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50篇“ 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相关文章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学习曲线多中心研究
- 2024年
- 分析三个手术团队实施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通过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将2022年8月-2024年1月接收的168例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26例(A组),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18例(B组),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人民医院24例(C组),由三个手术团队分别采集资料并进行手术操作,以手术开展时间为标准绘制学习曲线,根据学习曲线将整个手术学习分为3个阶段(学习期、进展期、成熟期),比较三个手术团队不同学习阶段的手术指标。结果 A组学习期包括1-23例手术,进展期包括24-87例手术,成熟期包括88-126例手术;B组学习期包括1-7例手术,进展期包括8-18例手术;C组学习期包括1-12例手术,进展期包括13-24例手术,B组、C组均未达到成熟期。A组学习成熟期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出现率均低于学习期和进展期,手术成功率高于学习期和进展期(P<0.05),进展期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出现率均低于学习期,手术成功率高于学习期(P<0.05);B组和C组学习进展期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出现率均低于学习期,手术成功率高于学习期(P<0.05)。A组学习期、进展期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出现率均低于B组和C组,手术成功率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三个手术团队学习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的过程较为相似,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过23例手术,可顺利度过学习期,超过87例可达到成熟期;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7例手术,可顺利度过学习期,未达到成熟期;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人民医院24例经过12例手术,可顺利度过学习期,未达到成熟期。
- 伍立科李基强王光雄覃海张小千
- 关键词:多中心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
- 纳吸棉鼻腔填塞对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在吻合口周围放置可吸收材料纳吸棉对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术后再出血、不适感及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收集2020-11/2021-10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眼科就诊且诊断为慢性泪囊炎并进行En-DCR手术的成年患者101例101眼,随机分成两组:填塞组49眼手术结束时用修剪后的可吸收材料纳吸棉填塞在吻合口周边鼻腔,非填塞组52眼术后则不做处理。术后随访9 mo,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情况、鼻腔舒适度及术后成功率(包括解剖成功率和功能成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常规En-DCR手术。填塞组4眼,非填塞组3眼术后未完成随访,最终共纳入患者94例94眼,其中填塞组45例45眼,非填塞组49例49眼。术后解剖成功率填塞组为93%(42/45)、非填塞组为88%(43/49)(P>0.05);术后功能成功率:填塞组为89%(40/45)、非填塞组为86%(42/49)(P>0.05)。填塞组1眼(2%),非填塞组9眼(18%)术后发生再出血情况(P<0.05)。填塞组2例(4%),非填塞组9例(18%)术后鼻腔不适(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眼眶脂肪脱垂、脑脊液漏、鼻窦炎、视力损害、视物重影等其他并发症。结论:En-DCR手术结束时鼻腔填塞可吸收材料纳吸棉可减少术后再出血及患者术后不适感,对术后成功率无明显影响。
- 刘珍凯余波李德坤余锦强柯峰兰姗
- 关键词:术后出血不适感成功率
- 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吻合术辅助手段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是鼻泪管阻塞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吻合口处的瘢痕和肉芽组织会导致手术失败。适当联合辅助手段,可从止血、抗菌、促进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等方面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主要从机械支撑、局部用药和多功能生物材料三个方面对En-DCR的辅助手段及其对手术效果的影响进行综述。
- 林家祺林婷婷
- 关键词:鼻泪管阻塞泪囊鼻腔吻合术内窥镜吻合口填塞材料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与预防被引量:1
- 2024年
-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onasal dacryocystorhinostomy,En-DCR)逐渐成为鼻泪管阻塞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关于其并发症的报道逐渐增多,部分并发症可能影响手术疗效、导致手术失败,个别甚至危及生命。该文对En-DCR并发症及其处置、预防作一总结,旨在加深术者对手术及其并发症的认识,强调预防及妥善处理并发症的重要性,为探索鼻泪管阻塞新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 艾慧阳马顺国刘荣
- 关键词:并发症
- 鼻泪管阻塞患者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前后视觉质量变化
- 2024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前后视觉质量的变化。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连续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于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行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鼻泪管阻塞患者67例(101眼)。分析患者术前,术后3周、2个月、3个月的泪河高度(TMH)、斯特列尔比(SR)、人眼调制传递函数(MTF)曲线中4 mm面积比(AR)以及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包括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像差。TMH、SR、AR及各类角膜高阶像差分析采用混合模型Ⅲ类固定效应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fferoni校正法;手术前后TMH与SR、AR及各类角膜高阶像差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法。结果:术前,术后3周、2个月、3个月的TMH、SR、AR、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像差比较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两比较发现术后3周、2个月的SR和AR均较术前升高,术后2个月较术后3周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3周、2个月的THM、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像差均较术前降低,术后2个月较术后3周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指标术后2个月与术后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前后各时间点TMH与SR、AR、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及三叶草像差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患者的TMH逐渐降低,泪膜形态发生变化,患者的视觉质量明显提升。
