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89篇“ 法律治理“的相关文章
- 数智时代算法推荐风险的法律治理
- 2024年
- 算法推荐技术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引擎已被广泛应用,但也引发一系列问题,关乎公民、社会和国家利益。当前算法推荐的法律治理政策呈碎片化,治理效果不彰,迫切需要梳理以构建科学的算法推荐法律治理体系。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揭示了五种算法推荐安全风险类型。基于此,构建了主体性法律治理、规则性法律治理和程序性法律治理三种工具,相互协同形成法律协同治理体系,提升算法推荐风险的法律治理水平。展望未来,需持续优化这三种工具的互动机制,规范算法权力行使以实现算法卸责,并推动算法透明度和可解释性的系统性建设。
- 徐伟韦红梅
- 生物安全法律治理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模式
- 2024年
- 全球生物科技变革给人类、动植物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引发了生物安全治理挑战。各国不断调整现有政策,以适应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实现国际公约基本精神、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政策、法律治理框架的有机结合。中国努力应对不断增长的内部技术需求和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加快改进完善法律和监管框架的进程,但仍存在在法规的特殊性、针对性、全面性和过度概括性之间保持平衡,在生物安全治理与生物科技创新发展之间保持平衡等困境。生物安全治理需从分裂的孤岛转变为国家权力与社会力量的多主体、多层次协同治理,软法与硬法相结合,构建多层次法律框架,促进公众参与和行业自律,构建多层次治理体系。
- 石佳友曾佳
- 关键词:生物安全法律治理协同治理
- 平台法律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 2024年
- 平台是一类具有复杂的内部法律关系、规模化且深层次的组织管理权力和强营利属性的新兴经济与社会主体。平台的法律治理应在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指引下,综合考量规制、激励和公共服务等多种因素,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应的法治建设。当前,我国平台的法律治理在平台内利益分配、平台履行监管义务、公共产品供给三大核心问题上存在突出的困境。应以公平分配为核心,解决平台与平台内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冲突;以明确平台法律责任和在平台内植入内容治理样本为核心,激励平台自我合规,解决平台因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怠于履行或选择性履行对利益相关群体的监管义务问题;以信用评价和纠纷解决为核心,完善平台法律治理中的公共产品供给。
- 张艺冯辉
- 关键词:利益分配公共产品
- 协同共治视角下网络直播带货法律治理体系的构建被引量:3
- 2024年
- 网络直播带货是在线直播与网络购物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在线购物形式,在信息交互、购物体验等方面实现了对传统网购的拓展,但其本质上仍是传统网购模式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延续。网络直播带货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质量瑕疵、虚假宣传、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的治理难题,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有损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从协同治理的视角来看,立法体系的混乱、执法资源的分散以及社会监督渠道的固化不断挑战直播场域法律治理体系的权威。对此,立法层面要打造以纠纷主体为依据的治理规范体系,实现法律规范之间的内部协调;执法层面要借助大数据等技术强化监管能力,同时发挥平台自治和社会力量的效能,构建多元协同共治的法律治理体系。
- 丁国峰
- 关键词:电子商务营销渠道法律规制
- 论农村高价彩礼的法律治理
- 在我国农村基层法律治理体系中,农村高价彩礼问题逐渐由私域延伸至公域,构成重要的公共议题,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梗阻,农村家庭不堪重负,导致因婚返贫、代际剥削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鉴于以法律治理农村高价彩礼过程中的效果不彰,分...
- 李思宸
- 关键词:法律治理农村自治乡镇政府
- 开源人工智能模型的法律治理
- 2024年
- 开源正在重塑产业格局并引领商业模式的创新,作为开源领域的新兴力量,人工智能正依托开源的资源汇聚能力和协同优势快速发展。然而,人工智能在开源环境下的健康有序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人工智能领域内的开源问题大都集中在开源人工智能模型。因此,需要在明确开源人工智能模型内涵和分类的基础上,审慎评估其正向价值和潜在风险。为构建科学严谨且适应时代发展的开源人工智能模型治理制度框架,我国应借鉴各国在开源人工智能模型治理方面的既有经验,支持开源有序发展、明确风险管理责任与义务、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发展、制定负面清单、推动形成国际开源人工智能联盟,从而营造公正开放的开源生态,确保开源人工智能模型的发展始终沿着安全可控、合法合规的轨道前进。
- 周辉
- 关键词:开源人工智能法律治理
- 人形机器人的法律治理基本架构
- 2024年
- 人形机器人具有跨场景的通用性,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与人类展开合作,可能通过全面的运用形成人机共生社会。在人机共生社会中,法律治理应当超出特定的场景设计,形成更具一般性的架构。跨场景应用的人形机器人在态势感知和情感识别方面的特征,决定了人形机器人的法律治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机器人。以此为出发点对人形机器人的法律治理基本架构进行设计,平衡技术发展与社会风险,形成合理的激励机制。
- 李晟
- 关键词:人形机器人法律治理态势感知情感识别
- 网络暴力的刑事法律治理:以平台治理为重心
- 2024年
- 网络暴力行为的群体性特征是网络暴力“法不责众”治理困境的重要原因,也是网络平台参与治理的前提所在。网络平台负有法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在网络暴力治理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事前预防优势。由于网络暴力治理义务的内涵不明、失于履行该义务的法律责任不彰,平台缺乏治理网络暴力的内生动力。夯实网络平台在网暴治理中的主体责任,需要厘清平台在网络暴力案件中所扮演的角色,明确平台网络暴力治理义务的具体内容,规范平台刑事责任的启动程序并畅通出罪渠道,以实现有效治理。
- 张佳璇
- 关键词:网络服务提供者犯罪预防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法律治理路径研究
- 2024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身份标签,凝聚中国社会民众的共同价值观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法律治理,是完成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有助于改善基层社会风气,稳定基层社会秩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层法律治理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路径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填补法律空白,或作为司法裁判的补充,其融入能有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 成思璇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政务数据共享的风险逻辑与法律治理
- 2024年
- 从风险视角切入,重新审视政务数据共享的实践困境,正是缘于主观上的风险应对能力和客观上的风险化解程度。政务数据共享前承数据采集和存储分析,后接数据流通和开发利用,对政务数据共享风险的考量,既要立足政务数据自身的独特属性,也要关注共享过程中的风险集聚和再生。政务数据共享在技术维度的内生性风险和在实践维度的派生性风险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共同构筑了错综复杂、千端万绪的风险格局。对政务数据共享风险的法律治理,既需要尊重数据风险逻辑,理性对待数据法治;也应当遵循数据技术原理,切实完善数据立法;同时在法律实施中统筹规范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双重价值,从政府治理效能提升的综合角度,实现对政务数据共享风险的系统有效治理。
- 郑峥
- 关键词:内生性风险法律治理
相关作者
- 冯辉

- 作品数:151被引量:841H指数:15
-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法 经济国家 法律规制 法律治理 法律监管
- 马治国

- 作品数:176被引量:839H指数:15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知识产权 著作权 法律保护 法律 区块链
- 冯玉军

- 作品数:180被引量:1,152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依法治国 法治 法治思想 宗教工作 法治中国
- 王慧

- 作品数:190被引量:586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环境税 碳 环境保护 环境法
- 郭兴利

- 作品数:40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官告民 法律治理 民间借贷 法治 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