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6 篇“ 海洋来源真菌 “的相关文章
海洋 来源 真菌 Aspergillus sclerotiorum中三个基因簇的异源表达 窦敏1株海洋 来源 真菌 Cladosporium halotolerans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1株来源 于中国西沙群岛的软珊瑚Sarcophyton trocheliophorum共附生真菌 Cladosporium halotolerans(18XS79ZP-2)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薄层色谱、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MPLC)等分离手段对真菌 Cladosporium halotolerans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方法,并通过与报道的数据进行对比,对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真菌 Cladosporium halotolerans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出10个化合物:1-Acetyl-β-carboline(1)、(-)-3a-hydroxyfuroindoline(2)、3-Hydroxyacetylindole(3)、(R)-3-Hydroxy-3-(2-hydroxyethyl)indolin-2-one(4)、(R)-3-hydroxy-3-(2’-oxopro-pyl)indolin-2-one(5)、Nb-acetyltryptamine(6)、cyclo-(L-Pro-L-Leu)(7)、cyclo-(L-Pro-L-Phe)(8)、cyclo-(L-Val-L-Tyr)(9)和cyclo-(L-Val-L-Leu)(10)。结论从真菌 Cladosporiumhalotolerans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0个已知化合物,化学结构类型分别属于β-Carboline类生物碱、吲哚类生物碱和二酮哌嗪类生物碱。 刘国萍 张文婧 唐旭利 李平林 李国强关键词:次级代谢产物 海洋 来源 真菌 Eutypella sp.F0219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弯孢聚壳属真菌 能产生结构丰富多样的活性化合物.对一株来自海洋 沉积物的真菌 Eutypellasp.F0219代谢产物研究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异戊烯基取代二氢异香豆素和一个新的色烯酰胺衍生物,分别命名为eutypellarins A和B(1和2),以及两个已知的异戊二烯取代苯甲醛衍生物(3和4).通过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以及量子化学计算对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确定.首次从弯孢聚壳属真菌 中发现异戊二烯取代二氢异香豆素和色烯酰胺衍生物.采用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铁离子还原(FRAP)法对所有化合物进行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1和4具有中等的抗氧化效果,其Trolox等效抗氧化能力分别为(0.51±0.016)和(0.76±0.007). 易继凌 施康琦 吴冰林 黎婉珊 陈光英关键词:海洋真菌 海洋 来源 真菌 Eutypella sp. F0219细胞松弛素类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2023年 综合运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以及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对海洋 真菌 Eutypella sp.F0219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系统分离纯化,获得8个细胞松弛素类化合物(1~8)。经一维核磁共振波谱数据、质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等确定这些化合物分别为phenochalasin A (1),scoparasin D (2),phenochalasin B (3),cytochalasin Z26(4),cytochalasin Z24(5),[12]-cytochalasin (6),cytochalasin Z25(7)和cytochalasin Z27(8)。通过CCK-8实验评价上述化合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CI-H1299细胞的增殖影响,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2表现出中等的抗肿瘤活性,IC50值为(5.1±0.25)μmol/L。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phenochalasin A (1)的X-射线单晶结构。 苏为政 徐欣艺 欧婷婷 左青乐 马俊源 黎婉珊关键词:海洋真菌 细胞松弛素 抗肿瘤活性 1株海洋 来源 真菌 Aspergillus alabamensis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来源 于西沙群岛的海绵(Agelas sp.)共附生微生物Aspergillus alabamensis(18-xs-01-zp-3)进行菌种鉴定及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种属;综合运用硅胶柱层析、薄层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色谱学方法对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是ardeemin型生物碱3个:5-N-acetyl-15bβ-hydroxyardeemin(1)、5-N-acetylardeemin(2)、5-N-acetyl-15b-didehydroardeemin(3);二酮哌嗪生物碱2个:3-benzylidene-3,4-dihydro-4-methyl-lH-l,4-benzodiazepine-2,5-dione(4)、benzodiazepinedione(5);吲哚类生物碱2个:luteoride E(6)、14-hydroxyterezine D(7)。结论从该菌株共分离得到7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化合物1对H69AR具有抗肿瘤活性,化合物4为首次从曲霉属真菌 中分离得到。 孙彩霞 唐旭利 李凯 李国强 李平林关键词:共附生微生物 生物碱 海洋 来源 真菌 Stachybotrys chartarum中atranone类二萜和drimane类混源萜产物研究 药物及其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如今,从药用植物中发现极具研究价值的先导物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对于微生物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它们的次级代谢产物之中,不乏有天然产物直接或间接应用于临床药物的... 