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篇“ 注射流率“的相关文章
- 不同对比剂注射流率对肝脏普美显增强MRI动脉期伪影及整体图像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研讨肝脏普美显增强MRI检查中应用不同注射流率对比剂产生的不同影响。方法 2022年4月30日-2023年4月24日选择某院60例接受肝脏普美显增强MRI检查的患者,依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分成3组,每组均20例,3组检查方法等均相同,只是对比剂注射流率不同,其中I组为1.0ml/s,II组1.5ml/s,III组2.0ml/s,比较3组动脉期伪影、整体图像质量差异。结果 I组伪影发生率25.00%,较II组45.00%和III组60.00%低(P<0.05);I组伪影图像得分低于II组和III组(P<0.05);I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II组和III组(P<0.05);I组普美显注入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II组为5.00%,III组为10.00%,相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在肝脏普美显增强MRI检查中,1.0ml/s的对比剂注射流率在动脉期伪影发生率最低,所得的图像质量更高,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罗怀军龙昔珍罗建春雷棚陆玉婷
- 关键词:肝脏注射流率对比剂图像质量
- 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剂注射流率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成像延迟时间的影响
- 2024年
- 探究肝硬化患者多层螺旋CT(MSCTP)检查中使用不同对比剂注射流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4-2023.4内75例患者,均进行MSCTP检查,根据不同注入速度进行分组,分别为参照组(n=25,3.5mL/s)、研究组(n=25,4mL/s)及干预组(n=25,4.5mL/s),观察图像特征。结果 参照组及干预组静脉CT值、肝实质CT值、静脉-肝实质CT值以及显示静脉分支级均小于研究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延迟成像时间短于参照组及对照,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肝硬化患者进行MSCTP检查时,多层螺旋CT对比剂的注射流速影响明显,当注射流速为4mL/s时,获取的图像质量最佳,且成像延迟时间最短。
- 陈其龙叶启君
- 关键词:对比剂
- 不同对比剂注射流率对颈部增强MRA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分析不同对比剂注射流率对颈部动脉增强血管成像(3D CE-MRA)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获得高质量颈部CE-MRA图像的最优对比剂注射流率。方法 收集怀疑颈部血管病变而行颈部增强MRA扫描的患者,根据注射流率不同分为三组,其中A组1 mL/s共22例,B组2 mL/s共25例,C组3 mL/s共20例。由两名主治医师对各节段的动脉图像质量及静脉污染程度分别进行评分,计算整体动脉平均分和静脉污染平均分;分别测量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分叉下1 cm处及双侧同水平椎动脉、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C4)及基底动脉的信号强度(SI),计算整体动脉血管信号平均值及整体血管、对比噪声比(CNR)。结果 A、B、C三组动脉血管信号平均值分别为584、720、690;动脉血管对比噪声比(CNR)平均值分别为222.50、272.94、280.22,以上指标三组总体具有统计学意义(SI H=8.29,P=0.016;CNR H=7.56,P=0.023)。动脉、静脉及整体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动脉评分A组与B组及A组与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B组与C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静脉污染评分A组与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而A组与B组及B组与C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整体评分中A组与B组及A组与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B组与C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结论 随注射流率的增加颈动脉血管的信号强度增加,图像信噪比增加,而静脉污染没有增加,故行颈部CE-MRA时推荐注射流率为3 mL/s可取得高质量的血管成像效果。
- 谢定祥李竹浩吴嘉乐赵静赖志满
- 关键词:注射流率图像质量
- 头颈部CTA扫描时优化生理盐水注射流率提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生理盐水注射流率对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行CTA检查的10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扫描中注射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碘对比剂注射速率4ml/s,生理盐水注射速率4ml/s,注射量40ml)与观察组(碘对比剂注射速率4ml/s,生理盐水注射速率4.4ml/s,注射量40ml),均为50例,对比两组受检者的扫描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受检者在不同ROI区域的CT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主观评分的统计与对比发现,观察组的CTA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比剂残留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此外经统计可知,对照组与观察组受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适当加快生理盐水的注射流率可显著提高头颈部CTA扫描的图像质量,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风险的升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傅贤方