- 张咏李沙
- 关键词:鼻泪管阻塞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泪膜
- 去瓣技术在改良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去瓣技术应用于改良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11/2022-09于我院施行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鼻泪管阻塞患者92例98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切开鼻黏膜后保留鼻黏膜瓣,待切开泪囊后,修剪泪囊瓣及鼻黏膜瓣至合适形态,将泪囊瓣与鼻黏膜瓣相互吻合;改良组将鼻黏膜作“□”形切口,去除完整的方形鼻黏膜组织,待切开泪囊后,尽量保留泪囊黏膜,修剪鼻黏膜残端,使泪囊瓣接近但不接触鼻黏膜残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随访3 mo,分别于术后1、3 mo时行鼻内镜检查、泪道冲洗检查,观察术后吻合口5 mm内肉芽组织增生情况及疗效。结果:术后3 mo时,剔除失访的患者6例7眼,传统组共纳入44眼,改良组共纳入47眼。改良组术中出血量[27.00(22.00,41.00)mL]和手术时长[35.00(33.00,42.00)min]均少于传统组(P<0.001)。术后1 mo时,传统组有12眼吻合口5 mm内见肉芽组织增生;改良组有1眼。术后3 mo时,传统组有9眼吻合口黏连但未完全闭锁,2眼吻合口完全闭锁;改良组有1眼吻合口轻度黏连,无吻合口闭锁,改良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疗效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应用去瓣技术改良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不仅能够显著地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长,还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 李沙张咏
- 关键词:泪囊鼻腔吻合术出血量肉芽
- 缝线吻合技术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中应用缝线吻合技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79例(79眼)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缝合组和无缝合组。无缝合组给予En-DCR瓣膜单纯明胶海绵固定技术,缝合组给予En-DCR瓣膜缝线吻合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修复时间和肉芽增生等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6,P=0.137),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5)。缝合组造口黏膜上皮愈合时间短于无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57,P=0.032),造口肉芽增生少于无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瓣膜缝线吻合并未改善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可缩短造口黏膜上皮愈合时间,减少组织肉芽增生。
- 杨平孙王水军
- 关键词: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慢性泪囊炎造口泪道
- 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 2024年
- 探究在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01-2023.03收治的9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展开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8)常规护理,观察组(n=48)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5.83%比对照组81.25%更高(P<0.05)。两组(观察组97.92%;对照组83.33%)护理满意度相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慢性泪囊炎患者围术期护理中效果突出,有助于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增强患者对医护工作的认可。
- 成敏张溶荣
-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综合护理
- 留置泪道引流管对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泪道引流管对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效果的影响。方法70例(7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35眼)。两组均接受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对照组未留置泪道引流管,观察组留置泪道引流管。观察对比两组疗效、伤口吻合愈合情况、肉芽组织增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伤口吻合口逐渐上皮化占71.43%(25/35),观察组伤口吻合口逐渐上皮化占91.43%(32/3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肉芽组织增生率为22.86%(8/35),观察组肉芽组织增生率为5.71%(2/3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留置泪道引流管应用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吻合口逐渐上皮化及降低肉芽组织生长,应用价值较高。
- 杜文杰李畅昌
- 关键词: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
- 急性泪囊炎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探究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泪囊炎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南宁爱尔眼科医院收治40例(40眼)急性泪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时机将发病后1~3d内实行En-DCR患者18例(18眼)纳入观察组,将发病后4~7d内实行En-DCR患者22例(22眼)纳入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评价;手术前后泪河高度(TMH)、荧光素染色消失时间变化;术后疼痛消除时间、肿胀消除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时临床疗效及外观影响程度,泪河高度、泪液分泌量及荧光素引流实验。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出血评价及术后疼痛消除时间、肿胀消除时间及临床疗效相近(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TMH、荧光素染色消失时间、外观影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泪囊炎患者早期进行En-DCR可缩短住院周期、减轻炎症反应,且外观恢复情况流泪症状缓解较标准期手术更佳,患者远期预后结局更好,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 陈少凤罗世南梁婷梁家冠李莉
- 关键词:手术时机急性泪囊炎
相关作者
- 陶海

- 作品数:524被引量:729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眼睛 泪道 泪道阻塞 泪小管 慢性泪囊炎
- 周琼

- 作品数:200被引量:68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视网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 欧阳君

- 作品数:82被引量:175H指数:7
-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羊膜移植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 疗效比较
- 许育新

- 作品数:32被引量:166H指数:9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鼻内镜下 疗效观察 视觉诱发电位
- 裴重刚

- 作品数:161被引量:50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干眼 青光眼 干眼症 泪膜 羊膜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