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0篇“ 泛神论“的相关文章
理性信仰如何可能?——论康德对“泛神论之争”的回应
2024年
通过对“泛神论之争”的回应,康德批判了雅各比和魏岑曼在信仰上的狂热主张和门德尔松的独断的常识信仰主张,并进一步说明了理性何以作为信仰的权威。虽然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没有关于上帝的知识,但不能自身局限性而否认上帝的实在性;虽然一个道德的上帝理念是由实践理性悬设而来,目的在于满足实践理性的主观实践意图,但这一理念却具有普遍有效性。出于对人的神圣性的彰显以及对实践荒谬困境的避免,悬设作为至善的上帝是实践理性的必然要求。
黄玲
关键词:理性信仰至善神圣性
论泰戈尔与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相似性及其美学意义
2024年
泰戈尔的诗歌中充满着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情怀,泛神论思想在泰戈尔的诗歌中影响深远。郭沫若是中国“五四”时期深受泛神论影响而出现的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代表了“五四”一代人的精神面貌,呼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笔者将试从泰戈尔和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形成历程,泛神论思想在他们诗歌中与自然的融合以及与人的融合三个方面来论述泰戈尔与郭沫若诗歌中泛神论思想的相似性及其美学意义。
卢赛男
关键词:泰戈尔诗歌泛神论思想
自然神论泛神论与道德神论之比较——试论一种广义的自然宗教
2024年
自然宗教与自然科学非但不冲突,反而是密切相关的,自然宗教是在自然神论泛神论的基石上发展起来的。自然神论把上帝置于世界之外或之上,认为它创造物质世界及其规律之后便撒手不管。这种观点虽然缓和了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对立,却也一度使人的幸福和自由如何实现的道德问题变得颇为棘手。为此,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对自然神论进行改造:一方面将上帝等同于物质世界及其规律本身;另一方面凸出上帝在道德引导或伦理规范方面的作用。然而,康德却反对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和自然神论,主张用道德神论取而代之。康德并未彻底推翻自然神论,他反对自然神论的理由值得商榷,并且其道德神论与自然神论是并行不悖的,二者可纳入广义的自然宗教,而广义自然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是向斯宾诺莎泛神论的回归。
双修海
关键词:斯宾诺莎自然神论泛神论
“天人合一”还是泛神论?——朱光潜“物我同一”观念探源
2023年
朱光潜“物我同一”观念中的物与我是二分的,其中的“物”并非纯然的实体,而是只保留审美属性的“物”。所以“物我同一”并非来自中国“天人合一”观念,而是直接继承了受耶拿派浪漫主义影响的华兹华斯“人神感通”的诗学观念。斯宾诺莎哲学与路德新教结合,为本就有泛神论传统的德国社会带来了心灵直接体悟神性的信仰方式;神内在于自然的泛神论思想不仅提高了自然的地位,也强调了人的主观情感的自由。后康德唯心主义者费希特、谢林的哲学为浪漫主义者带来象征理念,这影响了“移情说”的开山人物费肖尔对理念和形式的认识,后者提出了“生气贯注”的象征创造方式,进一步推动了“移情说”的体系化,朱光潜的“物我同一”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诞生的。对朱光潜“物我同一”观念来源的辨析,可以更新对现代美学话语的固有理解。
韩清玉
关键词:物我同一天人合一泛神论浪漫主义
青年恩格斯对托马斯·卡莱尔泛神论的批判
青年恩格斯在曼彻斯特时期的哲学探索和革命实践,为他实现世界观的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社会支撑,从而推动恩格斯完成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因此,回归恩格斯早期的著作,深入挖掘恩格斯青年时期对唯物主义历史观思想的有益探索...