- 关键词:图像质量
- 不同对比剂注射流率对肝脏普美显增强MRI动脉期伪影及整体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对比剂注射流率对肝脏普美显增强MRI动脉期伪影及整体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肝脏普美显检查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各20例,分别给予1.0、1.5、2.0mL/s三种对比剂注射流率,比较三组不同速率对肝动脉伪影及整体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1.0mL/s组伪影发生率显著优于1.5mL/s组、2.0mL/s组(P<0.05);在进行普美显检查后发现1.0mL/s组、1.5mL/s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16.54±1.32)分、(16.38±1.25)分,显著优于2.0mL/s组[(11.49±1.27)分,P<0.05];1.0mL/s组、1.5mL/s组均未出现恶心、皮疹、呕吐、热感、头痛等不良反应,但2.0mL/s组中出现恶心、呕吐各1例,2.0mL/s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1.0mL/s组、1.5mL/s组(P<0.05)。结论在肝脏普美显增强MRI检查中,1.0mL/s组、1.5mL/s组所得图像质量显著优于2.0mL/s组,1.0mL/s组在动脉期伪影发生率最低,提示在注射对比剂时采集肝动脉图像时,采用1.0mL/s的流率能得到优质图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柴蓉静龚万庆鄢广平刘洪涛陈荣
- 关键词:注射流率肝脏图像质量
- 对比剂注射流率对肝脏普美显增强MRI图像伪影率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对比剂注射流率对肝脏普美显增强MRI图像伪影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50例肝病患者,采用普美显增强MRI检测肝脏,根据对比剂注射流率分为三组,每组50例,对比剂注射流率分别为1.0、1.5、2.0 ml/s,根据肝脏普美显增强MRI图像结果,统计三组伪影发生比例,计算图像质量得分与伪影图像得分情况。结果:1.0 ml/s组伪影发生率为26.00%,低于1.5 ml/s组与2.0 ml/s组的38.00%、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l/s组图像质量得分高于1.5 ml/s组与2.0 ml/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l/s组伪影图像得分低于1.5 ml/s组与2.0 ml/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美显增强MRI检查肝脏时,1.0 ml/s流率注射对比剂能获得较高质量图像,减少伪影发生率。
- 舒学愚朱晓华
- 关键词:肝脏
- 低浓度低剂量对比剂结合高注射流率在肠系膜上动脉CTA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低浓度低剂量对比剂结合高注射流率在肠系膜上动脉(SMA)CTA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行SMA或腹主动脉CTA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为常规组,B、C组为低剂量组,每组各20例。A组:对比剂浓度350 mgI/mL,剂量90 mL,注射流率4 mL/s;B组:对比剂浓度270 mgI/mL,剂量70 mL,注射流率4 mL/s;C组:对比剂浓度270 mgI/mL,剂量70 mL,注射流率5 mL/s,其余参数均一致。原始数据经迭代重建(SAFIRE),测量各组SMA起始处CT值,采用4分法评估图像质量。结果:A、B、C 3组间性别比、年龄和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常规组和低剂量组对比剂中碘用量分别为31.5、18.9 g,低剂量组对比剂用量较常规组降低40%;A、B、C 3组SMA血管强化CT值分别为(338.6±31.9)、(300.3±30.9)、(329.3±31.7)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6±0.6)、(2.2±0.6)、(3.4±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C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低剂量对比剂结合高注射流率不仅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需要,还能显著降低对比剂剂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赵文敬郭君武
- 关键词:造影剂注射流率