李磊关键词:海洋真菌 二萜化合物 海洋 来源 真菌 Penicillium citrinum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为研究海洋 来源 真菌 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活性,采用凝胶柱层析、正相硅胶柱层析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菌株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通过LC-MS、NMR结构鉴定和文献数据对比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7个已知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3,3-二吲哚烷基-1,2-丙二醇(1)、robillafuran (2)、asperfuran A (3)、gamahorin (4)、7-羟基-5-甲氧基-4,6-二甲基-异苯并呋喃酮(5)、5-甲氧基-4,6-二甲基-7-氧-α-L-鼠李糖基-异苯并呋喃酮(6)、pestynol (7)。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青霉属真菌 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首次从真菌 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发现。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7具有抗菌活性,化合物1和7对Marc-145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 LC)值分别为57.397μg/mL和35.386μg/mL;在LPS诱导的BV-2细胞模型中,化合物2和4在浓度为12μg/mL时,BV-2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76.77%和69.69%,具有潜在的抗神经炎症活性。 杨素梅 杨曦亮 肖绍羽佳 周梦蝶 张亚妮 吴兆圆 刘芳 刘曼丽 方伟关键词:次生代谢产物 神经炎症 细胞毒活性 海洋 来源 真菌 Aspergillus ruber的次级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初探 目的:研究海洋 来源 真菌 赤曲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及其初步的生物活性,以期从中发现结构新颖且具有活性的化合物。方法:首先通过抗菌活性筛选,从海洋 真菌 库中筛选出一株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菌株Aspergillus ru... 闫维关键词:次级代谢产物 抗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细胞毒活性 海洋 来源 真菌 的曲酸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1 2020年 为提高真菌 Aspergillus sp.GXIMD02003的曲酸产量,本研究对其利用大米固体培养基发酵的条件进行优化,旨在获得成本低廉的曲酸原料,促进曲酸的工业化生产。研究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考察最佳盐度和最佳发酵时间,通过HPLC法测定曲酸的产量。结果表明真菌 Aspergillus sp.GXIMD02003产曲酸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在2%海盐的大米固体培养基中发酵30 d,在此条件下1000 g大米培养基能够发酵产生24.2 g曲酸。因此,海洋 来源 真菌 Aspergillus sp.GXIMD02003可以作为曲酸的生产菌株,海盐浓度影响该菌株的曲酸代谢。 梁芳萍 邢楠楠 刘永宏 高程海 张杰良 陈显强关键词:曲酸 发酵 曲霉 海洋真菌 2株海洋 来源 真菌 共培养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对2株海洋 来源 真菌 Stachybotrys sp.3A00409与Aspergillus sclerotiorum MXH-17的共培养产物进行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柱色谱层析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2株真菌 共培养发酵产物的差异部分进行靶向化学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方法并参阅文献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初步评价其细胞毒和抑菌活性。结果以大米静置共培养作为目标培养模式进行大量发酵,经过目标化合物靶向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为二聚萘并-ɣ-吡喃酮类化合物Asperpyrone A(1)、Fonsecinone A(2)、Asperpyrone C(3)、Aurasperone A(4)、Dianhydro-aurasperone C(5)和异色酮类化合物(7S,8S)-sclerotinin A(6)。抑菌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现出弱的抑菌活性,MIC为39.7μmol/L。结论共培养刺激微生物代谢产物产生是提高微生物化学多样性的潜在有力工具,本研究从海洋 来源 真菌 Stachybotrys sp.3A00409与Aspergillus sclerotiorum MXH-17的共培养产物中分离得到了单菌培养中未发现过的5个二聚萘并-ɣ-吡喃酮类和1个异色酮类化合物。 马新华 杨娜娜 陈凤 冯是标 钟添华 骆祝华 邵宗泽 张永红关键词:海洋真菌 抑菌活性
相关作者
李占林 作品数:236 被引量:858 H指数:20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天然药物 化学领域 化学成分 抗肿瘤活性 抗肿瘤药物 华会明 作品数:353 被引量:1,606 H指数:22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天然药物 化学领域 化学成分 抗肿瘤活性 抗肿瘤药物 王宇 作品数:100 被引量:444 H指数:12 供职机构:教育部 研究主题:次级代谢产物 海洋来源真菌 难溶性药物 化学成分 药物制剂 裴月湖 作品数:326 被引量:2,407 H指数:26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研究 次级代谢产物 海洋真菌 化合物 刘涛 作品数:623 被引量:3,009 H指数:2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海带 青蒿 指纹图谱 栀子 软胶囊