中,反映了2种不同熟度的石油充注过程。盆地模拟结果显示,梨树断陷沙河子组烃源岩熟度由南向北降低,距今105~98 Ma开始生烃。利用与石油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结合热史模拟,确定研究区距今98~92 Ma和88~80 Ma两个时间段为油气的充注时间,储层油气充注时间晚于烃源岩生烃高峰。深化了松辽盆地断陷油气过程认识,为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
李永刚
关键词:梨树断陷沙河子组油气成藏期次

相关作者

陈红汉
作品数:212被引量:2,095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流体包裹体 包裹体 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石油地质
任战利
作品数:294被引量:2,756H指数:33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热演化史 古地温 裂变径迹 地温梯度
张建锋
作品数:196被引量:226H指数:9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研究主题:同位素组成 氧同位素组成 稀有气体 氧同位素 砂岩型铀矿
丰勇
作品数:36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研究主题:流体包裹体 塔里木盆地 油气成藏期次 奥陶系 伊通盆地
邹育良
作品数:22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包裹体 红外光谱 松辽盆地 油气成藏 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