- 多层螺旋CT对比剂注射流率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成像延迟时间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时注射对比剂流率对肝硬化患者肝门静脉(PV)成像延迟时间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68例,均行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MSCTP)检查。在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时,将患者分成三组,每组56例,分别以2 mL/s的流速(A组)、3 mL/s的流速(B组)和4 mL/s是流速(C组)注射。结果对MSCTP图像行后处理显示,均能显示PV 3级以上分支,PV主干和左右分支明显增粗,胃底周围侧枝循环开放,肝脏和脾脏呈肝硬化改变;A组PV CT值和PV-肝实质CT值差分别为(160.8±20.2)HU和(58.3±16.5)HU,显著小于C组【分别为(184.9±26.9)HU和(75.3±15.9)HU,P<0.05】,A组显示PV分支级别为4.6±1.3,显著小于C组(5.7±0.9,P<0.05),A组肝实质CT值与C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PV成像延迟时间为(44.5±1.2)s,显著长于B组【(42.2±0.8)s,P<0.05】或C组【(34.5±0.7)s,P<0.05】,B组PV成像延迟时间也显著长于C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比剂注射流率对肝硬化患者MSCTP图像质量和PV成像延迟时间具有明显的影响,注射流率为4 mL/s时其MSCTP图像质量最佳,PV成像延迟时间最短。
- 汪志亮胡磊刘啸峰
-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成像对比剂
- 第3代双源CT非线性融合技术在低对比剂用量及低注射流率注射条件下在腹主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第3代双源CT非线性融合技术(non-linear blending,NLB)在低对比剂总量及低注射流率个性化注射条件下提高腹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收集30例拟行双能量腹主动脉CTA扫描的患者,使用70/Sn150kVp管电压结合CARE Dose 4D智能管电流调节技术,根据患者体质量乘以0.5计算造影剂总量,根据造影剂总量除以检查时间(扫描时间及达到触发阈值后的延迟时间之和)计算注射流速。重建NLB图像及融合系数为0.5的常规线性融合(linear blending,LB)图像。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图像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起始部CT值、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等。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通过Kappa检验对两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做一致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4.80±0.77)m Sv,平均碘摄入量为(12.30±1.71)g,平均对比剂用量为(35.30±4.91)mL,平均注射流速为(3.30±0.47)m L/s。NLB组各组血管CT值、SNR及CNR均较LB组大幅度提高(P<0.05),而NLB组血管层面背部肌肉平均CT值和SD值与L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图像评价结果一致性较好(κ=0.618,P<0.05),NLB组图像主观评分高于LB组,主观评分提高0.55分(P<0.05)。结论:第3代双源CT的NLB技术在低对比剂总量及低注射流率的个体化扫描条件下可以大幅度提高腹主动脉CTA的图像质量。
- 刘星陈新月赵喜张永高刘甲董雷刚高剑波刘杰
- 关键词:双能量CT
- 磁共振灌注成像注射流率对脑各感兴趣区r CBV、r CBF、MTT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通过研究磁共振灌注成像(PWI)注射流率对脑各感兴趣区(ROI)相对脑血容量(r CBV)、相对脑血流量(r CBF)、平均通过时间(MTT)的影响,以探讨最佳注射流率。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内科短暂性脑缺血(TIA)PWI检查病人150例,以3、4、5m L/s注射流率分为A、B、C组,各50例,分析脑各感兴趣区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与r CBV、r CBF、MTT的关系。结果:各感兴趣区r CBV、r CBF由高至低分别为B、A、C组,P<0.05。MTT延迟程度由大至小分别为C、A、B组,P<0.05。A、B组对比剂局部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TTP与r CBV、r CBF呈正相关,MTT呈负相关(P<0.05)。结论:PWI中采用4m L/s注射流率有助于产生良好的静脉团注效果,不仅满足诊断需求,且降低对比剂局部外渗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保奇
- 关键词:RCBFMTT
相关作者
- 周康荣

- 作品数:472被引量:5,798H指数:40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CT 磁共振成像 肝肿瘤 螺旋CT CT诊断
- 缪熙音

- 作品数:36被引量:30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多层螺旋CT 颈动脉 X线计算机 多排螺旋CT CT血管成像
- 柳澄

- 作品数:460被引量:2,821H指数:25
-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
-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CT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 陈炜

- 作品数:61被引量:371H指数:12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多层螺旋CT CT灌注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侯阳

- 作品数:129被引量:907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研究主题: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 多层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