刘子颀
关键词:泛神论资本主义本质人本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
泛神论之争的史实再厘定——基于施特劳斯与阿尔特曼的分歧
2023年
泛神论之争是哲学史上具有转折点意义的一场论争。施特劳斯和阿尔特曼分别就其复杂的历史过程给出了极佳论述。但二者对当事双方的品行与学识的判断差异巨大,他们的分歧可以归结到他们对门德尔松何时发现莱辛信奉“净化的”斯宾诺莎主义的不同判断。本文依循二者的分歧,通过分析论争涉及的重要书信与论著,重新厘定了泛神论之争前期的关键史实。通过对勘门德尔松的《对雅可比先生的异议》与《晨时或论神之存在的演讲》,本文推定门德尔松在写作《对雅可比先生的异议》时就已经基本明确真正的和“净化的”斯宾诺莎主义的区别。厘清泛神论之争的史实,有助于我们辨识泛神论之争所指示的根本哲学问题,并为早期德意志哲学研究补充重要的思想史背景。
童群霖
关键词:门德尔松雅可比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目的论:冲突抑或兼容?被引量:2
2022年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认为上帝不能从人的目的或需要推出。这带有明显的宗教神秘主义倾向,与其作为理性宗教的身份是格格不入的。康德拒斥斯宾诺莎的反目的论立场,认为目的论是人们走进理性神学的“入门”或“过渡”。从斯宾诺莎基于“努力”概念的动力学观点看,泛神论并未从根本上撇清与目的论的关联:一方面,“努力”是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中的动力因,而动力因与目的因是一体的;另一方面,斯宾诺莎引入“努力”概念是为拯救人的自由和幸福,后者恰恰构成人的终极目的。目的论是泛神论的应有之义,二者是兼容的而非彼此冲突的。
双修海
关键词:斯宾诺莎泛神论目的论
泛神论为思想线索看歌德对斯宾诺莎的继承和发展
斯宾诺莎在近现代哲学领域极富盛名,他在哲学方面的成就以及影响力毋庸置疑。斯宾诺莎的认识论,尤其是他的神学观,一直以来都是争论的焦点。在过去的斯宾诺莎神学研究中,对斯宾诺莎泛神论的解读比较少。就思想历史渊源来说,在布鲁诺和...
濮雨晴
关键词:斯宾诺莎泛神论
泛神论、主情主义与“五四”时期郭沫若的情感总体观被引量:5
2021年
"五四"期间,郭沫若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响应者,面对着传统文化和新文化大小两个传统,他通过援引西方的泛神论泛神论视域下的主情主义等资源,对两个传统提出双重的挑战。泛神论在西方有自身的脉络,集大成者为斯宾诺莎,他的泛神论改变了笛卡尔以理性克服情感的唯理主体结构,将情感纳入主体论视野。郭沫若经由歌德接受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并将二人的泛神论思想置于中国的现实问题之中,将泛神论的"实体"具体化为时代精神和历史意识,并从情感本体的角度提出诗的一元论,将新人、新文学与新世界做了有机的关联。这形成了对抒情主体历史化的结构性反转,即情感主体的生成过程是基于人与世界的互动,也就是个体通过直觉等情感触手把握新的神实体——时代精神和历史意识的过程,情感主体本身就内含着历史性或时代性。这个内含历史性的情感主体及其从新人到新世界的有机想象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总体性视野。
刘奎
关键词:泛神论总体性
雪莱《爱的哲学》中泛神论和柏拉图主义诗学观研究
2021年
爱情是诗歌永恒的主题,雪莱的情诗璧坐玑驰、爱意绵绵,既有泛神论思想,也包含柏拉图主义诗学观。二者统一服务于爱情主题的展现,前者强调对自然的喜爱,后者看重精神之爱,雪莱在《爱的哲学》一诗中比较了这两种爱。通过分析这首抒情诗的内涵意义,可以窥见雪莱富有哲理的诗学理念和纯粹的爱情观。
孟彦名
关键词:雪莱泛神论柏拉图主义

相关作者

刘悦坦
作品数:66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密苏里大学
研究主题:思维方式 郭沫若研究 广告 泛神论 仪式
宫富
作品数:23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信息公开 泛神论 天人合一 创意写作 改造国民性
刘骋
作品数:28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左翼文学 个案 革命文学 意识形态 泛神论
许瑾瑜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泛神论 浪漫主义 个体性 华兹华斯 柯勒律治
李毓章
作品数:11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研究主题:费尔巴哈 泛神论 无神论 宗教 人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